霍光增
(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河南 南陽 474150)
淺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
霍光增
(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河南 南陽 474150)
目的:探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方法:將近年來鄧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37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與36例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37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設為研究組,將36例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設為參照組。通過對這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比較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NIHSS的評分及其腦血管狹窄的情況,然后總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結果:(1)研究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和NIHSS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研究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的程度明顯重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加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狹窄程度,且會對其神經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臨床上應對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改善其預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急性腦梗死;腦血管;影響
急性腦梗死是指患者腦部的血供突然中斷導致其腦組織發生壞死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攀升。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研究指出,急性腦梗死患者常常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又會對其腦血管和腦神經造成損傷,從而會進一步加重其病情。為了探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37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與36例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7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與36例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①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2],且均為首次發病。②在納入本研究前的一個月內未服用過任何治療腦梗死的藥物。③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④研究組的37例患者均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及患有結核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心肌梗死、免疫系統疾病。②臨床資料不全。我們將37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設為研究組,將36例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設為參照組。在研究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20例和17例,其年齡區間為46~80歲,平均年齡為(61.03±4.19)歲。在參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19例和17例,其年齡區間為47~79歲,平均年齡為(60.93±4.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通過對這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比較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NIHSS的評分及其腦血管狹窄的情況,然后總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①對兩組患者進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檢測的方法是: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的靜脈血3ml,用離心機以2500r/min的轉速對血液標本進行20min的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在血清中加入抗凝劑,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循環酶法對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進行檢測。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超過15μmol/L即表示其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②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失的程度,NIHSS量表的分值為0~58分,患者的得分越低表示其神經功能缺失的程度越輕。③用螺旋CT機對兩組患者腦部的動脈進行掃查,觀察其腦血管狹窄的程度,并計算其腦血管狹窄的發生率。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和NIHSS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和NIHSS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和NIHSS評分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和NIHSS評分的比較(±s)
組別例數同型半胱氨酸(μmol/L)NIHSS評分(分)研究組3727.90±12.1612.61±5.49參照組3610.89±2.338.62±4.37 t 8.2463.430 P<0.05<0.05
2.2 兩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的發生率為94.59%,參照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的發生率為75%,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發生率的比較
2.3 兩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程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的程度明顯重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腦血管狹窄程度的比較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導致該病發生的危險因素較多,如患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酗酒、肥胖等。近年來,相關的研究指出[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發生密切相關。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的氨基酸,可經氧化反應形成二聚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對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嚴重的損傷,并能在其血管內形成泡沫細胞,使其血管壁增厚。同時,它還可抑制患者腦組織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達,使其腦組織中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從而可降低其機體對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此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還能激活患者血管壁的炎癥反應,導致其發生動脈粥樣硬化[4,5]。臨床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多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又會對其腦血管和腦神經造成損傷,從而會進一步加重其病情。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加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狹窄程度,且會對其神經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臨床上應對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改善其預后。
[1]王晶,劉家豐,郭兆慧,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老年急性腦梗死預后的關系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6):599-601.
[2]張新勇,文成才,劉冬梅,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管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39(6):851-853.
[3]寇雪蓮,陳琳迪,何松彬,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5):697-699.
[4]張新勇,沈軍,周永,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2):1328.
[5]郭玉紅,滕秀英,戴曉紅,等.急性腦梗死與同型半胱氨酸的關系及頭體針的干預治療[J].中醫藥學報,2013,41(6):68-70.
R743
B
2095-7629-(2017)3-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