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聰
(簡陽市中醫醫院 四川 簡陽 641400)
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李智聰
(簡陽市中醫醫院 四川 簡陽 641400)
目的:探討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某院收治的78例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為對照組患者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體外沖擊波療法進行治療,然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膝關節的功能。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3個月、第6個月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和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能取得確切的療效,可顯著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玻璃酸鈉;體外沖擊波;臨床療效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此病患者多為老年女性,其臨床表現主要為關節腫痛、僵硬、活動受限等。研究發現,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其膝關節的運動功能,但無法有效緩解其患處疼痛的癥狀[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和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78例患者均為2013年3月~2015年3月來某院就診的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這些患者均未患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患者。在觀察組39例患者中,有女性21例,男性18例,其年齡為55~72歲,平均年齡為(65.31±7.56)歲,其體重為61~73kg,平均體重為(69.92±7.64)kg,其病程為6個月至12年,平均病程為(5.52±2.28)年。在對照組39例患者中,有24例女性,15例男性,其年齡為60~75歲,平均年齡為(64.55±8.38)歲,其體重為63~74kg,平均體重為(71.22±8.21)kg,其病程為2~10年,平均病程為(5.49±3.45)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進行治療:使患者取仰臥位,使其膝關節屈曲30°~40°,分別在其髕前外上方及內下方選擇兩點進行局部麻醉,然后用兩個注射器分別在這兩點進行關節腔穿刺,進針的深度約為2~3cm(在刺入關節囊內時會出現落空感)。分別將兩個注射器針頭當做出水口和進水口,先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進行10min的關節腔沖洗,再向關節腔內注入2ml的玻璃酸鈉注射液(規格為2ml:20mg,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10960136)。拔除穿刺針,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孔。在進行治療后,采用膝關節康復器使患者患側的膝關節進行充分的被動屈伸運動,每次運動半個小時以上,以便使玻璃酸鈉在關節腔內均勻地分布。為觀察組患者在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的基礎上進行體外沖擊波治療,治療的方法是:將患者患側的膝關節進行屈伸活動時出現的疼痛點、在被動牽拉其患膝周圍韌帶時出現的疼痛點、髕周的疼痛點、雙側膝眼、股二頭肌、股四頭肌、腓腸肌等肌肉在膝周的止點逐一標記出來。使用瑞士STORZ公司生產的MP-100放散式沖擊波治療儀,用 Deep impact 15 mm 探頭對上述的標記點進行沖擊波治療,將沖擊波的能量設置為3Bar,將其頻率設置為15HZ,在每個標記點進行2000次的沖擊波治療,每周治療一次。
1.3 療效評價標準 1)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第3個月、第6個月對比分析其Lysholm膝關節評分[2]。該評分的滿分為100分,其評估項目包括發生跛行、關節交鎖、關節不穩定、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的情況等?;颊叩腖ysholm膝關節評分若在80分以上可判定其膝關節的功能為優,其評分若為60~80分可判定其膝關節的功能為良,其評分若在60分以下可判定其膝關節的功能為差。(2)在對兩組患者進行3個月的治療后采用Macnab療效判定標準將其臨床療效分為以下的級別[3]:①痊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其膝關節的功能恢復正常。②顯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有所緩解,其膝關節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③無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及膝關節的功能未得到改善。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膝關節功能的分析與進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3個月、第6個月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3個月、第6個月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膝關節功能的分析
2.2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發生于膝關節的退行性關節病。高齡、體型肥胖、發生運動損傷均是導致此病的高危因素。此病患者膝關節內的軟骨細胞產生玻璃酸鈉的能力可顯著下降,其軟骨基質可變軟并失去原有的彈性和硬度,導致軟骨下骨硬化、骨贅形成、軟骨消失及關節畸形等情況,甚至會使膝關節失去運動功能[4]。清除膝關節內的炎癥物質、抑制膝關節的炎癥反應、保護膝關節軟骨、緩解膝部疼痛、恢復膝關節的功能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目標。
玻璃酸鈉是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己糖組成的線性粘多糖,是關節液的重要成分。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玻璃酸鈉由關節內的軟骨細胞和滑膜細胞分泌,可對關節起到潤滑和保護的作用。研究發現,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可起到潤滑膝關節、減輕膝關節的炎癥反應、促進膝關節內軟骨的修復和再生等作用。體外沖擊波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無創療法,在治療頸腰部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研究發現,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體外沖擊波治療可顯著改善其患側膝關節內組織粘連的情況及炎性癥狀[5]。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采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法與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能取得確切的療效,可顯著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
[1]黃振福,張光玉,劉政國.菱形阻滯與三氧和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實用疼痛學雜志,2010,6(4): 271-272.
[2]邱海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概況[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 (6):59-63.
[3]張董喆.玻璃酸鈉結合功能鍛煉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8): 2994-2995.
[4]王文劍,王小芳.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4(14):115.
[5]許小志,曾文磊,張立蘭,等.中藥熏洗配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2):15-18.
R684.3
B
2095-7629-(2017)3-0087-02
李智聰,1983年2月出生,四川簡陽人,本科學歷,主治醫生,主要研究方向:骨折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