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東,伏志春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江蘇 鹽城 224400)
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療效評析
裴仁東,伏志春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江蘇 鹽城 224400)
目的:探討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on Abdomen,EPISBO)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就診的40例EPISBO患者隨機分為西藥組(n=20)和麻子仁湯組(n=20)。為西藥組患者應用常規的西藥療法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為麻子仁湯組患者加用麻子仁湯加減方進行治療,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麻子仁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住院的時間、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肛門恢復排氣的時間均優于西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EPISBO的臨床療效確切。此療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EPISBO的優選方法。
麻子仁湯加減方;EPISBO;臨床療效;西藥療法;總有效率
EPISBO是腹部手術患者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之一[1]。有研究指出,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EPISBO的臨床療效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筆者應用麻子仁湯加減方對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接診的20例EPISBO患者進行治療,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就診的40例EPISBO患者。將這40例患者隨機分為西藥組(n=20)和麻子仁湯組(n=20)。
麻子仁湯組患者中有男13例,女7例;其年齡在22~72歲之間,平均年齡(52.18±6.85)歲;其病程在4~26d之間,平均病程(15.75±3.51)d,其中有進行膽道手術的患者5例,有進行闌尾切除術的患者6例,有進行脾切除術的患者3例,有進行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的患者6例。西藥組患者中有男12例,女8例;其年齡在23~73歲之間,平均年齡(52.23±6.88)歲;其病程在4~27d之間,平均病程(15.79±3.54)d,其中有進行膽道手術的患者4例,有進行闌尾切除術的患者7例,有進行脾切除術的患者4例,有進行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的患者5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照均衡性。
為西藥組患者應用常規的西藥療法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如下:對患者進行腸外營養支持和胃腸減壓,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應用H2受體拮抗劑、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生長抑素和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在進行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為麻子仁湯組患者加用麻子仁湯加減方進行治療。麻子仁湯加減方的藥物組成和用法如下:生大黃10g、厚樸10g、枳實10g、檳榔10g、郁李仁10g、苦杏仁10g、白芍10g、火麻仁20g。如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姜半夏10g和陳皮10g。如患者伴有濕濁中阻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蒼術10g和藿香10g。如患者伴有濕郁化熱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黃連6g和蒲公英15g。如患者伴有體虛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黨參30g和黃芪30g。將上述藥物水煎取汁250ml,每天服1劑,分兩次服用。
1.3.1 觀察指標 1)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和住院的時間。2)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恢復排氣的時間。
1.3.2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標準: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腸梗阻完全解除。2)顯效標準: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腸梗阻的癥狀明顯改善。3)有效標準: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腸梗阻的癥狀有所減輕。4)無效標準: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腸梗阻的癥狀未減輕。
將文中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住院的時間、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肛門恢復排氣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麻子仁湯組患者中臨床治療效果為治愈的患者有12例(占60.0%),為顯效的患者有5例(占25.0%),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10.0%),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占5.0%)。麻子仁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19/20)。西藥組患者中臨床治療效果為治愈的患者有8例(占40.0%),為顯效的患者有4例(占20.0%),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10.0%),為無效的患者有6例(占30.0%)。西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0.0%(14/20)。麻子仁湯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麻子仁湯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恢復排氣的時間均短于西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 (±s ,d)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 (±s ,d)
組別例數住院的時間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恢復排氣的時間麻子仁湯組2010.53±3.002.42±0.414.05±1.222.35±0.72西藥組2014.26±3.343.87±0.765.78±3.194.48±1.25
EPISBO一般在腹部手術后的1~2周出現[2]。此病主要是由于在進行腹部手術的過程中,患者的腸管壁受損引起的。EPISBO患者可出現腹痛、腹脹、嘔吐、腸鳴音亢進、停止排氣和排便等癥狀[3]。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EPISBO可有效地增強患者的胃腸運動功能[4]。麻子仁湯加減方中的生大黃具有改善腸道收縮功能的作用,火麻仁、郁李仁及苦杏仁均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厚樸、檳榔及枳實均具有加快腸胃蠕動的作用,白芍具有雙向調節胃腸運動功能的作用[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麻子仁湯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住院的時間、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腹脹癥狀消失的時間、恢復排氣的時間均優于西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黃建[6]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用麻子仁湯加減方治療EPISBO的臨床療效確切。此療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EPISBO的優選方法。
[1] 鄧衍標.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2例治療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61-62.
[2] 易晟.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2例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84-85.
[3] 喬志勇.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診治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5,15(35):103.
[4] 周懷勝.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4,6(36):145-146.
[5] 袁功佳.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2例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2):112-113.
[6] 黃建.普外科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5例治療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1):24-25.
R574.2
B
2095-7629-(2017)7-0049-02
裴仁東,男,1968年4月出生,漢族,江蘇阜寧人,本科學歷,主治醫師;伏志春,現就職于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中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