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日
(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廣西 隆林 533400)
淺析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
梁紅日
(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廣西 隆林 533400)
目的:探討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近期在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進行自然分娩的1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為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方法進行助產,為觀察組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然后比較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自然分娩率、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其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自然分娩率、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自然分娩的初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有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保障母嬰健康。
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初產婦;自然分娩;并發癥;產程
對無剖宮產指征的產婦來說,自然分娩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近幾年,我國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呈明顯降低的趨勢,這使得母嬰不良結局的發生率逐漸上升[1]。氣囊仿生助產技術是近些年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助產技術。為探討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對近期在該院進行自然分娩的部分初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在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進行自然分娩的100例初產婦。隨機將這些產婦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4~34歲,平均年齡為(29.3±3.2)歲;其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39.2±1.3)周。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2~34歲,平均年齡為(28.7±3.4)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8.7±1.5)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方法進行助產,具體的方法是:在產婦的宮口擴張至6 cm、胎先露達到坐骨棘水平或是棘上1 cm時,在其宮縮的間歇期進行人工破膜。觀察產婦宮縮的情況。對存在宮縮乏力的產婦及時靜脈滴注縮宮素,促進其宮縮。為觀察組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具體的方法是:讓產婦取截石位。按常規進行消毒、鋪巾。將窺陰器放置到產婦的陰道中,暴露其宮頸。使用宮頸鉗固定產婦宮頸的前唇。將全自動化仿生氣囊助產儀無菌氣囊的最大直徑部位固定在產婦宮頸內口的水平位。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確定充氣的速度,確保其能適應宮頸變化的過程。擴張陰道上段時,氣囊的直徑為5~7 cm,擴張1次或2次,每次持續3~5 min。擴張陰道下段時,氣囊的直徑為6 cm,擴張2次或3次,每次持續3~5 min。對胎膜未破裂的產婦,在其宮頸擴張到6 cm后,在宮縮間歇期進行人工破膜。觀察胎兒胎心的變化及產婦羊水的性狀,根據實際情況對產婦和胎兒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對分娩過程中出現剖宮產手術指征的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
觀察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自然分娩率、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其所娩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平均年齡及平均孕周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所娩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及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及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s,h]

表1 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及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s,h]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第二產程持續的時間觀察組(n=50)3.56±0.45*0.49±0.06*對照組(n=50)6.54±0.720.78±0.10
觀察組中有47例產婦進行了自然分娩,其自然分娩率為94%;對照組中有35例產婦進行了自然分娩,其自然分娩率為70%。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其所娩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情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產婦的剖宮產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剖宮產是一種有創術式,雖然醫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大多數剖宮產產婦術后切口愈合良好,但也有部分產婦術后發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宮腔感染及產后大出血等情況[2]。進行自然分娩有助于降低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其所娩新生兒發生不良結局的情況。
氣囊仿生助產技術是近些年在臨床上得到推廣應用的一種助產技術,是我國衛生部倡導應用的一種助產技術。氣囊仿生助產技術是指在產婦進行自然分娩的過程中使用氣囊仿生助產儀為其進行助產。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的優勢有:1)縮短產程,避免產婦因長時間的陣痛而出現疲勞無力的情況,縮短其承受分娩疼痛的時間[3],減輕其精神負擔,確保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其因疲勞、精神因素等發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情況。2)縮短胎頭受壓的時間,預防新生兒發生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等[4]。3)使產婦的分娩過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改變了過去自然分娩中產科醫師、助產士等無法把握分娩時間、被動進行助產的情況,有利于醫生、助產士合理地安排各項工作。4)使初產婦感到自己分娩的過程受到重視,增強其安全感和順利完成分娩的信心。韋毅勤[5]在研究中指出,對進行自然分娩的初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有助于縮短其產程,減少其產后出血量,保障新生兒的健康。需要注意的是,氣囊仿生助產技術不適用于出現胎盤早剝、胎盤前置、軟產道損傷、骨產道異常、宮頸糜爛及陰道炎的產婦。產科醫師需對產婦進行詳細的檢查,確定產婦無上述情況,方可為其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
綜上所述,對進行自然分娩的初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進行助產有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保障母嬰健康。
[1] 李彩虹,李小會.氣囊仿生助產護理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5):1056-1058.
[2] 鄒雪梅.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52-53.
[3] 楊夏穗.氣囊仿生助產術對產后子宮收縮及產后出血的觀察[J].華夏醫學,2015,28(4):114-116.
[4] 黃莉,周斌,李卉,等.氣囊仿生助產聯合全產程分娩鎮痛在產程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師雜志,2015,17(11):1707-1709.
[5] 韋毅勤.氣囊仿生助產促進自然分娩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1):130-131.
R714
B
2095-7629-(2017)7-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