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林
(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山西 臨汾 041000)
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療效分析
董卓林
(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山西 臨汾 041000)
目的:探討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某院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201例患者分為氯吡格雷組和替格瑞洛組,其中氯吡格雷組有96例患者,替格瑞洛組有105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凝、降糖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氯吡格雷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為替格瑞洛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結果:經過90天的治療,替格瑞洛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和死亡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氯吡格雷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療效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癥之一。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以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潰、發生不完全閉塞性血栓、發生繼發性閉塞性血栓或血管痙攣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此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NSTEMI)[1]。臨床上主要根據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病理基礎為其制定治療方案。有研究表明,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發病的早期,根據其病情的評估結果使用聯合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可有效地降低其心肌梗死的發生率。相關的研究表明,抗凝療法是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基石”。替格瑞洛是一種選擇性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此藥可作用于P2Y12ADP受體,從而抑制ADP介導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此藥是一種新型的抗凝藥物,可降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小板的高反應性、體內相關炎性因子的水平和發生出血的幾率。與其他三類抗凝藥相比,此藥具有獨特的藥理特點。在2012 年11月替格瑞洛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并在我國的臨床上開始廣泛應用[2]。替格瑞洛雖在國外的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但對中國人種群的作用,國內仍缺乏臨床研究及循證醫學方面的支持。為了進一步探討用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某院對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某院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這201例患者的病情均被確診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在這201患者中,有男性105例,女性96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0±9.3)歲。按照用藥的不同將這201例患者分為氯吡格雷組和替格瑞洛組,其中氯吡格雷組有96例患者,替格瑞洛組有105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凝、降糖等基礎治療。具體的方法為:按照患者的病情,使用胰島素、他汀類藥物對其進行降糖、降脂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氯吡格雷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具體的方法為:讓患者先在第一天口服300mg負荷量的氯吡格雷,再從第二天開始讓其服用75mg的維持劑量,每天服1次。為替格瑞洛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具體的方法為:讓患者先在第一天口服180mg負荷量的替格瑞洛,再從第二天開始讓其服用90mg的維持劑量,每天服2次。同時讓患者服用阿司匹林,0.3g/次, 1次/d。對兩組患者均進行90d的治療。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90天的治療,替格瑞洛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氯吡格雷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n(%)]
冠狀動脈中的斑塊不斷形成和加重、不穩定斑塊的破裂均是引發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礎。冠狀動脈中的斑塊可引發患者動脈血栓的形成或血管痙攣,使其冠狀動脈發生堵塞,從而導致其發生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蔡毅的研究表明,炎癥因子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情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表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的不穩定性及血栓的形成均有多種致病因素的參與,其中炎性細胞和介質破壞粥樣斑塊脂質中纖維組織的完整性是導致斑塊不穩定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PCI等治療方法的推廣,使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大大下降。抗血小板療法是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主要方法。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常用藥物。氯吡格雷是前體型藥物。此藥在通過人工酶的轉化后會形成活性,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是,氯吡格雷與二磷酸腺苷結合后具有不可逆性,易產生藥物之間的影響,會增加患者發生出血性疾病的風險。替格瑞洛是一種新型的P2Y12 受體拮抗劑,其前體物質可產生藥物活性,不需轉化即可增加藥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并可非競爭性地拮抗 ADP 所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口服替格瑞洛吸收迅速,此藥的中位tmax約為1.5小時。此藥可直接可逆性地作用于P2Y12受體,其代謝產物為AR-C124910XX。此藥本身及其代謝產物均具有活性,且藥物的有效性不受肝臟CYP2C19基因的多態性影響。相關的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替格瑞洛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可保護其心肌,改善其心臟功能,這與替格瑞洛能抑制其體內的炎性物質及炎性反應的效果較好有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用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效果相比,用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抑制患者血小板的凝集,改善其心臟功能,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但是,由于本實驗的臨床樣本量少,對替格瑞洛的臨床應用及更詳盡的的作用機制還有待于進行更多的科學試驗。最新消息表明,替格瑞洛母公司正在研究替格瑞洛拮抗藥物,不久將面世,這將進一步加大替格瑞洛的臨床應用范圍。
綜上所述,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療效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 劉小熊,夏豪,張琰,等.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4,4(10):396-399.
[2] 張冬青,田鳳軍.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31(22):154-155.
[3] 蔡毅.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1(14):59-60.
R541
B
2095-7629-(2017)7-0109-02
董卓林,男,1975年2月出生,漢族,山西省臨汾市人,2011年1月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醫療專業,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