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張凌凌,張學軍,孫艷艷
(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北京 100043)
淺析血清降鈣素原定量檢測在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價值
劉玉蘭,張凌凌,張學軍,孫艷艷
(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北京 100043)
目的: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定量檢測在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收治的45例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45例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為感染組,將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作為健康組。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并對感染組患者進行血培養檢查。然后,比較兩組研究對象進行PCT定量檢測的結果。結果:感染組患者血清PCT檢測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健康組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其血清PCT的水平顯著高于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陽性菌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的效果顯著,不僅有助于提高其診斷的準確率,還可鑒別其所感染細菌的類型。
血清降鈣素原定量檢測;血培養;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
細菌性血流感染是指細菌短暫入血、無明顯毒血癥狀的一種感染性疾病。此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膿毒性休克等并發癥,病情嚴重時還可導致其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性死亡[1]。進行血培養是臨床上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的首選檢查方法。但是,由于進行血培養的周期較長,不能及時對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極易延誤其治療的時機。有研究表明,對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具有簡便、省時、結果可靠等特點,適用于對其進行早期診斷。為了進一步證實此檢測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收治的45例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間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收治的45例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45例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為感染組,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作為健康組。在感染組的45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他們的年齡在40歲~9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歲。在健康組的45例健康人中,有男性23例,女性22例。他們的年齡在38歲~9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具體的方法為:1)本次研究采用mini VIDAS全自動熒光免疫分析儀(由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及其配套試劑。2)抽取研究對象的外周靜脈血作為檢測標本。3)按照說明書中的操作方法對血液標本進行PCT定量檢測。4)判斷標準為:PCT值<0.50ng/ml為陰性,PCT≥0.50ng/ml為陽性。對感染組患者進行血培養檢查。具體的方法為:1)在患者使用抗菌藥進行治療前,抽取其外周靜脈血作為檢測標本。2)將5~10ml的血液標本注入血培養瓶后立即送檢。3)將血培養瓶置于BacT-ALERT 3D全自動血培養儀(由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中進行細菌培養。4)當血培養瓶中的標本出現陽性報警時,立即對其進行涂片和轉種,然后用VITEKⅡ-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由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鑒定細菌的類型。實驗操作均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三版)進行。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非參數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用中位數及四分位間距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感染組患者PCT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健康組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情見表l。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PCT定量檢測結果的比較[n(%)]
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其血清PCT的水平顯著高于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陽性菌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情見表2。
表2 對感染組患者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的結果(±s)

表2 對感染組患者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的結果(±s)
組別例數(n)PCT(ng/ml)感染革蘭陽性菌的患者211.24(0.54,4.90)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245.75(1.35,18.57)
由于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十分輕微且無特征性,故在進行早期診斷時易被漏診。進行血培養檢查是臨床上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的“金標準”,但此檢測方法的耗時較長,且血液標本易被污染,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PCT是降鈣素的前體肽。此物質是一種含116個氨基酸的糖蛋白,且無激素活性。在正常的生理代謝下,人體內的PCT由甲狀腺細胞或其他內分泌細胞所產生的前降鈣素原蛋白水解而成。由于PCT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健康人血清PCT的濃度均<0.1μg/l,故在機體正常的情況下很難檢出[2]。黃麗君[3]的研究表明, 病毒性感染患者體內PCT的水平不會升高。但是,在發生細菌性血流感染時,患者體內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神經內分泌細胞等均會參與PCT的合成,使其體內PCT的水平急劇升高。在20世紀90年代,Assicot等人首次報道了膿毒血癥患者血清PCT的水平會明顯升高的情況[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感染組患者PCT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健康組研究對象。這說明,PCT可作為對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的敏感性指標。本次研究的結果還顯示,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其血清PCT的水平顯著高于進行血培養檢查結果為感染革蘭陽性菌患者。這說明,革蘭陰性菌細胞壁分泌的內毒素可增加患者血清PCT的釋放量[5]。
綜上所述,對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進行血清PCT定量檢測的效果顯著,有助于提高其診斷的準確率,并可鑒別其細菌的類型,為其早期的抗感染治療提供參考。
[1] 聶立巖.降鈣素原與血流感染相關性[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5):14-15.
[2] 王智慧.降鈣素原臨床研究進展[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3,7(11):680-682.
[3] 黃麗君.降鈣素原、超敏 C 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對血流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7):9-11.
[4] Assicot M, Gendrel D, Carsin H, et a1.High serum procalcitoni n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infection [J].Lancet,1993,341(8844):515-518.
[5] 趙麗,朱高層,孫竹華.血清降鈣素原在敗血癥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6):2126-2127.
R446.11
B
2095-7629-(2017)7-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