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李保國 王文生 薛 建 俞小明
(北京市海淀醫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泌尿外科 北京 100080)
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效果對比
李 鑫 李保國 王文生 薛 建 俞小明
(北京市海淀醫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泌尿外科 北京 100080)
目的:比較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幾年我院收治的103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后腹腔鏡組和小切口組。為后腹腔鏡組患者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為小切口組患者使用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的時間、治療的費用及病情復發的情況。結果:經治療,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出血量及病情的復發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后腹腔鏡組患者術后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小切口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小切口組患者治療的費用明顯低于后腹腔鏡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均可有效地治療腎囊腫。與使用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相比,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治療腎囊腫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但治療的費用較高。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及醫院的醫療條件為其選擇合適的術式。
腎囊腫;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手術
單純性腎囊腫是泌尿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通常無臨床癥狀,大多數該病患者是在進行體檢時發現患有此病。部分該病患者可發生患側腎區酸脹疼痛、血尿或蛋白尿等癥狀。使用傳統的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治療腎囊腫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其身體恢復的速度慢,容易發生術后并發癥。因此,越來越多的該病患者選擇使用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1]。為了比較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收治的部分單純性腎囊腫患者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103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術前均對這些患者進行彩超檢查或CT檢查,確定其腎囊腫的位置、大小及腎實質受壓的程度。這些患者均具有手術指征,無患側腎臟手術史。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小切口組和后腹腔鏡組。小切口組中共有47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27~65歲,平均年齡為42.3歲;其囊腫的直徑為3.7~11.5 cm。后腹腔鏡組中共有5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齡為24~68歲,平均年齡為45.7歲;其囊腫的直徑為3.5~13.0 cm。
1.2 方法 為小切口組患者使用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對其進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讓患者取健側臥位。在患者的12肋緣下做長度約4 cm的切口,可根據其進行CT檢查或超聲檢查的結果適當地調整切口的位置。逐層切開患者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用血管鉗鈍性分離其肌層至腹膜后間隙。使用手指分離其腎周的脂肪組織,直至可觸及腎囊腫壁。用手指鈍性分離囊腫四周的組織,用小拉鉤拉開切口,顯露囊腫。夾住囊壁,盡量將囊腫提至切口外,剪開囊壁,吸盡囊液,用電刀剪除頂部囊壁。放置腎周引流管,縫合切口。為后腹腔鏡組患者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讓其取健側臥位。在患者患側的腋后線與12肋緣下交會處做長度為1.5 cm的切口,分離其胸腰筋膜,用手指鈍性分離其腹膜后間隙。置入直徑為10 mm的腹腔鏡套管,通過腹腔鏡套管置入自制水囊。在水囊內注入約500 ml的生理鹽水,擴張患者的腹膜后間隙。取出水囊。在手指的引導下在患者患側的腋中線與髂嵴上2 cm交會處穿入直徑為10 mm的套管,在其患側腋前線與肋緣下交會處穿入直徑為5 mm的套管。置入相應的監視鏡和操作器械,充入CO2氣體,使氣腹壓力達到2 KPa。打開患者的腎周筋膜和脂肪囊,暴露其腎囊腫。使用電鉤切開囊壁,吸凈囊液,切除多余的囊壁,對切緣進行電凝止血。取出腹腔鏡設備,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的時間及治療的費用。對所有患者隨訪1年,觀察其病情復發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后腹腔鏡組中無患者在術中轉為進行開放手術,無患者需要在術中、術后進行輸血,無患者在術后1年內病情復發。后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為40~80分鐘,平均手術持續時間為(54.91±13.56)min;其術中出血量為15~4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9.86±9.65)ml;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5~7天,平均術后住院的時間為(6.03±1.71)d。小切口組中有1例患者因囊腫位于腎臟上極且發生嚴重粘連,術中將其切口延長至8 cm,無患者需要在術中、術后進行輸血,無患者在術后1年內病情復發。小切口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為45~70分鐘,平均手術持續時間為(48.34±11.41)min;其術中出血量為20~5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5.24±10.51)ml;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7~12天,平均術后住院的時間為(8.79±3.16)d。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出血量及病情的復發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后腹腔鏡組患者術后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小切口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小切口組患者治療的費用明顯低于后腹腔鏡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持續時間、平均術中出血量、平均術后住院的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及病情復發的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持續時間、平均術中出血量、平均術后住院的時間、平均治療費用及病情復發的情況(±s)
組別 n 平均手術持續時間(min)平均術中出血量(ml) 平均術后住院的時間(d) 平均治療的費用(元)病情的復發率(%)小切口組 47 48.34±11.41 35.24±10.51 8.79±3.16 15634±921 0%后腹腔鏡組 56 54.91±13.56 29.86±9.65 6.03±1.71 21358±1036 0%P P>0.05 P>0.05 P<0.01 P<0.01
腎囊腫一般發生在腎下極的皮質內。多數腎囊腫為單發性腎囊腫,且發生在患者的單側腎臟內。臨床醫生主要通過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CT檢查、核磁檢查等影像學檢查確診其病情,并根據檢查的結果確定其是否需要進行手術。一般來說,當患者囊腫的直徑>4 cm,或囊腫壓迫其腎盂或腎實質時,則需要對其進行手術治療[2]。
目前,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主要方法有超聲或CT引導下的穿刺硬化術、開放性經腰腎囊腫去頂術、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術。使用超聲或CT引導下穿刺硬化術治療腎囊腫操作簡單、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治療費用低[3]。但使用該方法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后,其病情的復發率高達30%~40%,且對囊腫較大的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差[4,5],對位于腎上極或腎盂旁的囊腫穿刺困難[6],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小。使用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治療腎囊腫的成功率可達100%,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其術中出血量多,術后切口疼痛的癥狀明顯,術后住院的時間長,身體恢復的速度慢,易留下較大的瘢痕。目前,很少有腎囊腫患者會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使用腹腔鏡技術治療腎囊腫在臨床上得到了推廣和應用。使用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療效好等優點,已被廣大患者和泌尿外科醫生接受,被認為是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最佳方法[7]。后腹腔鏡手術是指經患者的腹膜后入路的腹腔鏡手術。與使用傳統的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相比,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患者術后疼痛的發生率低,腸道功能恢復的速度快,能處理位于腎臟各個部位的囊腫,不易損傷患者腹腔內的血管和臟器[8]。我們在本次研究中發現,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其術后使用止痛藥的劑量小,能更早地下床進行活動,不易發生切口感染,術后住院的時間短。
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也是臨床上治療腎囊腫的常用方法。使用該手術治療腎囊腫時,無法較好地顯露出位于腎上極及腎盂旁的囊腫,從而增加手術的難度,延長手術持續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該手術治療腎囊腫時,應根據患者進行CT檢查或超聲檢查的結果謹慎地選擇切口的位置,并準備長柄手術器械、較細窄的“S”型拉鉤及手術頭燈。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綜合了常規開放性手術及腹腔鏡手術的優點,不需要建立氣腹,可減少患者發生靜脈栓塞、肺栓塞和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對麻醉及手術器械的要求較低,治療的費用不高,更適合在基層醫院實施。
總之,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均可有效地治療腎囊腫。與使用經腰小切口腎囊腫去頂術相比,使用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治療腎囊腫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但治療的費用較高。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及醫院的醫療條件為其選擇合適的術式。
[1] 呂偉,韓東,王波,等.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與傳統開放手術的對比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3):183-184.
[2] 吳階平,那彥群,郭震華,等.實用泌尿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45-147.
[3] 程榮昆,錢英,朱慧,等.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硬化治療腎囊腫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5,31(1):84-86.
[4] 郭應祿,周利群.坎貝爾泌尿外科學.第9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1867-1870.
[5] Parsons JK,Varkarakis I,Rha KH,et al.Complications of ab dominal urologic laparoscopy :longitudinal five-year an alysis[J].Urology,2004,63(1):27-32.
[6] 陳湘,齊范,頓金庚,等.后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附39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2,8(1):50-51.
[7] 王榮,章小平,陳偉軍,等.經后腹腔兩種不同入路腹腔鏡治療治療單純腎囊腫[J].微創泌尿外科雜志,2013,2(3):181-184.
[8] 張旭,葉章群,宋曉東,等.腹腔鏡與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的比較[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1,16(5):220-221.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renal cyst unroofing with small incision.
LI Xin, LI Bao-guo, WANG Wen-sheng, Xue jian, YU Xiao-ming.Department of Urology,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Haidian Branch, Beijing 10008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paroscopic and small incision renal cyst unroofing. Methods 103 cases of simple renal cyst were random divided two groups, 56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unroofing,and 47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small incision renal cyst unroofing for renal cyst. The operative time, average blood loss, medical expenses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ve time, average blood loss and recurrence rate, small incision group has lower medical expenses and longer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group. Conclusions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unroofing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option for renal cyst, small incision operating can be used without laparoscopic equipment.
Renal cyst ; Open surgery; small incision; laparoscopy
R699
B
2095-7629-(2017)2-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