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燕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海南 昌江 572700)
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療效探討
韓朝燕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海南 昌江 572700)
目的:探討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方法:將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4例宮外孕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32例患者。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對甲組患者進行治療,單獨使用甲氨蝶呤對乙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住院的時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結果:甲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與住院時間均少于乙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乙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乙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因此,該療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宮外孕的優選療法。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宮外孕;臨床療效
宮外孕是婦產科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該癥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可發生輸卵管破裂、腹腔內急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嚴重的并發癥,危及其生命。進行血HCG水平檢測與B超檢查是臨床上早期診斷宮外孕的重要方法。過去,臨床上常用開腹手術對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但該療法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且易使患者出現盆腔出血、感染、輸卵管狹窄、輸尿管及膀胱受損等并發癥,增加其發生不孕及再次異位妊娠的幾率。近年來,臨床上使用藥物療法對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理想的療效。在本研究中,我院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對32例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4例宮外孕患者。她們的年齡為21~37歲,平均年齡為(29.7±3.5)歲。她們的停經時間為32~64d,平均停經時間為(39.2±3.9)d。她們腹部包塊的直徑為3.9~5.0cm。在這64例患者中,有28例初次妊娠的孕婦。在她們中,有48例發生輸卵管妊娠的患者,有6例發生卵巢妊娠的患者,有4例發生宮頸妊娠的患者,有4例發生腹腔妊娠的患者,有2例發生闊韌帶妊娠的患者。她們均符合以下條件:1)腹部包塊的直徑均<5.0cm。2)血液中白細胞的計數均>4×108個/L,血小板的計數均>100×109個/ L。3)血β-HCG值均≤2500mIU/mL。4)各項生命體征均正常,而且未合并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的慢性疾病。5)均不存在使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的禁忌癥。我們將這64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32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單獨使用甲氨蝶呤對乙組患者進行治療。甲氨蝶呤的用法為:按照1mg/kg的劑量為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在注射該藥后的第4天與第7天,分別對患者進行血β-HCG水平檢測。患者血β-HCG水平下降的幅度若<15%,則按照1mg/kg的劑量再為其注射1次該藥,直到其血β-HCG的水平降至5 mIU/mL。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用法與乙組患者相同)對甲組患者進行治療。米非司酮的用法為:每次服200 mg,每天服1次,連續服用5 天。囑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前、后的2小時內禁食。在治療期間,應通過進行B超檢查與血β-HCG水平監測對兩組患者進行嚴密的監護,同時注意觀察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及藥物毒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住院的時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指治療結束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腹部包塊消失,其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有效:指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其腹部包塊的直徑明顯縮小,其血β-HCG水平明顯下降。無效:指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發生改善,甚至有所惡化,其腹部包塊的直徑增大,而且其血β-HCG水平升高。治療的總有效率 =(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我們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甲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與住院的時間均明顯少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與住院時間的比較
2.2 甲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2.3 甲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宮外孕也叫異位妊娠,是受精卵未達到子宮腔內,而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著床發育的一種疾病。輸卵管妊娠是一種臨床上最常見的異位妊娠,其發生率占異位妊娠總發生率的90%以上[1]。宮外孕可導致患者出現劇烈腹痛、腹腔大出血等癥狀,甚至發生失血性休克及死亡[2]。因此,對于確診患有宮外孕的患者,應立即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米非司酮是一種抗孕酮激素。該藥可通過調節人體內的凋亡基因,促進腺上皮細胞、滋養細胞、蛻膜間質萎縮及壞死,使胚囊壞死,進而使胚胎死亡。甲氨蝶呤是一種抗葉酸藥物。該藥能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使該還原酶失活,從而干擾胚胎內細胞核酸的合成,抑制胚胎滋養細胞的生長與增殖,破壞胚胎絨毛組織,最終達到殺死胚胎的目的[3]。將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用治療宮外孕不僅可以增強甲氨喋呤干擾胚胎內細胞核酸合成、抑制胚胎滋養細胞合成的作用,還能有效地降低其所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吟進行治療的甲組患者其血β-HCG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與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單用甲氨蝶呤進行治療的乙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乙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則明顯高于乙組患者。這說明,聯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吟治療宮外孕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因此,臨床上可將該療法作為治療宮外孕的優選療法。
[1] 爾曉璐, 杜潔. 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吟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研究[J]. 河北醫學, 2014, 20(2): 313-314.
[2] 解瑞成. 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 2014, 54(22): 79-80.
[3] 胡方慧, 全啟花, 梁莉, 等. 甲氨蝶吟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應用觀察[J]. 黑龍江醫藥, 2014, 27(2): 359-361.
R714.22
B
2095-7629-(2017)2-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