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興幫
(杞縣官莊鄉衛生院 開封 杞縣 475203)
對開封市成年居民的體重與其罹患慢性病的相關性研究
原興幫
(杞縣官莊鄉衛生院 開封 杞縣 475203)
目的:分析開封市成年居民的體重與其罹患慢性病的相關性。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3月~2016年11月期間在開封市居住的2431名成年居民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為這些居民均發放調查問卷,以調查其體重及慢性病的發生情況,并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調查的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居民發生體重超標、肥胖的幾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居民年齡的增長,其發生體重超標及肥胖的幾率均逐漸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重超標的居民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體重正常的居民,肥胖居民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體重超標的居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封市成年居民發生體重超標、肥胖的幾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與體重正常的成年居民相比,體重超標、肥胖的成年居民發生各種慢性病的幾率較高。
開封市;成年居民;體重超標;肥胖;慢性病;研究
研究發現,當人體攝取的熱量多于消耗的熱量時,多余的熱量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人體內,這是導致人們的體重超標及發生肥胖的原因。肥胖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并且,肥胖的發生也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1]。不同地域的人群由于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及行為習慣的不同,其發生體重超標、肥胖的幾率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2016年3月~2016年11月期間在開封市居住的2431名成年居民的體重與其罹患慢性病情況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該市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3月~2016年11月期間在開封市居住的2431名成年居民。這些居民在開封市居住的時間均在6個月以上。這些居民的年齡在18~75歲之間。其中,有男性居民1405名,女性居民1026名。在這些居民中,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居民有859名,年齡在36~55歲之間的居民有965名,年齡在56~75歲之間的居民有607名。
1.2 研究方法 使用我院自制的調查表調查這2431名成年居民的體重情況及其罹患慢性病的情況,并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
1.3 評定標準 ①BMI(體質量指數)<18.5 為偏瘦,18.5≤BMI<24.0為體重正常,24.0≤BMI<28.0為體重超標,BMI≥28.0 為肥胖[2]。②抽取這些居民的空腹靜脈血,對其空腹靜脈血進行血糖、血脂水平的檢測,并為其測量血壓水平。當受檢居民空腹血糖的水平≥6.10mmol/L時,說明其血糖水平升高。當受檢居民血清總膽固醇的水平>5.72 mmol/L、甘油三脂>1.7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0mmol/L時,說明其檢測結果異常[3]。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這些受檢居民的血壓水平。當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時,可診斷該受檢居民患有高血壓病[4]。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對其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用X2對其進行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這2431名受檢居民體重的情況 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這2431名受檢居民中,體重正常的居民有1145例,所占的比例為47.10%,體重超標的居民有884名,所占的比例為36.36%,發生肥胖的居民有402名,所占的比例為16.54%。其中,男性居民發生體重超標的幾率為35.02%(492/1405),其發生肥胖的幾率為17.37%(244/1405)。女性居民發生體重超標的幾率為37.62%(386/1026),其發生肥胖的幾率為15.79%(162/1026)。不同性別居民發生體重超標、肥胖的幾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年齡為18~35歲的居民中,體重超標居民所占的比例為18.39%(158/ 859),其發生肥胖的幾率為12.22%(105/ 859)。在年齡為36~55歲的居民中,體重超標居民所占的比例為36.37%(351/965),其發生肥胖的幾率為15.03%(145/965)。在年齡為56~75歲的居民中,體重超標居民所占的比例為61.78%(375/607),其發生肥胖的幾率為25.04%(152/607)。隨著居民年齡的增長,其發生體重超標及肥胖的幾率均逐漸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體重的居民罹患各種慢性病幾率的比較 調查的結果顯示,體重超標的居民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體重正常的居民,肥胖居民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體重超標的居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不同體重的居民罹患各種慢性病幾率的比較[例(%)]
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不僅能儲存能量,還能分泌脂聯素、瘦素、抵抗素、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 6等多種脂肪因子,從而參與到代謝綜合征及多種慢性病的病理過程中[5-8]。在本次研究中,肥胖居民罹患各種慢性病的幾率明顯高于體重超標及體重正常的居民。肥胖會引起機體發生多種代謝紊亂性疾病,如高脂血癥、糖耐量異常、高胰島素血癥、高尿酸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動脈粥樣硬化及2型糖尿病。此外,肺通氣減低綜合征、心肺功能不全綜合征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呼吸系統疾病也是肥胖人群的常見病。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開封市成年居民發生體重超標、肥胖的幾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與體重正常的成年居民相比,體重超標、肥胖的成年居民發生各種慢性病的幾率較高。
[1] 劉俊,郭毅,劉晴等,體重超標、肥胖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2): 190~195.
[2]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 我國成人體重指數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 適宜體重指數和腰圍切點的研究.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 23(1): 10-15.
[3] 周靜.體重超標肥胖與血壓血脂和血糖的相關性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0,21(2):101-102.
[4] 姚暉,王莉麗,李曉銣等.合肥市農村地區高血壓患病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 2005, 9( 4 ) : 299- 301.
[5] 劉愛東,張兵,王惠君等.1997~2009年中國九省區成人體質指數分布及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1,27(3):167-170.
[6] 李劍虹,任澤萍,陳波等.成人體重超標和肥胖10年回顧性隊列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6):691-692.
[7] 姚思君,魏詠蘭,王瓊等.成都市城鄉居民體重超標肥胖及健康行為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67-69.
[8] 張茂镕,田榮,李志坤等.昆明市成人體重超標肥胖流行現狀及與血壓血糖水平的關系[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1):23-25.
R589
B
2095-7629-(2017)2-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