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生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中醫院外科 江蘇 南京 211500)
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效果探析
殷文生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中醫院外科 江蘇 南京 211500)
目的:探討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4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法將這48例患者分為腔內激光組(24例)和結扎剝脫組(24例)。為結扎剝脫組患者采用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進行治療,為腔內激光組患者采用腔內激光閉塞術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切口的長度、住院的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與結扎剝脫組患者相比,腔內激光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更短,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相比,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大隱靜脈曲張;腔內激光閉塞術;臨床效果;手術的時間;切口的長度
大隱靜脈曲張(varicosis of great saphenous vein,GSVV)是臨床上血管外科的常見病[1]。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靜脈壁較薄、靜脈瓣膜有缺陷和靜脈血管內壓力過高引起的[2]。有學者指出,大隱靜脈曲張的發生和發展與患者長時間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和站立工作密切相關[3]。大隱靜脈曲張患者可出現患肢腫脹、疼痛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小腿下段皮膚營養障礙性病變,從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4]。進行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是臨床上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常用方法。但是,臨床調查發現,進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的患者在術后常會發生大腿皮下硬結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5]。腔內激光閉塞術是一種新興的微創手術方法[6]。最新的臨床研究證實,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為了進一步探討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4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4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法將這48例患者分為腔內激光組(24例)和結扎剝脫組(24例)。腔內激光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13例。本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患者26歲,年齡最大的患者82歲,其年齡平均為(37.1±8.4)歲。本組患者病程的范圍在3.4年至20.2年之間,其病程平均為(13.2±2.1)年。本組患者中有單側大隱靜脈曲張患者7例,有雙側大隱靜脈曲張患者17例。結扎剝脫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12例。本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患者25歲,年齡最大的患者83歲,其年齡平均為(36.8±8.2)歲。本組患者病程的范圍在3.2年至19.8年之間,其病程平均為(13.1±2.0)年。本組患者中有單側大隱靜脈曲張患者8例,有雙側大隱靜脈曲張患者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和疾病類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以進行對比。
1.2 治療方法
1.2.1 為結扎剝脫組患者采用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是:1)讓患者取站立位,使其曲張的靜脈充分暴露。2)使用彩色筆對患者曲張的靜脈和存在功能缺陷靜脈的紋路進行描繪和標記。3)以患者腹股溝處為起點,沿著其大隱靜脈主干做一個3~4cm長的切口,使其大隱靜脈充分暴露,4)對患者大隱靜脈的主干進行結扎,然后切斷其大隱靜脈的主干。5)將一次性大隱靜脈剝脫器插入至患者大隱靜脈的主干內,然后對其大隱靜脈的主干進行剝脫。6)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逐層縫合,然后采用繃帶對其手術切口進行包扎。
1.2.2 為腔內激光組患者采用腔內激光閉塞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1)采用龍膽紫棉簽對患者曲張的靜脈和存在功能缺陷靜脈的紋路進行描繪和標記,然后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2)采用18號套管針對患者內踝上方的大隱靜脈進行穿刺,然后將光纖經穿刺點插入其大隱靜脈,并使用光纖對其曲張的大隱靜脈進行激光燒灼。3)在患者腹股溝韌帶中點偏下方處做一個長約1.5cm的切口,然后對其大隱靜脈的主干進行游離。4)在距離患者股靜脈入口約1cm處切斷其大隱靜脈,然后采用4-0縫合線對其大隱靜脈進行雙重結扎。5)將光纖經患者腹股溝部位的手術切口插入其大隱靜脈,直至其內踝上方,然后使用光纖對其曲張的大隱靜脈主干進行激光燒灼。激光治療儀的發射功率應設定為20W。6)在燒灼完成后,緩慢地抽出光纖(速度控制在1cm/s)。在抽出光纖時,應使用濕紗布對患者大隱靜脈的主干進行壓迫,以促進其靜脈壁的閉合。7)在燒灼完患者大隱靜脈的主干后,采用驅血帶和4-0縫合線對其大隱靜脈的分支進行驅血和結扎。8)將激光治療儀的發射功率設定為12W,然后使用光纖對患者曲張的大隱靜脈分支進行激光燒灼。9)在手術結束后,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并將其患肢抬高10°~15°。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足部跖屈訓練和足部背伸訓練,以促進其下肢靜脈血液的回流,避免其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10)在進行手術后的第2d,指導患者進行下床活動,以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7]1)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2)觀察兩組患者切口的長度、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4.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切口的長度和年齡用(±s)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的對比 腔內激光組患者手術的時間平均為(24.5±5.2)min,其切口的長度平均為(5.5±0.6)cm,其住院的時間平均為(3.5±0.9)d。結扎剝脫組患者手術的時間平均為(30.5±6.1)min,其切口的長度平均為(9.1±1.1)cm,其住院的時間平均為(8.0±1.1)d。與結扎剝脫組患者相比,腔內激光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的對比(±s)
住院的時間(d)腔內激光組 24 24.5±5.2 5.5±0.6 3.5±0.9結扎剝脫組 24 30.5±6.1 9.1±1.1 8.0±1.1組別 例數 手術的時間(min)切口的長度(cm)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手術結束后,腔內激光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大腿皮下硬結,有1例患者發生了小腿灼傷。腔內激光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3%(2/24)。結扎剝脫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了大腿皮下硬結,有3例患者發生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結扎剝脫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5.0%(6/24)。與結扎剝脫組患者相比,腔內激光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大隱靜脈曲張是臨床上血管外科的常見病。臨床調查發現,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和站立工作的人容易發生大隱靜脈曲張。大隱靜脈曲張患者的主要表現為下肢淺靜脈迂曲、擴張,站立時下肢有疼痛感和酸脹感,但平臥、行走時上述臨床癥狀會暫時消失。隨著大隱靜脈曲張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其大隱靜脈會發生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可導致其發生小腿下段皮膚營養障礙性病變,進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8]。進行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是臨床上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常用方法。但是,臨床調查發現,進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的患者在術后常會發生大腿皮下硬結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腔內激光閉塞術是一種新興的微創手術方法。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方法逐漸得到了臨床上的認可[9]。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結扎剝脫組患者相比,腔內激光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切口的長度更短,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這與祁光裕、張閣、楊林[10]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與用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相比,用腔內激光閉塞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郭宏杰,張憲生,尹杰.改良微創剝脫聯合電凝術治療下肢大隱靜脈曲張[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2):129-130.
[2] 朱延朋,李偉華,孫春亮,等. 點狀抽剝聯合腔內激光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療效分析:附 145 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6):766-768.
[3] 彭友明.微創點狀剝脫術在大隱靜脈曲張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2,8(20):35-37.
[4] 宋學斌,方震川,李亞軍,等.順行剝脫聯合點狀抽剝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8):22.
[5] 饒智,黃惠,陳惠明,等.小切口靜脈點狀剝脫在大隱靜脈曲張高位結扎剝脫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0,16(26):91-92.
[6] 王瑞宏.78例大隱靜脈曲張手術臨床治療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6):133-134.
[7] 范德慶,沈乃營,何盟國,等.改良大隱靜脈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66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3):370-371.
[8] 禹志,張運祥.改良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手術 68 例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 7) : 142-143.
[9] 高強. 84 例小切口聯合點式剝脫治療大隱靜脈曲張分析[J]中外醫療,2011,9( 4) : 78-80.
[10] 祁光裕,張閣,楊林,等. 腔內激光和微波治療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 ( 6):662-665.
R543
B
2095-7629-(2017)2-0053-02
殷文生,1968年生,江蘇南京人,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為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中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腹部外科和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