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定華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1200)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研究
余定華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1200)
目的:探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近期內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6例老年骨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86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在這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為研究組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麻醉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的評分和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結果:在進行麻醉前,兩組患者MMSE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6h、術后1d和術后3d時,研究組患者MMSE的評分和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能夠有效地降低其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改善其術后的精神狀態(tài)。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疾病;臨床效果;短期認知功能障礙
臨床調查顯示,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在術后常會發(fā)生短期認知功能障礙[1]。相關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能夠有效地降低其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改善其術后的精神狀態(tài)。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近期內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6例老年骨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6例老年骨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86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0例,其年齡在63歲至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3±2.5)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18例,其年齡在65歲至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5±3.1)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組間可以進行對比。
1.2 麻醉方法
1.2.1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1)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2)為患者建立上肢靜脈通路,并使用適量的乳酸林格氏液對其進行靜脈注射,注射速度為10ml/min。3)使用0.004mg/kg的芬太尼、0.1mg/kg的維庫溴銨、0.04mg/kg的咪達唑侖和0.3mg/kg的依托咪酯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然后對其進行氣管插管。4)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對患者進行維持性麻醉[2]。
1.2.2 為研究組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1)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2)為患者建立上肢靜脈通路,并使用適量的乳酸林格氏液對其進行靜脈注射,注射速度為10ml/min。3)在患者第2腰椎和第3腰椎之間對其進行硬膜外穿刺,并將硬膜外導管置入其硬膜外腔內。4)將3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內。在確保患者無不良反應后,將7~10ml濃度為0.75%的羅哌卡因注射液注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內,并將其麻醉平面控制在在T10以下。5)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每隔70~90分鐘為患者追加4~5ml濃度為0.75%的羅哌卡因注射液[3]。
1.3 觀察指標 麻醉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MMSE的評分和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4]。MMSE評分的總分為30分。患者MMSE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精神狀態(tài)越好。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的總分為50 分。患者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癥狀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患者的年齡、MMSE的評分和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MMSE評分的對比 在進行麻醉前,研究組患者的平均MMSE評分為(24.58±1.75)分,對照組患者的平均MMSE評分為(25.97±1.68)分。兩組患者MMSE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6h、術后1d和術后3d時,研究組患者的平均MMSE評分分別為(24.58±1.75)分、(26.03±1.97)分和(26.37±1.66)分。對照組患者的平均MMSE評分分別為(22.93±2.31)分、(23.87±1.64)分和(24.75±2.13)分。研究組患者MMSE的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的對比 (±s,分)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的對比 (±s,分)
注:和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n) 麻醉前 術后6h 術后1d 術后3d研究組 43 24.58±1.75 24.58±2.42* 26.03±1.97* 26.37±1.66*對照組 43 25.97±1.68 22.93±2.31 23.87±1.64 24.75±2.13
2.2 兩組患者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的對比 在術后6h、術后1d和術后3d時,研究組患者的平均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分別為(35.23±2.42)分、(34.03±1.32)分和(30.32±1.87)分。對照組患者的平均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分別為(40.45±6.32)分、(37.45±3.71)分和(34.45±2.74)分。研究組患者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的對比 (±s,分)

表2 兩組患者短期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的對比 (±s,分)
注:和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n)術后6h 術后1d 術后3d研究組 43 35.23±2.42* 34.03±1.32* 30.32±1.87*對照組 43 40.45±6.32 37.45±3.71 34.45±2.74
短期認知功能障礙是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之一。 近年來,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的方法逐漸得到了臨床上的認可[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麻醉前,兩組患者MMSE的評分相比差異不大。在術后6h、術后1d和術后3d時,研究組患者MMSE的評分和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上述研究結果與范成高、鄧雅文[6]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能夠有效地降低其短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評分,改善其術后的精神狀態(tài)。
[1] 蔡偉華,張良清,李志藝.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783-2784.
[2] 文春艷,鄧一午.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作用評價[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4):38-40.
[3] 劉細桂.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3):158-159.
[4] 岳永猛,王泉云,譚興中,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3,34(7):995-996.
[5] 趙薇,周然,周麗萍.上腹部于術中胸段硬膜外麻配聯(lián)合全身麻醉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華外科雜志,2012.47(11):849-852.
[5] 范成高,鄧雅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 [J].醫(yī)藥前沿, 2016, 6(18):133-134.
R614
B
2095-7629-(2017)2-0065-02
余定華,女,1980年出生,籍貫為江西宜豐,現(xiàn)為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臨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