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惠萍
(廣西大化縣人民醫院 廣西 大化 530800)
產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的效果探討
覃惠萍
(廣西大化縣人民醫院 廣西 大化 530800)
目的:探討對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在我院生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的200例產婦分為常規組與電刺激組,每組各有100例產婦。對常規組產婦進行提肛肌訓練與陰道啞鈴訓練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電刺激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恢復的情況,壓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情況,對性生活的滿意情況。結果:在治療結束6個月后,電刺激組產婦盆底肌力≥Ⅳ級的人數明顯多于常規組產婦,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產婦,其對性生活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有助于增強其盆底肌力,降低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改善其產后性生活的質量,進而提升其整體的生活質量。
產婦;盆底生物反饋治療;電刺激;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礙;性生活
盆底功能障礙是一類以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以及性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女性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易發生盆底肌肉神經系統與泌尿生殖系統受損的情況。這不僅會影響其盆底功能,而且易使其出現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產后的生活質量。國外相關的研究表明[1],對產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可以顯著提升其盆底肌的功能,改善其產后的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我們對近兩年在我院生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的200例產婦的治療情況與治療結果進行了回顧性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生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的200例產婦。她們均符合以下條件:1)均為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2)均為單胎產婦。3)均已排凈產后惡露。4)其盆底肌力均在Ⅳ級以下。5)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及性功能障礙。6)均未合并產前盆底功能障礙、妊娠期陰道炎及泌尿系統感染。7)均無盆腔手術史。8)均不存在在陰道內使用電極的禁忌證,且可積極配合治療。將這200例產婦分為電刺激組與常規組,每組各有100例產婦。電刺激組產婦的年齡在21~4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5±2.4)歲。其孕周在39~4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40.2±0.7)周。常規組產婦的年齡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3±2.5)歲。其孕周在39~42周之間,平均孕周為(40.4±0.9)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及產后盆底功能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常規組產婦進行常規的盆底康復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1)進行訓練提肛肌的治療。指導產婦放松全身的肌肉,夾緊臀部與大腿的肌肉,然后做深呼吸。令其在吸氣時提收肛門,在呼氣時放松肛門,將一提、一松肛門作為一個治療回合。每次治療15min,每天治療3~5次,連續治療3個月。2)使用陰道啞鈴進行治療。令產婦全身放松,將陰道啞鈴置入其陰道內,指導其收縮陰道,同時利用陰道內壁肌肉的力量夾持陰道啞鈴。指導產婦從重量最輕的陰道啞鈴開始,逐漸增加陰道啞鈴的重量,以提高其陰道的承受力與收縮力。每次治療15min,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3個月。
1.2.2 對電刺激組產婦在進行常規治療(方法與常規組產婦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采用由加拿大Thought公司生產的盆底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儀。將該治療儀的參數設置為:肌電頻帶寬度為20~500Hz,采樣頻率為2048Hz(消除50Hz工頻干擾),電流為0~25mA,波寬為300~500s。在進行治療前,囑產婦排空膀胱。協助產婦取平臥位,將其兩腿略微分開。令產婦放松盆底肌肉,然后分別在其下腹部肌與左、右兩側髂骨的皮膚上粘貼三個電極片。將消毒過的電極輕輕插入產婦的陰道內,直至電極頸的末端。根據治療儀電子屏幕上所反饋的產婦盆底肌的具體情況調節電刺激的頻率與強度等。將進行電刺激治療的強度控制在產婦可耐受的范圍內。通過調節電極的類型、波形、頻率、脈寬、強度及頻率,達到增強產婦盆底肌肉收縮強度與彈性的目的。每次治療20~30min,每周治療2次,連續治療10~15次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結束6個月后,我院對兩組產婦均進行了隨訪,觀察對比其盆底肌力改善的情況,壓力性尿失禁與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情況,同時調查其對性生活的滿意程度。
1.4 療效評定標準[2]1)我院使用國際通用的會陰肌力測試法(GRRUG)對兩組產婦的盆底肌力進行檢測。其中,肌力≤Ⅲ級:指向產婦陰道內伸入手指,可感到其陰道肌肉無收縮,或輕微顫動,或不完全收縮,或可以完全收縮,但收縮時間僅可持續2~3s,收縮的次數僅可重復2~3次,且陰道壁無對抗。肌力≥Ⅳ級:指向產婦陰道內伸入手指,可感到其陰道肌肉完全收縮,且收縮持續的時間超過4s,其陰道壁有輕微對抗或持續對抗。2)我院采用尿墊試驗對兩組產婦進行壓力性尿失禁評定,即在產婦排尿后,囑其墊上月經墊,讓其在大量飲水后做慢跑及爬樓梯等運動。在試驗開始30min后查看其月經墊,其月經墊上若出現漏尿或潮濕的現象,則評定結果為陽性。3)我院采用POP-Q評估體系對兩組產婦盆腔臟器脫垂的情況進行評定。其中,0期:指產婦未出現盆腔臟器脫垂的現象。Ⅰ~Ⅳ期:指產婦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臟器脫垂的現象。4)我院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產婦對性生活的滿意度,具體的調查內容包括:是否存在性欲減退、性高潮障礙及性交痛等問題。產婦若存在上述1個或1個以上問題,則評定其對性生活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我們使用SPSSl9.0統計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在治療結束6個月后,電刺激組產婦盆底肌力分級≥Ⅳ級的人數明顯多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改善情況的對比 (n/%)
2.2 在治療結束6個月后,電刺激組產婦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產婦,其對性生活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率、對性生活滿意度的對比 (n/%)
由妊娠及分娩所導致的盆底損傷是一種可逆的損傷。不過,產婦在發生盆底損傷后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可進一步發展為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及心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其產后的生活質量。
過去,臨床上常采用訓練提肛肌、使用陰道啞鈴等常規療法對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治療,但效果不夠理想。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這類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可取得顯著的療效。該療法可通過使用不同頻率、不同能量的電流刺激產婦的陰道內壁,提高其盆底肌的收縮力,增加其盆底肌的協調性與控制力,改善其盆底肌的血液循環狀況,促進其盆底神經功能的恢復。而且,該治療儀可以利用聲音與可視圖像來反饋產婦陰道內的壓力,收集其盆底肌電的信號,以便醫生根據其具體情況調節治療的時間與強度,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常規組產婦進行常規的盆底康復治療,對電刺激組產婦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電刺激組產婦盆底肌力分級≥Ⅳ級的人數明顯多于常規組產婦,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產婦,其對性生活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產婦。這說明,對產婦進行產后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可顯著增強其盆底肌力,恢復其陰道的緊縮度,降低其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提高其對產后性生活的滿意度。而且,該療法操作便捷,無創無痛,產婦的接受度較高。
[1] 李夏影.足月單胎順產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3):183-184.
[2] 曾源嬌.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改善盆底肌力和疲勞度的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7(8):1897-1899
[3] 徐玲玲.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對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 26(6):1256-1258.
R714.6
B
2095-7629-(2017)2-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