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旺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中醫醫院 廣西 桂林 541500)
對比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性
周定旺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中醫醫院 廣西 桂林 541500)
目的:對比用DR(數字X線)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性。方法:對我院收治的60例鼻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他們均經綜合性檢查(主要包括常規查體檢查、X線檢查及MRI檢查)被確診患有鼻骨骨折。分別對這60例患者進行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然后對比用這兩種檢查方法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率,同時對比用這兩種檢查方法診斷鼻骨骨折發生部位的準確率。結果: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及骨折發生部位的準確率均明顯高于用DR檢查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及鼻骨骨折發生的部位準確率高,簡單有效。
DR;多層螺旋CT;鼻骨骨折;準確率
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折,其發生率約為耳鼻喉科外傷發生率的50%。鼻骨發生骨折不僅會影響患者面部的美觀性,還會影響其鼻腔的通氣功能[1]。而且,鼻骨骨折患者常合并鼻中隔骨折、鼻軟骨脫位、上頜骨額突、鼻竇、眶壁及顱底外傷等病癥,導致其相應部位的結構與功能發生異常,進而使其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受損[2.3]。因此,對鼻骨骨折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相關的臨床資料顯示,用數字X線(DR)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的誤診率及漏診率相對較高。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則具有掃描層薄、掃描速度快及掃描偽影少等優點,故其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率較高。為了進一步對比用這兩種檢查方法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率,我們對我院收治的60例鼻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鼻骨骨折患者。他們均經綜合性檢查(主要包括常規查體檢查、X線檢查及MRI檢查)被確診患有鼻骨骨折。在他們中,有35例男性、25例女性,其年齡在15~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2±1.5)歲。其病程在1小時~3周之間,平均病程為(1.3±0.2)周。他們發生鼻骨骨折的原因為拳擊或腳踢傷者有25例,為車禍傷者有10例,為棍擊傷者有5例,為墜落或摔倒傷者有10例,為其他傷者有10例。他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鼻部腫脹、疼痛及觸痛、鼻部出血、頭痛、惡心等臨床癥狀。
1.2 方法
1.2.1 進行DR檢查的方法為:采用由韓國Vieworks公司生產的數字X線機對患者進行檢查。在進行檢查時,令患者取俯臥位,攝取其頭部雙側位像,然后分別攝取其前位、斜位等體位的頭部X線像,觀察其鼻骨骨折的情況。
1.2.2 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方法為:采用由美國GE公司生產的多層螺旋CT掃描機對患者進行鼻部橫斷位及冠狀位掃描。在進行橫斷位掃描時,令患者取仰臥位,從其鼻尖連續掃描至其鼻根部。對于需要做圖像重建的患者,應將掃描的范圍增加至其整個面部。在進行冠狀位掃描時,令患者取仰臥位,以其鼻尖到鼻根的連線作為基礎線,從其鼻尖連續掃描至其上頜竇。在進行上述的掃描時,應將CT機的參數設置為:掃描層厚為1~2 mm,電流為380 mA,電壓為140 kV,準直器寬度為0.75 mm,每層掃描的時間為0.8 s,重建間隔為0.6~1.5 mm,重建時使用的方法為骨算法。在掃描完成后,將獲得的數據發往工作站,對這些數據進行MPR與3D重建,然后利用MPR、SSD及VTR等技術對三維重建圖像進行放大、縮小和旋轉,并對興趣區的亮度及顏色進行調節,以呈現出患者鼻部側面及鼻組織內部的結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準確率的對比 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的準確率明顯高于用DR檢查診斷該病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準確率的對比 (n/%)
2.2 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發生部位準確率的對比 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發生部位的準確率明顯高于用DR檢查診斷該病發生部位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發生部位準確率的對比 (n/%)
鼻部是面部的最高點,最易被外力所傷。鼻骨是由軟骨及結締組織組成的,其位于兩側上頜骨的額突之間、鼻的上方,大致呈對稱狀分布。鼻骨可分為前后兩部分、上下內外四緣[3]。鼻骨骨質薄寬而脆弱,且缺乏周圍骨質的支撐,故易發生骨折[4]。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如運動、斗毆、交通事故及工傷事故等。
目前,臨床上常用DR檢查與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不過,用DR檢查診斷鼻骨骨折無法清楚地顯示出患者鼻骨及鼻骨周圍組織的結構,也不能清楚地觀察到其鼻骨骨折發生部位的細微處,故易導致誤診或漏診[5]。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可以不間斷地采集患者鼻部的投影數據,減少運動偽跡與漏掃,重建出高質量的三維圖像(因該檢查掃描覆蓋的范圍更廣,掃描所需要的時間更短,Z軸的分辨率更高,故重建圖像的質量更高)[6]。具體而言,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1)可以更加準確、高效地診斷出鼻骨骨折,并精確地找出骨折發生的部位。2)可以充分地展示患者鼻腔內的情況,方便醫生進行全方位的觀察。3)對于鼻骨骨折情況較復雜的患者,用該檢查方法可以充分地了解其骨折部位的大小、形態、位置及周圍組織的結構,得出精確的診斷結果。4)該檢查方法中所使用的SSD、VTR及MPR等技術能夠重建患者鼻骨的三維圖像,并對圖像進行旋轉、移位,同時通過運用不同的窗技術,觀察到患者骨質的細微改變。另外,進行鼻部橫斷位掃描還能非常清楚地顯示出患者鼻部縱行骨折的具體情況,從而達到提高診斷準確率,降低誤診率及漏診率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及骨折發生部位的準確率均明顯高于用DR檢查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鼻骨骨折及鼻骨骨折發生的部位具有準確率高,檢查結果可靠、有效等優點。臨床上應將該檢查方法作為診斷鼻骨骨折的首選檢查方法。
[1] 李思振.64排螺旋CT及其后處理技術在骨關節骨折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藥,2014,54(9):78-79.
[2] 譚仲倫,郭曉婷,張子欽等.螺旋CT及重組技術在橈骨頭骨折分型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13(3):104-106.
[3] 宋鑫,魏君,洪常華等.胸部DR雙能量減影與DR胸片及胸部CT吸收劑量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644-6645.
[4] 孫祥水,樓躍,唐凱等.螺旋CT三維成像在兒童創傷性髖關節脫位中的應用[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2):172-174.
[5] 葛浩軍.DR與螺旋CT檢查外傷性肋骨骨折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4):652-653.
[6] 王建雄,吳彩玲,竇曉霞等.分析胸部DR和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在82例肺癌篩選中的使用價值[J].影像技術,2015,27(3):34-35.
R765
B
2095-7629-(2017)2-0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