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艷梅 文彩玲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對不同孕周的孕婦使用阿司匹林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子癇前期的效果研究
吉艷梅1文彩玲2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探討對不同孕周的孕婦使用阿司匹林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子癇前期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幾年我院婦產科收治的308例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這些孕婦的孕周將其分為A組、B組和C組。為三組孕婦均使用阿司匹林聯合復方丹參片進行治療。觀察三組孕婦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FGR)、早產、產后出血的發生情況、其所娩新生兒的Apgar評分及三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A組孕婦FGR的發生率、子癇前期的發生率、早產的發生率、產后的出血量、所娩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7分的幾率均低于B組孕婦及C組孕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和C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在孕早期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其發生子癇前期的效果顯著,同時能降低其發生FGR、早產、產后出血的幾率,提高新生兒的出生質量。
不同孕周;阿司匹林;復方丹參片;子癇前期;預防
子癇前期是指懷孕前血壓正常的孕婦在妊娠20周后發生高血壓、蛋白尿的一種妊娠并發癥,也被稱為先兆子癇。該病是導致孕婦和胎兒在圍生期發生各種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臨床上主要對孕婦在孕中期使用抗凝劑和鈣劑預防其發生子癇前期。但關于在孕早期預防孕婦發生子癇前期的報道甚少。為探討對不同孕周的孕婦使用阿司匹林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子癇前期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婦產科收治的308例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均使用阿司匹林聯合復方丹參片進行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308例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這些產婦的子癇前期高危因素有:有子癇前期病史,年齡≥40歲,抗磷脂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患有慢性腎炎、糖尿病,患有高血壓,有子癇前期家族史,BMI≥35,孕有多胎,孕早期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0 mmHg等[2]。根據這些孕婦的孕周將其分為A組、B組和C組。A組中有103例孕婦,其孕周<12周。B組中有103例孕婦,其孕周為12~15+6周。C組中有102例孕婦,其孕周為16~20周。三組孕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和復方丹參片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1次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服50 mg。讓患者每天口服3次復方丹參片,每次服2片。所有患者均用藥至孕28周。阿司匹林腸溶片為康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3024364。復方丹參片為北京同仁堂生產,國藥準字:Z11021185。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孕婦子癇前期、FGR、早產、產后出血的發生情況、其所娩新生兒的Apgar評分。統計三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發生視覺障礙、胎盤早剝及轉氨酶升高等并發癥的情況。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出生時體重低于同齡胎兒正常體重的10%,或低于同齡胎兒平均體重的兩個標準差。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孕婦的妊娠結局 A組孕婦FGR的發生率、子癇前期的發生率、早產的發生率、產后的出血量、所娩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7分的幾率均低于B組孕婦及C組孕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孕婦FGR的發生率、子癇前期的發生率、早產的發生率、產后的出血量、所娩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7分的幾率均低于C組孕婦,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三組孕婦的妊娠結局(n,%,ml)
2.2 三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A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和C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三組中發生子癇前期的孕婦并發癥的發生情況[n(%)]
子癇前期是女性在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在臨床上的主要癥狀是血壓升高,出現蛋白尿等。子癇前期孕婦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能夠引發多臟器功能損傷,導致胎盤血流灌注不足,使其發生肝腎功能障礙、胎兒生長受限、HELLP綜合征或子癇,威脅孕婦及其胎兒的生命。因此,積極地預防孕婦發生子癇前期非常重要。導致子癇前期發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孕婦的年齡≥40歲,有子癇前期病史,抗磷脂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有高血壓、腎臟疾病、糖尿病史,在初次產檢時BMI≥28,有子癇前期家族史,孕有多胎,孕早期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0 mmHg等。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3],在孕16周前預防孕婦發生子癇前期的效果較好。近年來,大部分醫學工作者認為,子癇前期多因孕婦的胎盤或滋養葉細胞缺血所致。正常孕婦的絨毛滋養葉細胞于孕10周左右開始沿著螺旋小動脈逆行浸潤,逐漸取代血管內皮,并使血管肌肉彈性層被纖維組織物質取代,擴大血管腔,減小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這種浸潤至孕12周時,已達蛻膜階段,在孕8~20周達子宮肌層內1/3的深度。子癇前期患者滋養葉細胞浸潤僅達蛻膜段,少數血管不發生此種生理變化,因而導致其胎盤缺血。1996年,Genbacev等通過建立滋養葉細胞分化和浸潤的實驗模型發現,滋養葉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以正常增殖,但會喪失浸潤活力。這也證明,早期滋養葉細胞缺氧可能是導致子宮胎盤血管床發育受阻(胎盤淺表著床或缺陷胎盤)的重要原因。
阿司匹林可通過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的活性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此外,阿司匹林還能阻止血小板聚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4]。復方丹參片是一種中成藥。該藥中的丹參能涼血消癰、活血化瘀、養血安神,起到擴張血管、調節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臍血流S/D值、延長孕周等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不同孕周的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其發生子癇前期。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A組孕婦FGR的發生率、子癇前期的發生率、早產的發生率、產后的出血量及所娩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7分的幾率均低于B組孕婦及C組孕婦。這與劉芬等[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具有子癇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婦在孕早期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復方丹參片預防其發生子癇前期的效果顯著,同時能降低其發生FGR、早產、產后出血的幾率,提高新生兒的出生質量。
[1] 李小丹,許建娟.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子癇前期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1):172-173.
[2]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4.
[3] 林麗瓊,李冬紅.抗凝藥物在早發型子癇前期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3,34(8):1279.
[4] 朱毓純,楊慧霞.子癇前期預測和預防的研究進展[J].中國圍產醫學雜志,2013,16(1):39.
[5] 劉芬,馬玉燕,邢玉桂.復方丹參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圍產結局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1):13-14.
R714.2
B
2095-7629-(2017)2-0130-02
吉艷梅,女,1981年12月出生,學歷為本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