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麗 劉亞靜
(1.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產房科 河北 邢臺 054700;2.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內二科 河北 邢臺 054700)
對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的效果研究
楊華麗1劉亞靜2
(1.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產房科 河北 邢臺 054700;2.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內二科 河北 邢臺 054700)
目的:探討對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對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11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110例產婦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預防性護理組,每組各有55例產婦。對常規護理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對預防性護理組產婦進行預防性護理。然后,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產后出血量及其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結果:經過護理,預防性護理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防性護理組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減少其產后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陰道分娩;產婦;常規護理;預防性護理;產后出血;效果
產后出血是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或罹患繼發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胎兒娩出后的24小時內,產婦的陰道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即可判定其發生產后出血。在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中,有80%的產婦其出血現象發生在產后的2小時內,出血情況嚴重時可持續至其產后的1~2周[1]。為了有效地降低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筆者對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55例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110例產婦。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①經孕檢后,產婦的情況正常,且均為足月妊娠。②產婦均未合并有出血性疾病及心、腎、肺功能障礙等疾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110例產婦分為預防性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每組各有55例產婦。預防性護理組產婦中年齡最小的22歲,年齡最大的29歲。她們的產次為1~2次,其孕周為35~40周。在常規護理組產婦中年齡最小的21歲,年齡最大的32歲。他們的產次為1~2次,其孕周為35~41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常規護理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為:①協助患者進行相關的產前檢查。②安排高危妊娠的產婦或有產后出血史的產婦提前入院待產。③在產婦分娩結束后,需讓其留在分娩室繼續觀察2個小時,對在此期間出現陰道出血的產婦進行對癥處理。對預防性護理組產婦進行預防性護理,具體的方法為:(1)對產婦進行產前護理。①協助產婦完成各項產前檢查。②密切監測懷有巨大兒的產婦和異位妊娠的產婦產程進展的情況。③詳細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尤其是預防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④對產婦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要耐心、詳細地回答。⑤告知產婦多食用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⑥指導產婦進行適量的運動。(2)對產婦進行分娩護理。①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使用相應的助產方式協助其分娩。②對宮縮乏力的產婦,應立即遵醫囑將2.5U的縮宮素加入到5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此藥液對其進行靜脈注射。(3)對產婦進行產后護理。①密切觀察并記錄產婦宮縮及出血的情況,并根據其分娩時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②向產婦講解產后的相關知識,并盡量讓新生兒多與母體接觸,提高產婦成為母親的自信心。③使用無菌會陰墊對產婦的陰道進行護理,以降低其產褥感染的發生率。④對產婦的會陰進行清潔護理,以預防其發生產后并發癥。⑤對宮縮乏力的產婦需進行腹部子宮按摩,待其出血的情況得到控制及其子宮收縮的情況好轉后便可停止,同時為其建立靜脈通道,使用縮宮素對其進行靜脈滴注。⑥對子宮收縮良好但有產后出血情況的產婦,應盡快找出其發生出血的原因(如其軟產道是否受到損傷等),并對其進行對癥處理。⑦密切觀察產婦各項體征變化的情況。⑧告知產婦要增加營養,以防止其發生產后營養不良的情況[2]。
1.3 產后出血的判定標準 按照第六版《婦產科學》中規定的標準,將產后24小時內出血量≥500毫升的產婦判定為產后出血[3]。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②觀察產婦產后2小時和產后24小時的出血量。③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價表評價產婦對護理質量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價的內容包括對基礎護理、護理態度、溝通交流分娩的評分及其對護理總滿意度的評分。
1.5 統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的比較 經過護理,預防性護理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經過護理,預防性護理組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的比較

表2 兩組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有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宮縮乏力。相關的統計資料顯示,因宮縮乏力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比率占產婦產后出血總發生率的70%左右。導致宮縮乏力的原因有:產婦過度緊張或恐懼、產婦的產程過長、胎兒為巨大兒或羊水過多等[4]。預防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此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對產婦進行健康宣傳、心理護理及有針對性的預防護理等方法來達到提高護理效果的目的[5]。對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的重點是:提高產婦對妊娠、分娩及產后出血等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緩解產婦對陰道分娩緊張和恐懼的心理,根據產婦進行孕檢的結果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案等。
綜上所述,對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預防性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減少其產后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王朝松,趙變歌.護理干預對產婦自然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01(11):91-92.
[2] 趙新敏.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3(24):197-198.
[3] 肖輝麗,滕金紅.預防護理干預對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影響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4,21(35):4768-4769.
[4] 杜云,王茜,孫紅格.預防護理干預對減少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13(24):2019-2021.
[5] 付傳翠.預防護理干預對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5(9):196.
R473.71
B
2095-7629-(2017)2-0149-02
楊華麗,女,1982年9月1日出生,河北省邢臺市人,學歷為本科,現為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婦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