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珍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對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
馬丹珍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探討對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168例患者分為常規組(84例)和綜合組(84例)。我們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在此期間,對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綜合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面部壓瘡的發生率、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經護理,綜合組患者面部壓瘡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其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無創正壓通氣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降低其面部壓瘡的發生率,縮短其康復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無創正壓通氣;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綜合護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能有效地降低其氧耗,改善其呼吸功能。但對該病患者進行無創正壓通氣需要使用面罩為其吸氧,這就會使其面部遭受持續的壓力和摩擦力,從而易導致其面部皮膚出現機械性壓瘡[1]。因此,臨床上應對進行無創正壓通氣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其面部壓瘡的發生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近年來,筆者對84例進行無創正壓通氣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F將此情況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其血二氧化碳分壓均高于60 mmHg,其氧分壓均低于50 mmHg。在這些患者中,排除發生休克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168例患者分為常規組(84例)和綜合組(84例)。在常規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54例和30例,其年齡區間為51~79歲,平均年齡為(64.5±3.2)歲,其COPD的病程為 4~21年,平均病程為(15.2±2.8)年。在綜合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52例和32例,其年齡區間為52~78歲,平均年齡為(64.8±3.7)歲,其COPD的病程為 5~23 年,平均病程為(15.6±3.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解痙平喘、祛痰止咳、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同時在治療期間持續對其進行無創正壓通氣。
1.2.2 護理方法(1)對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及面部皮膚的血運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詳細向其介紹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優越性、安全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和深呼吸,定期協助其翻身,并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和用藥護理。(2)對綜合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成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組成專業的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小組成員均經過專門的培訓后方能上崗。護理小組對護理工作進行全程的監督和指導。②進行心理護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為老年人,其體質較差,長期的病痛折磨會使其出現焦慮、煩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向其詳細地介紹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法、治療原理等,同時可邀請接受過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患者為其講述自身的感受,以消除其疑慮,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另外,護理人員要詳細地向患者講解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時應注意的事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做到態度誠懇、語氣溫和。③進行通氣護理: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體型、面部特點為其選擇大小適宜的面罩。將面罩輕壓在患者的面部上,調整至適當的位置后進行固定。面罩固定帶的松緊度要適宜,以面罩不漏氣為宜。同時,在停機的間隙,對患者受壓的面部皮膚進行按摩,然后在上面涂抹凡士林,以保護其面部皮膚,提高其皮膚的抗壓性。另外,每天為患者清潔面部皮膚2次,每2h為其松弛面罩固定帶10min。④進行營養支持:對于無法正常進食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通過鼻飼對其進行營養支持。初始時鼻飼的量不宜過多,且應以清淡的流食為主。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鼻飼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天更換一次紗布和注射器。對于能夠正常進食的患者,應叮囑其少食多餐,并讓其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且對腸胃刺激性小的食物。⑤進行生活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溫馨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內溫度、濕度及光線的適宜。指導患者保持舒適、正確的體位,定期為其翻身和拍背,并鼓勵其進行有效的咳痰。同時,遵醫囑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稀釋其痰液、保持其氣道濕潤。⑥進行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叮囑其注意休息,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告知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同時,叮囑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最后告知患者按時回醫院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發生面部壓瘡的幾率。我們將面部壓瘡的等級分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四個等級[2]。Ⅰ期:患者面部的皮膚出現了輕度紅腫、發熱、麻木、觸痛等癥狀。Ⅱ期:患者面部的皮膚紅腫,且出現了水泡。Ⅲ期:患者面部皮膚上的水泡開始破裂,且裂口內出現了黃色的滲出液。Ⅳ期 :患者面部皮膚上的壞死組織開始發黑,且其壞死組織內出現了膿性分泌物。(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3)用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總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患者面部壓瘡的發生率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用(%)表示,用t檢驗,其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面部壓瘡發生率的比較 經護理,常規組患者面部壓瘡的發生率為22.6%,綜合組患者面部壓瘡的發生率為4.8%,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面部壓瘡發生率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經護理,綜合組患者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護理 滿意度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對護理 滿意度的比較(±s)
組別 例數(n)接受無創正壓通氣的平均時間(d)住院的平均時間(d)對護理的總滿意率[(n)%]常規組 84 15.9±2.5 18.6±3.5 65(77.4)綜合組 84 10.1±2.2 14.8±3.2 80(95.2)χ2 8.6541 7.1547 7.5236 P值 0.0027 0.0084 0.0065
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該病的發生與感染、環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3]。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法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其呼吸衰竭的癥狀。近年來,不少學者研究指出,對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有效地降低其面部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降低其面部壓瘡的發生率,縮短其康復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許芳芳,劉娟.綜合護理干預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7):89-90.
[2]王在琴.老年COPD晚期患者壓瘡的風險評估和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3):57-57.
[3]鄧霞,程書,劉歡.無創通氣治療老年COPD合并重癥呼吸衰竭5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4(21):79-81.
R473
B
2095-7629-(2017)1-01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