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軍+何琴+白家云+朱本國+王麗娟
摘要:指出了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針對重慶市主城區部分新建居民區的綠化土壤,選擇土壤容重、pH值、可溶性鹽含量、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作為評價指標,進行了土壤肥力質量評價。結果表明:土壤容重在1.06~1.63 mg/m3之間,存在壓實現象;71%的土壤偏堿,8%土壤有鹽漬化現象;近4成土壤有機質、堿解氮含量缺乏,五成土壤有效磷含量缺乏,含量變幅在2.20~52.3 mg/kg之間,土壤速效鉀含量中等。整體來說土壤肥力水平偏低。提出了在綠化施工和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土壤的改良,同時注意改良基質的酸堿性和氮-磷-鉀元素的平衡性。
關鍵詞:居民區綠化土壤;土壤肥力質量;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1001403
1引言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1]。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與人口密度增大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在居民區增加綠化面積可以顯著增加人們的幸福感。土壤作為綠化植物生長的介質和養分的供給者,土壤質量的優差決定著綠化質量的好壞。因此,本文以重慶市主城區部分新建居民區的綠化土壤為研究對象,對土壤肥力質量[2~4]進行評價,了解土壤的肥力質量情況,為綠化建設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對提高綠化成活率,提升居民區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意義。
2材料與方法
2.1樣品來源
供試土壤采自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江北區、南岸區、巴南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和北碚區新建的居民區綠化土壤,共102個土壤樣品。
2.2采集方法
使用梅花形布點法,取表層0~20 cm的土壤,采集3~5個土壤點樣品混勻后四分法取約1.5 kg為一個土壤待測樣品,自然風干后制樣。
2.3樣品分析
土壤質量評價指標是由滿足主要管理目標的土壤功能決定的[5]。因此,本文選擇土壤物理指標:容重和土壤化學指標:pH值、可溶性鹽含量(EC值)、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作為土壤肥力質量評價指標。
土壤容重采用環刀法測定;pH值采用電位法測定(水/土=2.5/1);EC值采用電導法測定(水/土=5/1);有機質含量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硫酸低鐵滴定法測定;水解性氮含量采用氫氧化鈉堿解-鹽酸滴定法測定;有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氫鈉浸提-磷鉬藍比色法測定;速效鉀含量采用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
3結果分析
對所采集的土壤樣品進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見表1。土壤容重平均值為1.32 Mg/m3,pH值在4.8~8.9之間,可溶性鹽含量(EC值)平均值為0.408 mS/cm,有機質含量平均值為22.8 g/kg,堿解氮含量平均值為77.7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值為10.4 mg/kg,速效鉀含量平均值為83.6 mg/kg。
3.1容重
當土壤存在壓實時,土壤容重應<1.35 Mg/m3(CJ/T 340-2016《綠化種植土壤》)。供試土壤中,62%的樣品容重在這一范圍內。但38%的樣品容重>1.35 Mg/m3及最大值1.63 Mg/m3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土壤存在壓實情況。這可能導致土壤通氣性、水分入滲性以及土壤生物活性差等負面影響,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圖1)。
3.2pH值
供試土壤中,22%的樣品pH值>8.3,為強堿性土壤,最大值為8.9,71%土壤偏堿,只有29%土壤屬于中酸性土壤。這也與城市化進程中,由于人為因素的干擾,城市綠化土壤有偏堿化的趨勢相一致[4]。在選擇綠化植物時就要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必要時對土壤的酸堿性進行改良(圖2)。
3.3可溶性鹽含量(EC值)
供試土壤中,88%的樣品EC值在0.1~1.5 mS/cm之間,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鹽含量。量。EC值>1.6 mS/cm的樣品比率為8%,其中最大值為1.62 mS/cm,要警惕土壤發生鹽漬化的危險,同時在高EC值土壤上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植物(圖3)。
3.4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相當于土壤的“肌肉”,是體現土壤肥力及各項功能的重要指標,理想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在50 g/kg左右。供試土壤中,64%的土壤樣品有機質含量中等偏上,最大值為118 g/kg,有機質含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3]。但仍有36%土壤有機質含量缺乏(<10 g/kg),最小值為3.83 g/kg,仍要加強對綠化土壤原土或客土的有機質改良(圖4)。
3.5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
氮、磷、鉀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是反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有效利用氮、磷、鉀的量,是體現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供試土壤中,65%的土壤樣品堿解氮含量中等偏上,最大值為513 mg/kg,但仍有35%土壤堿解氮含量缺乏,最小值為18.2 mg/kg;48%的土壤樣品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上,最大值為52.3 mg/kg,足有52%土壤有效磷含量缺乏,最小值僅為2.20 mg/kg;77%的土壤樣品速效鉀含量中等偏上,最大值為201 mg/kg,僅有23%土壤速效鉀含量缺乏,最小值為36.8 mg/kg(圖5~7)。
4結論與討論
從結果分析來看,重慶市主城區部分新建居民區綠化土壤總體肥力質量不高。由于人為因素的干擾,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實現象;土壤有一定程度的堿化、鹽漬化現象;近4成土壤的有機質和有效性氮素含量缺乏,有效性磷素缺乏大面積存在,有效性鉀素含量表現較好。建議在綠化施工過程中,減少建筑垃圾的侵入,采用多種方法有目的性地對原土或客土進行土壤改良。注意改良過程中改良基質的酸堿性和氮-磷-鉀元素的平衡,避免造成單一元素的過多或過少,反而制約了植物的良性生長。
參考文獻:
[1]張甘霖,趙玉國,楊金玲,等.城市土壤環境問題及其研究進展[J].土壤學報,2007,4(5):925~933.
[2]徐福銀,胡艷燕.重慶市不同功能區城市綠地土壤重金屬分布特征與評價[J].土壤通報,2014(2):227~231.
[3]陳洪.重慶市主城區城市綠地土壤質量評價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4]包兵.重慶主城區市街綠地土壤肥力質量評價及管理對策[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9(11):100~105.
[5]張心昱,陳利頂.土壤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3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