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珍珍 李瑾
[提要] “一帶一路”已成為新常態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是目前河南省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是新常態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一帶一路”倡議下,河南省在迎來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本文分析河南省面臨的實踐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機遇;挑戰;河南
本文為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河南省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問題研究”(項目編號:SKL-2017-3156)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0月13日
一、“一帶一路”下河南省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輻射范圍較大,總共包含了26個國家和地區的將近44億人口,并預計能產生21萬美元的經濟效益;在港口、鐵路、油管、輸電網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在綠色食品、社會保障、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將給河南省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這些機遇集城市建設、產業發展、進出口貿易、能源、金融、服務等多種機遇于一體,為河南省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不可預計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空間上的拓展性行為,是中國利用與有關國家的多變機制,借助區域合作平臺發展,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上國家在跨境貿易、能源開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解決中國面臨的產能過剩以及油氣、礦產等資源對國外的高依存度等問題;另一方面也為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推動沿線地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建設新的城市群,更有助于中國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化躍進。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河南省帶來巨大的投資和需求機遇。第一,投資機遇?!耙粠б宦贰北囟〞婕暗窖鼐€國家和地區的基礎建設,河南省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勢產業,能夠搭乘新的投資熱潮飛速發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個政府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就是加強亞洲區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促進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能夠為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目前,河南省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依托鄭州航空港的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聯動,基本形成對沿線國家全面開放的新格局。第二,需求機遇。河南省不僅面臨著本地的市場需求,而且還面臨沿線其他國家和省市的需求;所以,河南省應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進行優勢產業市場的有效開發,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即將成為現實。第三,整合資源、協同發展機遇。河南省在發展中不僅要整合河南省本地的優勢資源,更要善于整合其他各省市的資源,在優勢產業中積極主動把握主導地位,整合相關產業資源把外部的優勢轉化為自身的優勢;河南要實現“買全球,賣全球”,就要充分發揮河南自貿區、鄭州航空港等開放平臺的作用,將沿線國家先進的技術、豐富的能源等物資聚集到中原,加速河南省產業的轉型升級。鼓勵將產能過剩的水泥、化肥等產業向國外轉移,拓展傳統行業的發展空間;加強和境外資源合作開發,積極建立海外生產研發基地、戰略資源渠道和營銷網絡,推動優勢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在非優勢產業中,要樂于被整合,借助河南省各地市的優勢力量,深度融入競爭力更強的相關產業鏈之中,實現協同發展,進而分享相關領域高成長帶來的回報。
二、“一帶一路”下河南省面臨的挑戰
“一帶一路”不僅給河南省帶來歷史性的機遇,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化解挑戰,是河南省未來發展需要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
從河南省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城鎮化發展剛剛起步,三次產業結構還不夠合理,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偏低、體系不夠完整、布局不夠合理、層次偏低;面對“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還存在以下明顯的問題:第一,目前河南省國際化程度較低,對全球經濟融合的價值和意義,國際化的營商網絡和環境的認識和實踐,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需要得到全面的深化和戰略性的提升;第二,“一帶一路”的實施需要大量的國際化、專業化的人才,特別是經濟管理人才。其中,現代物流人才、國際經濟法人才、投資融資人才、項目管理人才、財務管理人才、通信技術設備管理人才等尤為缺乏。國際化的專業管理人才是河南省的劣勢,需要拓寬視野、下大力氣,通過內引外聯集聚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第三,河南省與其他省市體制一致、產業趨同、發展取向相似,存在同質化競爭的風險,這種發展格局短期內難以顯著改變,這將給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如何整合、協調發展是一體化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未來誰能夠在戰略層面占據優勢地位,誰就有可能引領并整合同質化競爭資源,取得發展的主動權。
三、“一帶一路”下河南省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機遇的把握重點在于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深刻理解,并將河南省優勢資源和區位條件,放在全國發展的大局中進行把握,構建其潛在價值釋放的系統、平臺,以及基本途徑和運行模式?;诤幽鲜”旧淼奶攸c,可以從交通、物流、跨境電商、能源、人文交流等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把握。
(一)交通是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積極獲取各級政府支持河南省建設鐵路站點、進出口能源和礦產資源加工區、口岸保稅園區等基礎設施,能夠為河南省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提供重要的物質條件。要通過交通來帶動物流,用物流帶動城市,用城市帶動整個經濟,最后形成一個經濟帶,依托鄭州航空港、鄭歐班列、國際陸港等開放平臺,提升鄭州、洛陽等主要節點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二)物流是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一帶一路”實施的關鍵是物流,從交通、區位、物流集散的速度、成本及輻射范圍等因素看,鄭州都具有成為最佳樞紐的條件;河南要建成連通國內國外、輻射中部、東部和西部的物流通道樞紐,就要通過加快建設“米字型”高鐵網和無水港,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陸海相通,實現向東與海上絲綢之路鏈接;通過提升鄭歐班列運營水平,形成向西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融合,推動物流、交通快速發展,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做貢獻。endprint
(三)跨境貿易是對接“一帶一路”的基本內容。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載體,加強與鄭州航空港試驗區、鄭歐班列合作,打造“兩體系+樞紐”,促進國際商流物流匯聚,對入、費、管、檢、關、稅、匯等各環節和領域進行全面梳理,形成方便快捷的跨境貿易通道,降低跨境電商運營成本,確保河南省積極探索區域性自由貿易,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貨幣兌換和結算,推動要素的自由流動,提高河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開放新格局。建成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政策高低,為從規模與綜合水平方面達到真正意義的“買全球,賣全球”目標提供政策保障。
(四)能源是對接“一帶一路”的核心問題,關乎整體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海”還是“西挺進”,都將使我國與周邊國家形成“五通”。中國與沿線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合作、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國際化、區域一體化等領域,必將迎來一個共創、共享、共贏的新時代。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發揮河南省的區位優勢,加快建立國內外能源儲備加工通道,提前謀劃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參與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將會有力地促進河南省經濟規模和經濟質量進入快速提升的軌道。
(五)文化是對接“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的基礎。加強文化交流至關重要,“一帶一路”不僅僅是經濟帶,更是文化帶,不以文化交流與合作為基礎,經濟交往也很難實現,因此應該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人文交流能消除誤解和偏見,加強各國人民之間的信任和了解。河南省作為中華文化之根,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非常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為絲路沿線國家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整合河南旅游資源,與絲路沿線國家和省市合作推出具有絲路特色的國際旅游線路和文化創意產品,簡化絲路沿線國家旅客簽證手續,提高旅客出境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梁波.“一帶一路”戰略下河南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開封大學學報,2016.30.4.
[2]丁肖雅.淺析“一帶一路”戰略給河南省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6.30.6.
[3]郭楠楠.淺談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現[J].神州,2017.16.
[4]姚雪,尚明瑞.“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J].北方經貿,2016.11.
[5]魏浩冉.淺析“一帶一路”戰略下河南省發展機遇[J].經濟,20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