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璐
[摘 要]三年級是小學階段教與學明顯發生轉折,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一個學年,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是學生學習作文的啟蒙階段,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在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階段,如果能做到收放結合,就能引導學生跨過作文起步的“天塹”,讓寫作不再難以下手。
[關鍵詞]作文起步;培養興趣;語言表達;寫作方法;自主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31-0081-02
“作文難,難于上青天”,不論是對剛剛步入三年級與作文首次“親密接觸”的孩子們,還是對于接手三年級語文教學的老師們來說,作文起步無疑是橫在大家面前的一座大山。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課程的設置,三年級的孩子在初初接觸作文時,大多無話可寫,疲于表達,但又苦于老師的高壓,不得不顛三倒四,拼湊字數。作文起步便如同一道“天塹”般攔在學生前進的道路上,難以跨越。教師的任務便是指點江山,在課堂上收放結合,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跨越這道看似嚇人的“天塹”,讓作文起步“天塹變通途”。
一、收住注意——培養濃厚興趣是作文起步的堅實基礎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對于本就被家長和哥哥姐姐們灌輸了“作文很難”這一理念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更是作文起步的重要秘籍。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生活經驗不夠,詞語和句式的積累也都尚未豐富,所以作文撰寫對他們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當體驗到困難以后,學生大多容易膽怯,甚至放棄。這就要求在三年級作文的起步階段,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必須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收”緊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樂于接受,敢于表達,不把寫作文當任務,不再認為寫好作文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
例如在教學《學寫提示語》這一課時,課堂初始并不急于告訴學生這是一節作文課,而是播放一段《熊出沒》的動畫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畫片中的人物,細心聆聽動畫片中人物的對話。三年級學生對動畫片的興趣頗高,特別是在本以為枯燥乏味的語文課上居然能看上動畫片,積極性瞬間被點燃,學生都能認真觀看。看完以后,出示對話內容,要求學生幫助老師分清楚每句話是誰說的,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提示語。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順利導入課堂教學的內容,更能讓學生從一開始就保持精神高度的集中,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
二、放手鼓勵——訓練語言表達是作文起步的必要條件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語言表達已是必不可少。所以在語文課上,教師大多能注意語言表達的訓練,而在作文課上,有時會因為重視寫作的技巧而忽視這一點。其實良好的語言表達是作文起步的基礎,只有學生有話可說,提起筆來才能有內容可寫。所以在三年級的作文課上,留有充分的時間,“放”手鼓勵學生自由地、大膽地進行語言表達,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和語句,這樣才能為寫作掃清障礙,讓學生流暢地進行創作。
面向三年級學生教學《學寫提示語》這一內容時,教師不急于教學寫提示語的方法,而是在看完動畫片以后,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表達,說一說光頭強說話時的樣子,把提示語補充完整。對于學生的回答,多以表揚為主,激勵學生多看、多想、多說,更鼓勵他們用不同的詞語和句子進行表達,學生從只會說“光頭強驚訝地說……”到“光頭強吃了一驚,說道……”再到“光頭強張大了嘴巴說……”最后學生能夠說出“光頭強嚇得往后一縮,吃驚地說……”,在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和鼓勵下,學生的思路慢慢被打開,語言表達越來越流暢,語句越來越豐滿。在接下來的自主實踐過程中,學生給對話內容補充提示語時,提示語的內容就非常豐富,而不是簡單的你說、我說、他說……
三、收起要點——掌握寫作方法是作文起步的有效途徑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大多數學生都習慣于從“下水文”入手,進行仿寫,這樣做確實能夠降低作文起步的難度,但如果教師不及時對寫作的方法進行總結,學生就會形成依賴,沒有范文就不會寫作文。寫作需要掌握的方法有很多,作文課其實應當與語文課一樣,講究“一課一得”,如果每一節作文課教師都能總結出條理清晰的寫作方法,分為幾個要點進行總結,利用本課內容加以鞏固,這樣更加符合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掌握了寫作方法,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作文類型,沒有范文也能運用有效的寫作方法進行創作了。
在教學《學寫提示語》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學生在上文提到的語言表達訓練的基礎上已經能將提示語內容說得比較具體,在將內容說具體的基礎上,教師再出示范文,讓學生對提示語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將范文與學生之前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對比,學生就會發現提示語位置是有變化的,由于提示語位置不同,標點也不一樣。另外,在寫提示語時不能千篇一律用“說”,用詞要做到不雷同。在學生直觀理解的基礎上,教師相機“收”起并板書寫好提示語的幾個要點:內容要具體、位置有變化、標點須正確、用詞不雷同。通過這幾個要點的總結,學生在自主實踐時就會注意到這些方面,從而能寫好提示語。
四、放出時間——鼓勵自主實踐是作文起步的重要策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寫作方法對學生寫好作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能夠合理運用,最重要的還是得靠學生自主實踐。由于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課堂教學的內容需要及時地進行鞏固,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寫作能力。倘若一節課從頭至尾都是教師的講解,學生得不到“下水試深淺”的機會,那么即使這節課的內容再豐富多彩,再引人注目,對于學生來說也只是“花架子”。所以,三年級的作文起步教學需要教師大膽“放”出課堂上的時間,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收獲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學寫提示語》這一課時,由于整節課的氛 圍輕松、愉快,學生學起來興致高、效果好,所以在教學完寫作手法后,趁熱打鐵,再播放一段熊大熊二與光頭強的對話,這一次讓學生自主為對話內容增加提示語。提示語的內容、提示語的位置、提示語的標點以及提示語的用詞,這些學習內容學生掌握得如何,都將在學生自主完成提示語時體現出來。在學生自主完成的基礎上,教師再有選擇性地進行評價和建議,大膽利用課堂時間,當堂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不僅是對學生本節課掌握知識的檢查,也是對學生記憶進行鞏固的好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學習寫作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學生“上下而求索”,而由于年齡特點,學生們常常摸不著門道,只有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才能幫助學生,讓作文起步“天塹變通途”。
(責編 韋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