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摘要:指出了木材銷售是與企業利益和用戶體驗密切相關的工作,其工作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著企業銷售資源和渠道的健全以及用戶購買的便利性和使用體驗。受新時期我國關于林業資源管控以及木材行業實際經營效果的影響,做好銷售工作成為行業內部急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從加強林木資源管護、木材產品銷售和行業管控、供應鏈的構建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思考,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旨在完善銷售體系,促進木材銷售的規范化
關鍵詞:木材銷售;原則;措施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1014702
1引言
木材,是能夠次級生長的植物所形成的木質化組織,包括木質部和薄壁射線。作為重要的生活資源和經濟資源,木材及產品對于滿足和改善人類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銷售是木材進入流通市場、投入生產生活領域的關鍵環節,做好木材銷售工作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木材銷售也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特性,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該正視這一變化,加強對木材銷售工作的合理管控與積極引導。
2加強木材銷售工作的五大途徑
2.1加強對木材行業的監督管理
加強監督是木材銷售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公開招標是木材銷售的重要手段,是確保木材交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木材行業對信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在木材銷售過程中出現違規操作,滋生腐敗違法犯罪,或不守信用隱瞞欺詐,造成貨款無法回收等問題,暴露出了當前我國木材銷售行業監督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市場監管存在的漏洞,這不僅影響到林業經營的經濟效益,還會對市場經濟秩序及企業規范構成嚴重威脅,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為保護經營者的收益和國家利益,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經營環境,只有對當前木材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加以重視,并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完善監督和管控機制。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的趨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林木資源的正常流轉與使用都需要完善監督體系。因此,加強對木材及產品銷售環節的監督和監控工作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2.2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關注
根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我國現有森林面積2.08億km2,總蓄積量153.31億m3,但森林覆蓋率僅為21.6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4,屬于世界上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森林資源還存在許多重要的問題,比如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林種的結構單一不合理,中幼齡林木占比不斷增大,天然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后備資源不足,森林在防災保水、抗風固沙等方面的生態效益發揮不夠,造成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
除了森林資源的自身原因,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亂砍濫伐現象仍然未得到徹底的治理,每年的森林資源非正常損失量,包括森林火災、盜伐、人為破壞和侵占林地等在內的損失量偏大,給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造成森林自我恢復能力的走低。
鑒于我國森林資源的總體情形,相關部門投入保護與持續的關注已成定勢,并且要不斷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在發揮森林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并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做到對天然林區的嚴格保護,做好用材林經營開發的規劃,合理規劃樹種的種植比例,加強珍稀樹種的保護。
第二,林業主管部門要積極協調支持相關林業企業做好經營規劃,對林區內的林木資源進行生長狀況和保有量的監控,保證林木資源的生產和銷售跟上市場的需求和步伐,同時處理好森林資源的合理采伐利用和做好管控保護的關系,保證森林資源的正常增長,避免過度采伐造成資源枯竭。
2.3形成品牌優勢,增加品牌活力
為了進一步發展林木產品經營的市場活力,增強其市場的影響力。政府需要積極的調整對林業的扶持與幫助政策,就目前而言,主管部門在對林業發展做綜合規劃的時候對于品牌營銷和產品的經營及市場的開拓應提供更多的便利,未來要改善這方面的狀況,就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規劃。
(1)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區域內不同林業企業的現實發展情況,對不同規模的企業和不同的品牌實施分類指導管理,并落實到政策制定的實際層面上,針對規模大小的不同、資金實力的差異,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情況和不同的困難,主管部門對其在政策上有側重的幫助和引導,在發展中長期的規劃上實施分類指導,對林業企業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政策上扶持和幫助。具體來說,對大型林業企業而言,其市場影響力已經建立,營銷渠道多樣,因而政府應該促進其與中小型企業的合作,為其促進大型品牌的創新、抓住發展的契機,同時對林業企業形成創新和發展機制,在稅收政策方面給予優惠或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幫助,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創新升級和發展,對其品牌創建與運營具有較大的幫助。
(2)政府還要不斷地為企業擴充市場容量,對于發展時間較長、營銷模式穩定的大型林業產品而言,林業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將有助于企業進一步加快融入市場的步伐,完善產品結構,形成市場競爭的合力。對于大多數林業產品而言,缺乏與周邊市場的準確結合,并根據市場需求完善其經營和產品結構的升級,政府部門應當重視這一問題,為不同的林業企業的加速發展助力,為企業的森林經營、產品運營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服務職能作用,為區域內林業的提供應有的服務。
2.4利用信息化技術,發展電子銷售平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消費觀、生活觀都大有改善,從以往的面對面交易到現在的電子商務線上交易模式,改變的不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電子商務概念的引入和發展,促使眾多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木材銷售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故而利用信息化技術,發展電子銷售平臺,實行公開招標銷售是木材和林產品銷售工作的重要營銷策略,也是有效抑制產品銷售環節中的腐敗和欺詐行為的重要手段。因而要不斷完善電子銷售渠道,實體銷售和電子銷售網絡渠道相結合,實現良好的對接,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幾點。endprint
(1)構建合理的購銷渠道,包括提供商品、購銷、咨詢、結算、售后服務等整套服務流程,強化細節的管理與監控,簡化訂單流程,節約購銷資源,同時優化退換貨流程,及時了解處理客戶的申請和問題,做到誠信與效率并重。
(2)建立合理的信息咨詢與服務渠道,由專人負責售前、售后咨詢和服務,及早了解和解決顧客的需求,并提供優良的服務,包括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為生產提供一手的市場資料,做到以銷定產,產銷有機結合。
(3)優化物流渠道,現代物流離不開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物流平臺,通過職能的信息化平臺,公司可以實現對物流進度,處理情況等做到統一規劃,明確物流配送情況,有無延遲、準確程度等,同時客戶也可以通過客戶端在線掌握自己的物流信息,實時監控物流進展,做到智能化與便捷化。為達到此效果,提高物流服務的綜合化程度,物流公司要及時的為公司下屬的物流人員和車輛配備定位儀器和物流信息獲取服務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減輕工人的工作強度同時完成對物流工作的電子化與智能化改革。
2.5建立“顧客至上、誠信為本”的銷售理念
“顧客至上、誠信為本”是企業經營的根本,顧客的需求是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方向。在我國木材銷售的傳統經營模式中對顧客的角色已經有了相應的定位和考量,包括推出貴賓服務和定制化服務等經營理念,都是處于對顧客重要性的定位而采取的營銷策略,對于有木材產品需求的顧客而言,他們需要更貼心的服務與完美的體驗,這也是新時代產品銷售服務過程中的現實需求和目標,而這個目標的根本來源就是建立以“顧客至上、誠信為本”的現代化企業銷售理念。新時代的銷售理念要求企業要進一步優化營銷和服務的配置,面對不同的客戶實現不同的經營與管理方式,這也是應用現代化客戶關系管理理論的核心要點,只有把握市場、顧客至上、誠信經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生存,不斷拓展市場搶占市場份額,才能實現互利互惠,謀求共同發展。
3結語
隨著新時期對森林資源管控力度的加強和林木產品銷售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一方面要對林業資源加強保護,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另一方面還要合理地開發利用林木資源,發揮其經濟效益,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同時形成良好的購銷渠道,做好木材的銷售工作,從林木資源、營銷渠道、全新的信息化平臺等方面綜合考慮,加強銷售各環節的的管控,不斷提高林業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濤.新時期關于做好木材銷售工作的若干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17):404.
[2]陳秀妹.加強木材銷售和收款管理的思考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6(3):100.
[3]白勇濤.森林采伐運輸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