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爽+劉忠華+孟照璇
摘要: 針對H公司新增生產線、優化廠區平面布局等要求,采用系統布置設計方法對該公司的總平面布局進行規劃研究。首先,根據產品生產流程及產量要求,測算作業單位之間的物流量,分析作業單位間的物流關系;然后,結合企業生產特點,分析作業單位間的非物流關系;最終,確定作業單位間的綜合相互關系,從而分析得出作業單位之間的接近程度。在此基礎上,繪制出位置相關圖,形成布局方案。優化后的平面布局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減少物料搬運時間、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Abstract: Contraposed to the both requests of the new add up product line of H Corporation and optimize factory plane distribution,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method had been used in layout research of total plane layout of H Co. First of all, i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output, the logistics quantity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 had been measured, the logistics relationship among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analyzed; after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mpany, the non-logistics relationship among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analyzed. Finally, the colligat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determined, so the proximity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position correlation pictures could be protracted to form the layout projects. The plane layout projects which been optimized can reduce time of convey materiel, improve efficiency of task and depress cost of production of corporations.
關鍵詞: 系統布置設計;平面布局;作業單位;物流量
Key words: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plane layout;operation department;logistics quantity
中圖分類號:F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4-0239-03
0 引言
為將工廠布局方法定量化,并降低生產成本,美國學者Richard Mother提出了一種系統設施布局規劃方法(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簡稱SLP)。SLP綜合考慮了作業單位之間的物流與非物流關系,使得工廠布局實現了定量分析。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SLP法,主要應用于機械制造領域,其他行業較少應用。H公司是一家國有中型冶煉企業,總占地面積約30000m2,年產碳化硅1.8萬噸。該企業計劃新增碳化硼生產線,新增原料冶煉聯合廠房、破碎及粉磨聯合廠房和酸洗及水力分級聯合廠房。企業預備在原有場地進行項目擴改建,并借此機會對廠區整體平面布局進行優化設計,從根本上達到減少物料搬運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本文運用SLP法解決該企業的平面布局設計問題,并最終實現上述目標。
1 SLP設計步驟
SLP法采用一些圖例符號和簡明表格,以作業單位物流與非物流的相互關系分析作為設計依據,步驟如下[1]:①準備原始資料:產品類型與產量、作業單位基本情況。②分析工藝過程,確定作業單位間的物流量。③作業單位間相互關系分析,包括物流關系、非物流關系、綜合關系。④確定作業單位的相對位置。⑤繪制廠區規劃圖。
2 H公司平面布局設計過程
2.1 基礎數據
三種產品的日產量:碳化硅硅塊28噸,碳化硅微粉40噸,碳化硼8噸。五種原材料的日需求量:石油焦106.4噸,石英砂108.8噸,工業鹽6.8噸,硼酸44.8噸,石墨10.4噸。
碳化硅生產過程:原材料裝爐、冶煉、冷卻卸料、分揀產品、成品入庫或送深加工車間。碳化硅微粉生產過程:原材料(碳化硅硅塊)鄂式破碎、錘式破碎、雷蒙破碎、雷蒙磨料、氣流分級、成品入庫。碳化硼生產過程:冶煉、破碎、酸洗、水力分級、干燥篩松、均化、成品入庫。由于技術保密,本文省略其它工藝數據。
作業單位序號及名稱:①備碳化硅冶煉車間、②碳化硅深加工車間、③檢驗車間、④輔助車間、⑤過稱區、⑥破碎及磨粉聯合廠房、⑦酸洗及水力分級聯合廠房、⑧原材料庫、⑨成品庫、⑩生活辦公區。
2.2 作業單位間相互關系分析
SLP充分考慮作業單位之間的物流與非物流相互關系,并合成綜合相互關系,之后從綜合關系出發,將各作業單位合理布局[2]。
2.2.1 物流關系endprint
根據前文的基礎數據以及工藝過程,計算作業單位間的物流量,見表1。根據表1確定作業單位間的物流關系密切程度,以A、E、I、O、U五個等級分別對應絕對重要、特別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所占比例分別為10%、20%、30%、40%、0[3],據此繪制作業單位間物流相關圖,見圖1。
2.2.2 非物流關系
該企業主要考慮的非物流因素:關聯系程度,生產服務,技能熟悉,安全及污染,振動、噪音、煙塵,信息傳遞。以A、E、I、O、U、 X六個等級分別對應絕對重要、特別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不要靠近,對應的量化值為4、3、2、1、0、-1[4]。繪制作業單位非物流相互關系圖,見圖2。
2.2.3 綜合關系
一般來說,物流與非物流關系的相對重要性比值應在1:3至3:1之間。比值小于1:3時,只需考慮非物流關系;比值大于3:1時,只需考慮物流關系的影響[5-6]。本文中的物流關系影響并不明顯大于非物流因素,故加權比為1:1。將圖1、圖2所示的等級進行量化處理,考慮加權比,計算綜合相互關系得分,即綜合接近程度,見表2。
2.3 設施規劃方案
SLP不直接考慮作業單位的面積及形狀,而是通過作業單位綜合接近程度來確定位置遠近并由此繪制作業單位位置相關圖[7]。
根據表2,得分越高的作業單位應越靠近布局設計的中心位置;得分越低的作業單位越應靠近邊緣位置[8]。繪制作業單位位置相關圖,見圖3。圖中,數字代表作業單位序號,作業單位間的相互關系用不同的連線方式來表示:“/ / / /”代表“絕對必要”,“/ / /”代表“特別重要”,“/ /”代表“重要”,“/”代表“一般”。
3 結論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第5步,沒有呈現最終的廠區整體建筑構圖。本文所設計的方案需進行大型設備的搬遷,短期內看,搬運成本高,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設計方案能夠大大降低物料搬運成本、有效提升作業效率、增加企業效益。SLP法現大多應用于制造業的車間布局中,對總平面布局的研究較少。H公司的平面布局優化設計成果,對其它企業的新廠建設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震.發動機車間布局優化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5:5-15.
[2]戢守峰.現代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94-110.
[3]程國全.SLP法在化工廠總平面布置中的應用[J].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學院學報,2013(8):6-7.
[4]張泳,趙建民,朱信忠等.基于SLP法的遺傳算法在多目標布置設計中的應用[J].計算機時代,2010(5):1-3.
[5]鄭松濤,湯文成,陳晦.SLP法在風電塔筒廠區總平面布置中的應用[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0,15(1):116-120.
[6]徐輝,候建明.關于SLP的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4,33(30):47-48.
[7]譚勝偉.中小型企業生產系統布局方案與評價[D].上海交通大學,2007:12-25.
[8]向號,李明.基于SLP的生產車間物流優化設計[J].煤礦機械,2007,12(28):28-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