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寶+黃風菊
【摘要】本課題針對H市部分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方法,從幼兒教師對信息技術能力的認識、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應用與創新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收集數據,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并提出了提升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師 信息技術 應用能力
【基金項目】襄陽市科技計劃2015年度項目《基于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設進程中的襄陽區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項目號2015zd39)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013-02
為了了解幼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與應用現狀,分析其教育信息化應用,為政府部門制定學前教育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材料依據,為培訓單位從事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提供參考,課題組以H市部分地區幼兒園為例,進行了本課題的調查研究。
一、問卷設計與實施
課題研究,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的研究方法進行。問卷調查采取隨機抽樣,抽取H市城區的省級、市級和縣級等三個層級幼兒園共13所。調查問卷體系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情況、教師專業技術素養、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計劃與準備、對信息技術應用組織與管理、對信息技術應用評估診斷、學習與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培訓需求7個維度,設計相關問題從35個方面進行調查。
為了使收集到的數據能代表本地區的情況,課題組選擇了H市兩區13所幼兒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公辦幼兒園5所,民辦幼兒園8所;襄城3所,襄州1所,樊城9所。在2016年9月,課題組成員分別深入到幼兒園,對受調查幼兒園的全園教師進行全覆蓋問卷調查,并選擇部分幼兒園領導和教師實地訪談,然后在其基礎上提出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措施,以便為地區幼兒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提供參考。
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76份,回收率為92%,其中有效問卷242份,有效率為87.7%。
二、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現狀分析
1.幼兒園師資隊伍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所在幼兒園的性質、教師性別、學歷、職稱、教齡等。242名調查對象,其中男教師1人,女教師241人。教齡在5年以下的177人,占73.1%;6到10年的42人,占17.4%;11到20年的18人,占7.4%;21年以上4人占2.1%。新教師占比七成以上反映出這幾年國家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取得了成效,有大量的新教師補充到學前教育行業。
調查發現,幼兒教師專科以上學歷占91.3%,其中本科占比例達到53.3%,還有研究生學歷有1.2%,反映出襄陽市城區幼兒教師隊伍學歷狀況整體還是不錯的。可是在職稱方面,過一半教師沒有評定職稱,占了52%,這嚴重影響著教師隊伍的工作的積極性和隊伍穩定。
2.幼兒教師對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視程度
我們從教師掌握“數字資源加工方法”、“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操作和運用常用教學設備”、“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調查,用于判斷幼兒教師對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視程度。結果發現只有29%的教師經常主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21%的幼兒教師會基本會操作和運用常用教學設備,37%的教師會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并嘗試將其和教學相結合,69%的教師掌握數字資源加工方法。數據說明,很多幼兒教師都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運用的不多。
3.幼兒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
(1)幼兒教師素材處理能力。H市大多數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有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但是在素材的處理模塊上不夠完善力不從心。[1]調查的結果顯示,57%的幼兒教師能夠運用照相機、攝像機對幼兒的教學活動進行拍照、拍攝,但是還有89%的教師不能對已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加工。
(2)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計劃與準備。在課件制作方面,H市幼兒教師的課件制作能力較差,課件的制作知識掌握不多,多數教師的課件借用各種資源獲得的。對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計劃與準備的調查,顯示制作有效支持課堂教學的數字教育資源僅有15%,說明幼師自己動手制作有效課件能力不強。
(3)幼兒教師教學媒體組織與管理。調查反映出H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媒體組織與管理的情況較差。“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只有31.7%,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的接觸技術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學習注意力”只占30.6%,能夠“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引導學生提升技術素養情況”只占43.4%。
4.幼兒教師信息技術的學習與發展能力
數據顯示,主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專業發展的有68%的教師;積極參與教師網絡研修社區活動的有77%的教師;加強合作交流、依托學習的公共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的有62%教師;參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實現學用結合73%。由此數據看出幼師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但在學校開展的活動交流參與性積極性不高。
三、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與成因
信息技術知識已經作為幼兒教師一項最基本的能力。可是,現時狀況與要求有較大差距,主要存在下列現象:
1.幼兒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首先,在政策上沒有對幼兒園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明確要求,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也沒有針對學前教育信息化提出具體要求。其次是幼兒園作為辦學主體對信息技術教育應用認識不到位,大部分幼兒園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也沒有要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其次是幼兒家長的偏見,據老師反映,很多家長不贊成幼兒園實施信息化教育,他們認為孩子小,經常面對電視或是電腦,對眼睛不好。
2.幼兒教師的時間和能力不夠endprint
經過訪談實地了解,幼兒教師每天的工作繁瑣,他們的教育對象都是生活還不能自理,沒有自制力的小孩子,每天除了要備課上課,重點還要放在孩子護理上,照顧他們的生活、安全、情緒,雖然沒有作業的批改,但是每天都要守護在孩子身邊,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學習和制作相關課件。
3.信息化設施資源有待完善
由于H市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硬性要求,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還相當落后。實地了解,幼兒園配備設備主要是電視機,電視機多數用在晚上放學和教學結束后播放節目,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供其打發時間。也有一些幼兒園配備的教材光碟,可供教師授課時播放教學視頻。少部分幼兒園在大班配備的有投影儀,可教師很少運用。
教師的辦公基本上配備了電腦,可用于課堂素材下載,也有相應的備課室。在家園互動上,大部分幼兒園都是有微信群或是QQ群,用于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還沒有一家幼兒園建有自己的課程網站平臺。
四、提高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思考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目前H市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1.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
教育信息化建設在中小學和高校都很重視,唯獨在學前教育階段沒有相關政策,雖然《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提出了幼兒教師應“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但是對于具體需要具備哪些信息技術知識與能力,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這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相應的具體政策,提出明確要求,組織相關培訓,做好引導,引起幼兒園和教師的重視。
2.幼兒園要主動加強信息化實施和教育資源建設
調查表明,幼兒園的硬件設施與幼兒園教學質量密切相關。H市幼兒園教學條件差距很大,在市級以下的幼兒園,設備數量普遍不足,電腦也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發揮。在推動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應該努力向薄弱幼兒園傾斜,為其改善硬件環境。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加大對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制定相應的指導政策,并給予像樣的財政支持,要加強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教師辦公室、教室和學生活動場所等地方要能夠覆蓋信息網、有滿足教學、辦公需要的信息化設備設施。[2]
3.幼兒教師要自覺提高自己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對教育教育革命性影響,目前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研究與應用,正成為教育系統解決教育教學問題一個有效途徑,幼兒教師要緊跟信息時代的要求,自覺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研究積極應用在教學中應用,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應用效果。
4.政府和幼兒園加強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
目前“國培計劃”、“省培計劃”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要安排幼兒教師培訓任務,但是相對數量龐大的幼教群體,政府的培訓只能使極少部分教師受益,因此,幼兒園要加強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校本培訓,并根據幼兒教師技術基礎的差異,采取分層培訓。要根據幼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差別,分層制定培訓目標和內容,滿足不同層次教師對于培訓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汪家寶,郝峰,韓雪霜.襄陽市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現狀的調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2上).
[2]孫麗麗.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