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國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53-01
質疑:請人解答疑難;問難:對于疑問反復討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才可能獲得新知。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發現問題活動的表現形式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應著眼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著眼于二十一世紀所需人才的培養,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堂上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發學生智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有意義的科學探究,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師要不斷的學習,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方法,我們作為教師不要墨守成規,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關鍵不在學生而在于教師,教師,應該勇于創新,應該敢于向教材挑戰,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上的實驗記錄單,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自己設計實驗記錄單。又如在教學蠶一單元,我們北方的氣候和環境不適合養蠶,我們養的是蛾子。
1.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老師每天應該面帶微笑去上課,首先和學生在感情上拉近關系,這樣學生敢于提問題,,老師要進行梳理,交給他們方法。學生開始“質疑”需要勇氣,有的同學存在怕的心理:一怕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程序,而挨教師的批評;二怕提出的問題不成問題而成為同學們的笑料;三怕提出的問題毫無價值而被人瞧不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師生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和勇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大膽地懷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對于不善于提出問題的同學及那些基礎差、膽小的同學,一旦提出問題,首先應稱贊其勇氣,然后再幫助其分析,這樣有利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積極性。
2.利用創設情境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探究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而發現是科學探究的開始。兒童天生的好奇心又能夠促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致地觀察、思考和探索,從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繼而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得到升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產生和發現問題,進行質疑。不僅僅是一個學習方式方法的問題,更是一種教育觀念的更新和轉變,它的根本點在于突出了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回歸于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問題”的主體,成為一個個的題信息源”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被大大激發。
二、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
1.可以引導學生從課題上質疑
我們科學教材中,許多課文的題目都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課文的題目進行提問,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探究,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點亮小燈泡》可以引導學生提出我們怎樣才能點亮小燈泡?《營養要均衡》可以引導學生,為什么營養要均衡,營養均衡的標準是什么?可以讓學生這樣帶著問題,產生好奇心,急于探究的心里走進文本。
2.運用實驗引發質疑問難
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實驗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在動手上見科學,做到動中有思,思中有動,動思結合,充分利用實驗現象的變化過程來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既達到深化科學知識的作用,又能培養學生利用實驗來研究、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例如 :在教學《點亮小燈泡》一課,老師給你以一段導線,和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怎樣連接才能點亮小燈泡?有的同學在實驗中質疑,老師我連接的方法小燈泡為什么不亮?,我的連接方法和他的不一樣為什么也不亮?那么另一個同學的連接為什么亮?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在仔細的觀察連接方法的不同,這時得出短路和斷路的科學概念。然后點亮小燈泡的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展示學生又質疑,提出問題,讓小燈泡亮的接法也有不同。通過質疑問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3.學生在和大自然接觸中驚醒質疑問難
例如:我在教學《云的觀測》一課,我帶領學生到學校操場觀察云的變化和天氣的關系,笑看云卷云舒,知道天高空中漂浮的白云實際上是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云的形狀千姿百態。學生對云的多少、形狀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又通過觀察雨后的操場,看到了彩虹,有的同學質疑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雨后會形成彩虹?我告訴他們必須運用已知的知識去探索,而實驗能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樣激活了他們的探索精神。
4.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讓學生質疑。
5.結合生活事實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質疑。
6.數學語文和科學進行整合,把數學和語文課堂上質疑的方法用到科學課堂上。
經過一年的實踐,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得到提高,科學課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濃厚,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上老師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寬松的質疑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動機,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學們不僅課上質疑,課下質疑,時時質疑,讓質疑問難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習慣。從而培養學生可持續性的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