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林 谷青霞 李會聰
【摘要】高校輔導員工作涉及工作方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班學風建設、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等。總結出一些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 輔導員職業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75-01
一、自我提高的需要。
目前我院輔導員隊伍的現狀之一是“兩高兩低”和輔導員所扮演的五個角色。對比我個人,學歷是本科,且非法律和思想政治專業畢業,年齡也偏大,感覺自己的工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做學生工作已歷十余年,反映到工作中則是,無論生活和學習經驗相比年輕人多一些,在為學生解疑答惑時,可以提供的相關的實際教育案例多一些,甚至可以現身說法,學生們愛聽身邊發生的事,愛聽相同層次或經歷的人發生的事。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但是又因為自己是非思想政治專業畢業,對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理論不豐富、不扎實,在要求做到以“理”服人時,這個“理”可能說的就不夠深、不夠透,這些又限制了對學生的教育。通過此次培訓,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方向和任務。
二、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學生。
所有工作都應圍繞學生為中心,以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為出發點。要研究自己的學生,并提高輔導員的綜合水平,做一個創新型的輔導員。的確,現在的學生是95后甚至00后,和我本人上學時的60末、70初的學生有很大區別,那時的學生學習知識途徑是從課堂、實驗室、圖書館、講座等,這些知識充滿著正能量。而現在的學生可以從手機、網絡等各種媒體獲得大量的知識、獲得各種信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就需要利用各種機會,如班會、時事的案例分析、日常的思想引導,甚至是相關的課程中進行。學校的辦學層次決定了我們的學生層次水平,我們不能選擇學生,但我們可以改變學生,我院是高職學生,在高考中成績不夠優秀,還有一部分單招學生,這些沒有經歷過高考的學生心理歷程和高考生又不一樣,我們要研究他們的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三、親其師、信其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學生對一個老師的感情,直接影響著這名學生對這位老師所教學科的情緒。喜歡你這個人,就喜歡聽你的課,喜歡學你這一科,相應的,這一科的學習成績就好。反之就不好。可見老師的人格魅力有多大,老師的小缺點的影響又有多深!那么,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應具備哪些條件呢?最主要的是教師既要有平等思想,又要有民主意識。老師的平等思想首先要敢于向自己的學生承認錯誤。當學生誤解自己時,除了向學生講明情況以外,為了融洽師生關系,還要大膽承擔責任做自我批評。平等的意思還包括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平等。
四、開好班會,發揮集中教育的功能。
一個班會承載了輔導員教育全體學生的主渠道功能。我們平時工作中常有不重視班會,班會往往是就事論事,班會開得不及時或設計形式過于死板、不靈活,導致班會乏味,學生不愿聽、不想開、遇班會總想請假等,班會的效果與作用就會打折扣,如果班會的針對性不強,計劃性不周密、目的性不明確、思路不清晰,甚至會造成與老師開班會的初衷背道而馳的場面。那就無從談起教育意義了,所以要開好主題班會就一定要會前有充足的準備,多方溝通,會中把控得了班會的場面,會后還要進行追蹤教育,鞏固班會成果。
五、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
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及業務培訓、工作研究和工作經驗等是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方向,輔導員應具有的文化、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智育是絕對值、德育有正負號”、“沒有國家、你什么都不是”、“你是不是學生最熟悉的哪些個陌生人?”。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一方面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另一面方面也道出了我們應怎樣做學生思想工作。拿破侖也說過,世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作為輔導員應努力做學生的人生導師教會學生正確的理念,輔導員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教訓,要有做思想教育的智慧。要提高“三歷”;經歷、閱歷和學歷。
六、從細微處觀察、抓住關鍵時機、講道理時要深入淺出。 河北省教育廳的蔡杭州老師曾為我們做《輔導員那些事兒》培訓,直聽得大家入了迷,蔡老師可謂舌戰群雄,與團中央領導論戰、與人事廳領導論戰亂、與小學生家長論戰。這些論戰中他沒有直接講大道理,而是從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提取出鮮活的實例說服大家,如與學生家長到關于“共產黨的領導”時,他用了“你的孩子為什么要加入少先隊?”。講老太太買蘋果的故事,善于分析問題的小商家問了句“為什么買酸蘋果”,并積極為老太太(顧客)提供相關的知識,贏得了老太太(顧客)的心。作為輔導員我們也要掌握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提供給學生豐富的相關知識。才能贏得學生的心,收獲我們本應收獲的成果。做輔導員要學會抓住兩個關鍵時間,做到讓學生有認同感和歸屬感,要立規矩、明確方向。要給學生講到勵志公式。輔導員要做思想政治的引導者、大學學業的規劃者、大學生活的指導者。
七、掌握學生心理、學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調試。
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解學生狀態,需要我們掌握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需要有效運用心理學中的方法論,要教給學生學會交往技巧:增加共情、學會溝通、加強合作。
點滴收獲,希望能夠積少成多,作為自己進步的基石。在實踐中仔細體會,認真總結,找出適合個人特色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將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