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青青
【摘要】我國目前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的教育已經采取了各種教學手段,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幼兒階段的孩子放置在一個快樂的環境里,通過寓教于樂進行對孩子的教學,在整個幼兒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將整個幼兒園教育體系擴分到各個教育種類,將整個教育體制細化分為每一節課程,這些課程需要幼兒園教師還有相關的教育領導要充分的開發,這就需要進行“生態童年”的園本課程開發進行對幼兒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 園本課程 生態童年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232-02
1.相關概念闡述
1.1“生態童年”內容與意義
“生態”這一詞,在整個自然理論學中是非常知名的詞匯,生態是屬于一種自然的狀態,能夠按照自己的本質狀態進行生長的一種自然狀態。對于生態這種狀態各個專家也提出了相應的生態理論和生態學,能夠幫助我們專家在各種專業中能夠進行最專業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建立這種理論也是為了能夠在今后的各種研究中進行理論的運用和實施。
“童年”是屬于我們每個人在人生階段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對自己的總體成長,孩童時期的生活狀態也是童年的一部分。在整個孩童心理下的生活也是屬于童年時期。對于童年這一詞也是通過專業的研究得出的一種理論結論。對于童年時期的孩子也進行了心理探究和仔細思考。 “生態童年”的提出也是由于我國專業對于相關兒童的一種生活狀態的一種研究,從而總結出的一種理論。兒童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的思維經過長時間的與社會環境進行適應和接觸,從而進行生活上的改觀。在進行生態兒童體系的時候也要根據主要孩子的成長情況。將外部環境余正常成長環境相符,完善整個生態兒童體系,維護生態兒童體制的實施和建立。
1.2園本課程的內容及意義
園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需要將生態專業理論作為基礎進行主要教學,將整個體系都要按照生態專業理論作為主要的情況。在進行發展的同時需要將整個體系都要圍繞著幼兒的心理活動,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園本課程有利于對幼兒性格的健全,對于幼兒的成長狀態能夠自由的進行成長,生態兒童園本課程能夠盡可能的還原整個幼兒的正常成長狀態,能夠幫助幼兒完善自己的性格,在今后也能夠進行課程的自我學習和與人交談。能夠充分地培養孩子的性格,另外也能夠幫助幼兒能夠盡可能的發展自己的個性,并且享受兒童時期的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園本課程有利于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在進行“生態童年”的實驗研究的過程中,就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在進行這種園本課程的實施的同時需要將教師的整個專業作為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在進行園本課程的開發中能夠盡可能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充分的與時代相結合,并且將幼兒的整體發展過程作為主要的教學研究對象。[1]
園本課程進行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幼兒園的總體得到最佳發展,在進行實踐的同時能夠將整個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就會將整個幼兒園教育體系作為最主要的資源運用。在資源運用的過程中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能夠維護整個的生態兒童園本課程的外部教學環境,也能夠促進幼兒園的總體發展,收取更好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質量。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我國園本課程的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在進行園本課程的資源開發過程中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在進行園本課程的開發能夠盡可能的幫助園本課程進行發展和完善。同時也需要將整個教學環境通過資源進行補充和優化,但是在開發過程中總是會缺少相關的必要環節,在進行園本課程的開發的一下現狀和缺點,我都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和列舉。[2]
(1)園本課程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
相關教育部門領導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僅僅是進行實施,并沒有將各個環節進行仔細地把守和嚴格控制,很多情況都不能夠進行仔細的展現和表現,這就很大程度的阻礙了我國園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順利,發展不順利就會影響幼兒的整體發展。如果不能夠鞏固建立健全評價機制,每個環節都不能夠發揮最佳的作用,如果建立健全園本課程資源就能夠促進教學的整體發展,和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3]
(2)園本課程缺乏獨特性
在進行園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很多資源缺少獨特性,很多資源都是千篇一律,在進行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缺少了開發獨特性資源,資源開發要尋找具有獨特特點的教學資源,能夠充分的發揮獨特作用,對幼兒進行最深刻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效果。在進行園本課程的開發時,不能夠挑選普通大眾的教學資源,不利于開發學生的潛力和能力。[4]
(3)園本課程資源缺乏利用率
在進行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以后,很多教學資源都不能夠得到很好地利用,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就不能夠很好地營造教學環境,更不容易完善整個教學機智,導致原本課程的資源由于利用率低下不能夠很好的進行發展。
(4)園本課程資源缺乏管理平臺
在進行園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利用率低下,另外缺少獨特性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園本課程缺少資源的管理平臺,不能夠很好的將整個資源進行管理,導致資源分散,缺乏管理就會使資源很難得到充分的利用,缺乏平臺進行管理。
2.2 國外園本課程研究現狀和發展歷程
我國在進行園本課程的研究的同時與國外的研究進行可充分的對比,在對比中我們發現國外的研究與我國的研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國外的研究更為成熟,更為適合“生態童年”的體制開發,能夠更加適合兒童的整個生長情況和成長狀態。
(1)幼兒園課程的多樣化
國外原本課程能夠將很多課程資源進行多樣化的開發,將整個課程資源進行主要的歸類分析,將兒童的各項特征作為課程制定的主體,通過對學生的仔細心理狀況和發展情況還有活動狀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國外專家認為童年能夠進行個性化的發展,需要在這個時期進行自己能力的提升,并且將整個發展過程作為主要的園本課程發展核心。
(2)幼兒園課程的園本化及一體化
國外幼兒園在進行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能夠將每一個教學資源進行結合和鏈接,將整個資源能夠協調的進行利用,同時也能夠進行一體化,保持整個資源能夠進行園本化,每一個教學資源都能夠符合幼兒園的發展情況并且能夠符合兒童的成長情況。[5]將整個幼兒園課程進行一體化的發展,將整個情況進行仔細的研究后才進行實施,保證“生態童年”能夠與課程資源進行結合從而進行進展和開發。[6]
3.以“生態童年”為理念進行園本課程開發
“生態童年”最主要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最佳的生態進行童年時期兒童的教育,生態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將整個教學體系進行最生態的發展,將孩子的發展作為最主要的課程開發核心。在進行園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就需要將整個生態童年作為主要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核心。
3.1以“生態童年”為理念進行游戲開發
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將“生態童年”作為主要的發展理論基礎,將整個理論知識架構進行理論交流,并且作為最積極的引導,整個理論基礎能夠將“生態童年”的理念發揮到極致,應當在課程中增加游戲環節?!吧鷳B童年”最主要的還是將學生的快樂盡可能的發揮出來,讓學生自己進行最自由最自然的成長,這也就是“生態兒童”時期最倡導的成長模式,能夠最終推動整個教學的發展和生態兒童體系的建立。[7]
3.2以“生態童年”為理念進行歌謠開發
以往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都在中國教育中占絕大部分,在幼兒園的教育中也存在著音樂學科,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更好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一定要在教學方式進行根本性的轉變,對于主要的教學要配合專門的園本課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和孩子都要保持著互相尊重的態度,也就是說教師應當在學習和生活中尊重孩子、愛護孩子和信任孩子。[8]
3.3以“生態童年”為理念進行體驗活動環境開發
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平等交流。教師如果能夠和幼兒在平等關系上進行溝通,每一件事都認真商量最后進行決定,那么就能夠盡可能的維護“生態兒童”的教學環境。發生問題時要讓學生能夠產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自己的一套處事方法,無論在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進行園本課程的實施和推進,保持園本課程能夠更好的進行實施,兒童能夠按照自己的快樂進行成長。[9]
4.總結與展望
我國相關教育專家對于“生態兒童”在近幾年已經開展了專業的研究,在進行對“生態兒童”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進行開發的相關機制,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對園本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將整個資源都能夠進行更好的管理,對于國外的研究情況和具體課程運用我國相關教育部門要進行積極的借鑒,保證整個教育能夠獲得更為先進的只是理論作為引導基礎,幫助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將整個教學過程獲得最佳質量的應用。研究成果最終也會作為最主要的教學貢獻,幫助幼兒促進發展和成長,今后也能夠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任何事情,能夠將整個環境進行最完美的建立和完善。[10]
參考文獻:
[1]馬潔.“立德樹人”幼兒園“融愛蘊美”園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幼兒園工作規程》背景下課程實踐有感[J].好家長,2017,(02):28-29.
[2]戴麗麗.家長參與“感恩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上),2015,(09):38-39.
[3]季俊昌.讓幼兒在書香浸潤中本真化成長——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發實施“悅讀”園本課程的實踐[J].山東教育,2014,(26):4-11.
[4]嚴娟.園本繪本主題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遼寧教育,2014,(17):35-37.
[5]姚玲英.基于環境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07,(08):19-20.
[6]李應君.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7]“親和·創新·成功”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3,(01):13-16.
[8]劉慧,夏鵬翔.順應兒童 回歸生態童年——基于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的敘事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2(01).
[9]吳甡.適宜學生生命成長的文化建設[J].中國教育學刊.2010(02).
[10]朱自強.“生態童年”:一種思想的方法和資源[J].中國圖書評論.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