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志強
實施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對促進醫院科學管理的意義
——以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為例
文/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志強
目的:探討實施醫院等級評審對促進醫院科學管理的意義。方法:通過采取深入動員、全面解讀和學習評審標準、開展模擬評審等一系列措施在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實施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工作。結果:醫院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評審,在本市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成績中名列第一,與同級醫院評審結果對比,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實施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工作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了醫院全面、健康、協調、快速和持續發展。
二級綜合醫院評審;醫院;科學管理;促進
醫院等級是醫院功能、規模、管理水平、質量水平、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的綜合標志,是醫院綜合競爭力的體現。2015年3月—9月,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本院”)按照衛生部頒發的《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并根據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工作的有關精神,本著重質量、重安全、重服務、重績效、重管理的原則,全體員工以“患者需求至上,團隊醫學精神”和優質服務為導向,從思想上重視、從態度上積極、從準備上精心,同心協力、奮力拼搏,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的評審工作,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醫院全面、健康、協調、快速、可持續發展。
(一)領導重視,資源配置到位。醫院成立評審辦公室,配備專職人員。各科室成立創建工作小組,科室主任是創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評審周期內,在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進行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本科室的創建工作。
(二)深入動員,提高認識。醫院召開動員大會,強調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全體員工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大家認識到評審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內容多、任務重、難度大、覆蓋廣,需要充分調動全院每一位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步調一致、上下齊心、全員參與。
(三)認真全面解讀、學習評審標準,領會精神。做到思想到位、行動到位、責任到人,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嚴。
(四)完善并編制《醫院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崗位職責》和《應急預案》。自實施二級綜合醫院評審以來,醫院把建立制度、完善措施、明確標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以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管理的標準化要求為原則,以《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版)實施細則》的條款要求為參照,緊密結合醫院實際工作及當前醫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醫院各部門、各崗位在服務過程中的職能地位和作用,按照系統、完整、統一、簡化、可追溯的要求,科學、系統地制定了《醫院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崗位職責》《應急預案》,覆蓋醫療服務全過程。
(五)建立資料歸檔模板,統一評審資料格式。為了科學地對二級綜合醫院評審資料進行整理歸檔,達到全院資料統一、規范,體現痕跡管理。本院將骨科和藥學室評審資料作為模板,并對照“評審”標準中的每一條要求,每一款指標,嚴格標準、查缺補漏,不斷完善和規范資料的內涵質量,建立了規范、明確統一的資料模板。供各科室參觀、借鑒,并使各科室通過參觀學習,查找不足,并嚴格按照示范科室的資料格式,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本科室管理資料的記錄、收集、建檔工作。
(六)加強PDCA循環,注重過程管理。各科室按《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有計劃地組織反復自查,不斷地查漏補缺。評審辦公室積極到各科室指導工作,做好反饋工作,將各科室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匯總,下發評審反饋情況表至各科室,各科室及時進行整改,對準標準條款內容補充相關制度、流程等資料。
(七)嚴格按標準實施模擬評審。為了更加嚴格地遵循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并舉、重在內涵的評審方針,提高評審的質量,精心制作內容全面、各考核評價標準清晰的模擬評審手冊,組織兩次大規模的模擬評審,評審嚴格模擬專家現場審核的方法。通過采取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現場提問及訪談等形式,按照個案追蹤法和系統追蹤法對全院各科室進行了全面的檢查。評審結束后,進一步查漏補缺,持續改進。各科室根據模擬評審情況,對未達標的條款要找出原因,制定措施,迅速全面整改。
本院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在本市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成績中名列第一。評審結果各條款比例與同級評審醫院相比,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本院與其他醫院評審結果對比表
本院取得了在本區域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第一名的成績,與本院嚴格對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年版)實施細則》內容積極扎實地開展工作、緊密圍繞醫改中心任務,堅持醫院公益性,遵照醫療工作的特點,實施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本院通過二級綜合醫院評審,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管理體制和功能定位,更加突出醫院的公益性;提高了醫院內涵建設,持續改進了醫療質量,打造了醫療服務品牌;促進了醫院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等級醫院評審促進醫院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內容如下:
1.為醫院建立了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制定了全面、規范、科學的管理框架。《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年版)實施細則》評審標準全面、詳細,緊緊圍繞醫改中心任務,以醫院功能、任務、級別定位為基礎,遵照醫療工作的特點,一是在評審標準上強調持續改進,條款更加明確,為改進指明了方向思路。二是從技術、服務、環境、功能等方面評價醫療質量,體現了醫療質量的多元化特點;強調了醫院的社會公益性;體現了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增加了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更好地與行業標準相結合。三是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重點逐漸向患者需求轉移。
2.進一步規范了醫療行為。通過全院各級各類人員認真學習、掌握標準,熟悉制度,使醫療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全體員工均能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及醫療操作規程,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權責分明,接口清楚,在規范醫療行為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提高了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執行力。加強培訓和全員學習,進一步增強全體員工的服務意識。定期開展團隊建設,服務理念,顧客滿意度,醫院高、精、細化管理等講座,加強醫療安全教育和醫療質量管理培訓,不斷加強對各級人員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的基礎工作。使醫院每一個服務環節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具備較高水準的基礎素質并能依照統一的、嚴格的、高標準的規程提供良好的服務,并逐漸把強制性的醫療風險防范措施變成醫務人員的自覺行為,培養了團隊意識、大局意識、全員參與意識。
4.多種質量管理工具,提高了中層干部的管理能力。《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年版)實施細則》包涵了PDCA、品管圈、根本原因分析等多種質量管理工具,使中層干部掌握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觀念,克服習慣性、隨意性、經驗性的傳統管理方式,使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使全體中層干部的管理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改善和強化了醫療服務觀念,有效規范和控制醫療服務過程,全面提高了醫院綜合服務水平。
(二)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管理體制和功能定位,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公立醫院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更加突出醫院的公益性。具體如下:
1.促進重點科室建設,打造了專科品牌特色。根據醫院等級評審相關細則,加強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科建設,圍繞“人才、學科、團隊”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協同各學科團隊管理,鼓勵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大力推進醫院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
2.醫院評審把醫院公益性放在首位,增強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堅持“以顧客(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以誠信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服務理念,按照醫院“盡責敬業,精益求精,優質滿意、規范便捷”的質量方針,始終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放在首位。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社會公益性活動。開展對基層醫院、貧困地區醫院的業務指導、人才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等多種形式的公益性社會活動,提高了醫院救治能力和服務效能。
3.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醫院由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重在內涵,關注績效是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的主要特點。在醫院關鍵環節和重點流程上評審標準促進了績效管理。在解決影響縮短平均住院日的各個瓶頸環節,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平均住院日得到縮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4.創新醫療服務理念和模式,更加關注患者就醫感受,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秉承以病人為中心、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務理念,注重細節管理和流程控制,改善就醫環境,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資料、就醫指南,建立了網上預約掛號系統及微信掛號、收費平臺,為患者就診提供方便。做好滿意度問卷調查反饋和病人或家屬座談會工作,加大對病人隨訪工作的力度,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三)促進了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以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為依據,實行PDCA循環管理,開展全程、全面的醫療質量監控。加強PDCA的良性循環,使與醫療質量有關的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把管結果變為管過程,把“事后把關”變成“事先預防”。有效地防范和杜絕醫療糾紛和缺陷的發生,達到醫療質量的不斷完善和持續改進,保障了醫療質量。
(四)培養了優秀的醫療團隊。實施評審以來,我們以“患者需求至上”為根本出發點,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實行醫師文化核心價值觀量化考核,在全院醫師中形成醫德高尚、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良好風氣,摒棄和反對各種不良行為,打造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服務質量高、群眾滿意的優秀團隊。
(五)促進了醫院信息化建設。制定了完整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方案。建立EMR電子病歷系統、檢驗采血系統、重大資產審計系統、醫學電子圖書庫等系統的建設,不斷完善醫院HIS管理系統、EMR電子病歷系統、LIS檢驗系統、PACS醫學影像系統。
(六)醫院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加強了醫院內涵建設。確立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使本院的醫院文化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在管理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人文管理貫穿于醫療服務的全過程,實現了醫院上下和諧、醫護和諧、醫患和諧的新局面。
(七)打造了醫療服務品牌。良好的醫院形象是醫院擁有的巨大無形資產,具有現實的感召力和潛在的經濟效益。本院堅持人才立院、科技興院、專科強院的發展戰略,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全力打造誠信、優質、高效、規范、便捷、滿意的醫療服務品牌。
綜上所述,實施醫院等級評審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提高了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提高了醫院綜合實力,使醫院整體實力和技術水平得到提升,促進了醫院全面、健康、協調、快速、持續發展。
[1]王明曉.對我國醫院第二評審周期評審工作優點和不足的思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8):638-639.
[2]鄭山海,單文衛,劉智,等. 國外醫院評審對我國醫院評審工作的啟示[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2):101-103.
[3]黃美良.軍隊醫院等級評審的組織實施[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8):709-710.
[4]李雪梅,張志毅,高士洪,等.適宜控制醫院平均住院日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9):50-51.
[5]孫維甲,楊軼,趙雯,等.醫院等級評審對平均住院日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8):63-65.
[6]李雪梅,張志毅,高士洪,等.適宜控制醫院平均住院日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