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軼華 于勝男 郎春艷
全媒體時代黑河地區報業發展方向研究
許軼華 于勝男 郎春艷
全媒體時代,報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機遇挑戰并存。對邊疆地區來說,報業的發展尤顯困難重重,阻礙頗多。本文在分析黑河報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試圖探尋其報業發展的新方向,以期為邊疆地區報業發展提供一點思路。
全媒體時代 黑河 報業 發展方向
黑河報業發展至今初步實現了媒介融合。以黑河地區的主要報紙《黑河日報》的發展為例,2010年7月黑河日報社引進設備,升級硬件軟件,實現雙面彩色印刷,印刷速度達到35000張/小時。2011年,與東北網合作開通《黑河日報》電子報。2013年,開通《黑河日報》手機報。2015年,開通《黑河日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黑河”等。2016年8月1日,APP新聞客戶端又上線試運營。短短幾年,即從單一的紙媒發展到網絡以及更新的媒介,這一迅猛發展,與媒介的更新速度加快緊密相關。也應該看到,與全國媒介發展相比,黑河報業還是要比同期其他地區報業的發展滯后。
(一)報業結構單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報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報紙種類越來越多,已經從單一的各級黨委機關報發展到機關報、晚報、行業報、都市報等多種類型并存的格局,這一變化適應時代的經濟、文化發展,滿足不同領域不同興趣愛好受眾的需求,報業呈現繁榮發展的局面。與全國相比,從1946年《黑河日報》建刊至今,黑河報業基本是黨報一家獨大甚至很多時候只有《黑河日報》一份黨報,報業結構極為單一。
(二)商業化程度極低
由于黑河報業種類單一,結構簡單,導致黑河報業的商業化程度非常低,可以說,幾乎沒有商業報紙存在。
當然,在黑河報業發展過程中,并非沒有嘗試。2009年黑河廣播電臺創辦《新周末》,但這份報紙存在時間非常短,一年有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其停刊:一是報紙售價高,《新周末》共6張,與同時期動輒幾十張的厚報相比,版面非常少,但是其售價高,每期報紙售價一元,而同時期的厚報僅售五角。因此,其競爭力極低,銷量不高。二是報紙質量不高,一方面是文章質量一般,報紙內容主要為家長里短的故事,故事平淡且拖沓,可讀性不強;一方面是編輯質量不高,轉版情況嚴重,一篇長文章要轉四五版才能結束,幾乎所有長文章都會轉版,嚴重影響閱讀心情。
除了這一次不成功的嘗試外,黑河報業再無商業報刊出現。與全國報紙商業化相比,黑河報業甚至都談不上起步。
(三)報型信息彩頁發達
近幾年,黑河報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相較于正式報紙類型的單一,黑河報型信息彩頁發展迅速。這種報型信息彩頁不刊登新聞信息,主要集中于傳播商業內容,張數不一,因各家傳媒公司實力強弱而異。總的來看,報型信息彩頁的頭版基本都是專版,主要是某店鋪(以飯店居多)的宣傳;樓市信息占據一個版面,每一個售樓信息組成一個小方塊,密密麻麻的編排;招聘信息占據一個版面,編排同樓市信息一樣;剩下的版面則比較不統一,內容龐雜。奇怪的是,這種信息彩頁并非售賣,而是定期發放,發放對象為商鋪,但是商鋪并不需要這些信息,需要這些信息的普通民眾反而得通過商鋪獲得。從信息彩頁的流通可以看出其傳播思路非常特別,效果如何,則不得而知。
(一)利用對俄優勢
黑河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優勢,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連接俄羅斯與內地的一個重要橋梁。每到周末,大量俄羅斯民眾來到黑河購物,極大促進黑河經濟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俄羅斯民眾除了經濟需求外,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未得到滿足。無論是電視臺、廣播電臺還是報紙均沒有針對俄羅斯人的內容。那么在這一方面,黑河報業還是有可開發的空間,將俄羅斯人作為受眾群體,創辦報紙,既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又可以作為傳播我國文化的一個窗口,一舉兩得。
(二)轉變傳媒思維
目前,黑河報業的從業者基本都是體制內人員,工作思路仍然以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為主,即使創辦了晚刊來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但力度仍不足,并未真正挖掘民眾的真實需求。在公共閱覽室、報刊亭、書店隨處均可見翻閱報紙、購買報紙的群眾,說明有大量潛在的市場需求。鑒于黑河的實際情況,完全可以發行都市報或生活報來貼近、滿足群眾生活需要。這就需要報業人員轉變思維,真正做到“三貼近”,服務群眾。
經過百年的曲折發展,今天的黑河報業可以說走到了十字路口,怎樣在全媒體時代不被淘汰,扭轉發展態勢,創造一片新天地,是黑河媒體人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1]陳力丹.報業改革面臨的問題[J].當代傳播(漢文版),2004(05):4~8.
[2]王文軍,呂云花.邊疆民族地區黨報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地市報人,2011(11):15~17.
[3]楊永挺.”融合辦報”加快邊境地區報業發展[J].中國報業,2002(12):25~27.
(作者單位:黑河學院)
本文系2015年黑河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批準編號:RWQ201501。
許軼華(1981-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新聞學;于勝男(1981-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傳播學;郎春艷(1983-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