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革命烈士高金城遺物論述
王慧君
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里,看到革命烈士高金成曾用過的名片和圍巾,睹物思人,仿佛又回到那年那月,仿佛又看到老一輩革命家通過不懈努力,帶領甘肅民眾最終融入到抗日救亡的歷史洪流中的那番景象。
革命烈士 遺物“八路軍駐甘辦事處”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在國統區蘭州設立的一個公開合法的辦事機構,是共產黨與國民黨第二次合作的產物。辦事處從1937年成立到1943年撤離,在六年的時間里為推動甘肅的抗日救亡運動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甘肅的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全力營救西路軍流散與被俘同志,是八路軍駐甘辦事處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蘭州紅軍聯絡處”設立的因由和其相當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早在1937年3月,辦事處籌建初期,張文彬、吳鴻賓就曾在地下黨員吳波的介紹下,于高金城先生有過接洽并得到高先生的應允。8月1日,就在謝覺哉來蘭的第三天,他就同彭加倫、朱良才一起在五泉山會晤高金城,商談其赴張掖事宜。名片和圍巾就是當年高金城先生使用過的物品,這兩件珍貴文物生動地反映了他為營救西路軍而獻出生命的感人事跡。
高金城,字固亭,河南襄城縣東高莊人,是當時甘肅頗有名望的醫生和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早年曾在甘肅河西一帶行醫傳教,后一度任馮玉祥傷兵醫院院長。是一位極富正義感的愛國民主人士。在經過幾天詳細計劃和周密安排后,1937年8月7日,高金城以“甘肅省甘涼肅三州抗敵后援會”主任的名義,攜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工作人員蔡光波一起抵達張掖,從此在一個十分危險的環境中開始了收容西路軍傷病員、營救西路軍被俘和流落失散人員及查訪陳昌浩下落的工作。
張掖是馬步芳旅長韓起功盤踞之地,是西路軍被俘人員的主要關押地之一,也是西路軍流落失散人員較為集中的地域。此時,盡管國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已經改編為八路軍參加抗戰,但這里的政治環境還是異常險惡。“二馬”的代理人韓起功極端仇視共產黨,在與紅軍戰斗結束后,又糾集大批人馬四處搜捕和殺害失散的紅軍戰士,野蠻殘暴兇狠毒辣無以復加。
高金城置生死于度外,利用各種關系,千方百計地營救紅軍。他通過治病、請客、赴宴的機會與各界人士廣泛接觸,開展營救工作。首先,他與劉德勝、蔡子良、邱均品等西路軍被俘干部組建的地下黨支部取得聯系,并以醫院需要護士為由,把被俘西路軍女戰士王定國、徐世淑等要到福音堂醫院當護士,加強營救班子力量。接著,他又派醫務人員去監獄給關押的被俘人員看病,與劉瑞龍、魏傳統等人組建的獄中地下黨支部取得聯系,詳細了解了張掖監獄關押的八位西路軍干部和一些相關人員的情況,及時寫密信報告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請求上級營救他們。
由于有福音堂醫院這個營救基地,經過高金城的積極努力,很快收容了一批失散的西路軍人員,醫院的20多張病床,經常住滿了紅軍傷病員。高金城一面給他們治病,一面向他們轉達中共中央和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的關懷。治愈后,發給路費,讓他們拿著自己的名片,前往蘭州八路軍辦事處。
當時,有許多西路軍失散人員隱藏在鄉下,不知道外面的消息,加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兼政委陳昌浩下落不明,高金城即分派王定國、張明新、陳大偉等,帶了100多張寫有“紅軍已改編為八路軍,在蘭州設有辦事處,地址在南灘街54號,朱良才同志在那里接應你們”的條子,前往張掖南山及民樂、山丹等地的農村,以治病為名,進行秘密的查訪,散發紙條。這樣,不僅了解到陳昌浩已在當地群眾掩護下離開河西的消息,還找到了丁世芳、吳建初、李學如、周強、劉克先、彭永新、胡嘉賓等許多紅軍干部。
高金城四處奔走,先后營救出200多名西路軍被俘和流散人員。他的營救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敵旅長韓起功奉馬步芳之命,于1938年2月2日將高金城秘密殺害。高金城被殺害后,他的夫人牟玉光仍然不顧危險,將女紅軍楊淑蘭、王志英、鐘成秀(鐘一平)等人營救回蘭州。
高金城名片在2000年8月,被國家館藏一級近現代文物鑒定專家小組沈慶林、夏傳新、阮家新、萬岡、肖貴洞等專家確認為一級革命文物。該名片為豎長方形,長為8.1厘米,寬為4.7厘米,重為1.1克,膠紙印刷,微微發黃的卡紙右上方豎排印有“甘肅張掖縣福音醫院西醫士”、中間印有“高金城”、左下方為“固亭豫襄”。這三排粗宋繁體字,字跡清晰,大小錯落有致。名片的背面用俄文橫書:Dn'g Нilling tоn kао,左下方為:Zаnоhlоw kаnlsul.1981年,由曾被高金城營救過的八路軍戰士蔡光波捐贈給我館。
高金城使用過的駝色羊毛圍巾,全長為180厘米,寬為18厘米,重312克,圍巾的兩邊均有同色短穗。1938年高金城犧牲后,由其家屬代為收藏,1992年,高金城之子高世杰從美國來蘭,專程將這件珍貴的遺物捐贈本館。2002年11月26日,經甘肅省文物局專家鑒定小組董彥文、初世賓、尹德生、白堅幾位專家評定為國家二級革命文物。
目前,這兩件珍貴文物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推出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事跡展》展覽中展出。展出過程中,吸引著無數的觀眾,許多參觀者在聽完講解后,都對這位民主人士、革命烈士的愛國心和正義感所感動和敬仰,確切地說是被革命烈士故事中透出的精神所深深折服。當我們回顧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和營救西路軍指戰員這段歷史時,深深緬懷為革命獻身的高金城烈士。
遺物珍貴的價值在于喚起,在于追憶,在于講述,一個人、一段歷史的故事。
(作者單位: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