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益中
情景教學在藝術院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伍益中
情景教學法在我國現代教育體制改革中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能創造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藝術院校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在分析情境教學適合于藝術院校語文教學的基礎上,討論了情景教學法在藝術院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給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情境教學 藝術院校 語文教學 認知差異
情景教學是用生動形象的情景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主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實際上是學生的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相互融合和滲透,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因而情景教學既是以情感為手段,又是以情感為目的;并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創設一種能激起學生情緒的學習場景,加強其參與感,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藝術院校學生個性張揚,情感豐富,思維活躍,這樣情景教學特別適合于藝術院校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藝術專業學生的認知和個性差異,充分發揮教學的藝術性,造成一種美的情境,使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受到審美教育,提高學習效率。
(一)藝術院校學生的認知差異
不同的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上會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在藝術學院,學生不僅有藝術專業學生所具有的認知共性和審美能力,而且也有因專業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個性和情感表露方式。因此,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具有不同的認知特點。戲劇專業學生模仿能力強、思維活躍;他們以唱、念、做、打等手段為基礎,通過扮演角色來反映社會生活。與同齡人相比,他們對社會的了解更多。由于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所以戲曲專業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很容易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之中。音樂專業學生求知欲強、反應敏捷;情緒易受周圍環境影響,波動較大。他們通常用有特色的樂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禮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因而音樂專業學生用聲音、節奏、韻律來表達思想感情,擅長于自己創設情景。美術專業學生想象力豐富,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強,知識底蘊雄厚;擅長跳躍性思維和曲折性思維,不善于口頭表達。他們通常用靜止的畫面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因而美術專業學生常常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在情感上顯得深沉、凝重,常常不易被感性的東西所左右。舞蹈專業學生集體意識強,求同心理突出;擅長機械、感性的記憶,不善于理性的判斷和推論。他們在音樂的伴奏下,運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因此舞蹈專業學生用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獲取快樂,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二)實施情景教學的必要性
藝術院校學生由于長期生活在藝術氛圍之中,形象思維較發達,表演能力強,感情豐富;這也正成了在大學語文中實施情景教學的前提條件。在語文課堂中融入戲曲、美術、舞蹈、音樂等藝術專業知識成分,不僅能有力地激起學生的情感,把學生帶入人為創設的情景之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景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有利于提升學生藝術創作的思維水平。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給學生設置恰如其分的啟迪或暗示,能夠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他們的參與興趣,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樣不僅可以收獲到更為豐富的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在藝術表演中的創造性思維。二是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語文情景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征巧妙設計教學情景,因而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情景當中學習古圣先賢、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道德品質和優良作風,從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吸取藝術營養。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三是有利于提高學生藝術鑒賞的能力水平。語文是一門極具藝術性的課程。在課堂中,要根據教學需要和藝術專業學生的基本特征設置教學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深化學生理解和加強對知識點掌握的同時,可以進一步讓他們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與心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很好地掌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水平,樹立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而且可以更加深刻地、更加輕松地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
(一)巧設問題進行情景的創設
藝術院校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什么事情都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征,并根據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和情感,在課堂上從文章結構、文體知識、表現技巧等角度出發,運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構建良好的教學場景,設計相關問題,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并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情景,跟著教師的指引來更好地學習課文,真切地體會文學作品的藝術美感。從而輕松地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的。因此,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巧妙地設置問題往往能夠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提高審美情操,從而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情景的創設
藝術院校學生想象力豐富,喜歡尋找一種活生生的直觀感受。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將想象和直觀感受相結合,讓情景創造更加生動形象,從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新知識,從而獲得良好效果。如針對小說《老人與海》節選內容時,單憑想象式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在多媒體教學下,教師可以找出電影《老人與海》供學生欣賞,通過課文與電影之間的對比,讓學生來感受這兩種不同的情景。學生能在動態中接受知識,使其具有視覺感和吸引力。在直觀的情景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真實,才會完全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能夠為學生設置教學情景,并通過文本內容插入一些圖片和聲音,會讓這種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感覺猶如身臨其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展示圖片進行情景的創設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能產生新穎的直觀效果,利用圖片創設情景,也能使教學產生一種意想不到效果。在藝術院校中,美術專業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最感興趣。課文中的插圖或網絡上的名家攝影作品、劇照或者特意繪制的掛圖、剪貼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課文情景,這樣不僅可以把文字的課文形象化,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內在思想。如在教學《金岳霖先生》時,教師可以展示事先準備好的圖片,讓學生直觀體會課文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對人物語言、服飾、相貌、動作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化主旨思想。因此,合理地利用圖片重現情景,以直觀地展示形象,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文所創設的情景當中,而且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用意,提高教學效果。
(四)視聽音樂進行情景的創設
語文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相關的學科。在語文課堂中創設真實的視聽音樂情景,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語文世界的豐富多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藝術院校中,音樂專業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感興趣。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可以強烈也可以溫柔,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在語文教學中用音樂渲染情景,可以用特有的旋律和節奏來塑造形象。學生通過融入到鮮明的形象之中,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豐富,而且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美妙動人的樂音既可以給學生帶來聽覺的享受,又能把學生的各種器官眾帶入到特有的意境之中,深深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而在語文課堂中利用視聽音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置身其中,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情景教學中,教師既是總設計師,又是導演。因而藝術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的情景設置不僅要適合不同藝術專業的學生,而且要適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唯其如此,方能盡情發揮情景教學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完成人文性教育的任務,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
[1]賴業偉.情景教學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5).
[2]曹瑩.情景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3(34).
[3]何允天.淺談情景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
(作者單位:湖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