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協調關系的實證研究

2017-12-01 06:02:06張新成弓志剛王琳艷山西財經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31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7年10期
關鍵詞:旅游發展

張新成,弓志剛,高 楠,王琳艷(山西財經大學 旅游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協調關系的實證研究

張新成,弓志剛,高 楠,王琳艷
(山西財經大學 旅游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旅游信息產業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依據耦合協調度等級及階段劃分標準,將中國旅游與信息兩大產業耦合協調度劃分為失調衰退、過渡、協調上升三個階段。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兩者綜合發展水平的時序演變特征,探索了影響信息產業驅動下的旅游產業響應機制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①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存在著顯著的耦合互動關系;②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發展水平大幅提升,2009年后信息產業優先類型居多;③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水平呈波動上升趨勢,從2013年實現了從失調階段向協調階段的轉變;④因素分析結果表明,信息產業規模、旅游收入、信息產業技術基礎、旅游產業知識支撐是影響兩者耦合協調度最主要的因素。

旅游產業;信息產業;耦合

2017年3月,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十三五”全國旅游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旅游‘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深化,旅游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旅游公共服務信息水平顯著提高[1]”。“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旅游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關鍵時期,信息技術在推動全域旅游、滿足游客需求、調整旅游產業結構、改善旅游產品和服務等方面有效地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變革。旅游信息化已成為實現我國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并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旅游信息化研究始于1960年,由美國航空公司與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共同開發的Sabre(半自動業務研究平臺),標志著旅游信息化的開端。2000年后,Sabre進一步發展為包含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GDS(全球分銷系統),成為電子商務的前身[2]。旅游電子商務最早由Ravi Kalakota提出,Hagel對這一概念做了進一步完善[3]。Buhalisa等將旅游電子商務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研究了智能電視、互聯網、移動設備等在旅游業中的應用模式[4]。Kazasis[5]、Taylor[6]、Tjostheim[7]、Choi[8]、Sharda[9]、Gretzel[10]等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旅游網站建設、營銷與評價方法、旅游網絡信息搜索等。

國內旅游信息化起步晚,王彥峰[11]、龔玉明[12]、李天順[13]、劉曉虹[14]等探討了旅游信息化的定義、分類、特點等基礎理論;鄧文勝[15]、路紫[16]、仇學琴[17]、張凌云[18]、陳建斌[19]等就信息技術在旅游行業的開發應用現狀進行了研究;李京頤[20]、劉利寧[21]、汪俠[22]等從定量角度出發對我國目前旅游信息化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旅游信息化的研究普遍局限在旅游網站建設、旅游網絡營銷、信息技術應用、信息化評價等對旅游產業所產生的影響[23]。而從互動發展的角度出發,研究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相互協調發展機制及評價較少,特別是面臨如何評價現有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發展是否相適應,如何判斷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協同程度等問題。研究方法上多為定性研究,缺乏對兩個產業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基于此,本文通過構建耦合評價模型,探討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以期為我國信息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機理分析

耦合是指兩個或多個彼此獨立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雙向的促進與融合而形成的互動發展格局[24]。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存在著互動發展關系[25](圖1)。一方面,信息產業從旅游收入、旅游產業規模、旅游產業效應、旅游知識支撐等方面對旅游產業產生驅動作用;另一方面,旅游產業也會從信息產業技術基礎、信息產業應用消費、信息產業規模、信息產業知識支撐等方面產生反饋性響應。

圖1 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機理模型

2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2.1 研究方法

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耦合關系,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26],采用耦合協調度來定量評價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協調程度及演變趨勢。首先,采用線性加權平均法構建各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公式為:

(1)

式中,Ui為第i個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uij為第i子系統的j項指標對系統貢獻大小的功效系數。同時,采用極差標準法對其指標予以無量綱化處理。

當指標屬性為正向時:

(2)

當指標屬性為負向時:

(3)

式中,xij為第i子系統中j項指標數值;max(xij)、min(xij)分別為系統處于穩定臨界點指標的上、下限域。采用熵值法[27]對λij進行賦值。其次,結合物理學中的容量耦合系數模型[27],構建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耦合度評價模型。公式為:

C={(U1×U2)/[(U1+U2)(U1+U2)]}1/2

(4)

由于耦合度僅能反映兩子系統相互作用強弱,難以客觀地反映系統間良性耦合的程度[28],因此在耦合度的基礎上,需進一步構建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公式為:

(5)

式中,D為兩者耦合協調度;T為兩者綜合協調指數,用以衡量兩者綜合發展水平對其耦合協調度的貢獻度;α、β為待定權數。本文在借鑒已有學者[29,30]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均勻分布法函數確定系統耦合協調度的等級和類型(表1)。

表1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

2.2 數據來源

本文旅游產業和信息產業的數據來源于2000—2015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以《全國科技經費統計公報》作為補充,年鑒中沒有統計的指標采用算數平均法、趨勢外推法予以賦值。

3 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

3.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處理

由于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大系統自身的復雜性,單一指標難以全面衡量各自發展水平,需要構建多項指標體系對兩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進行綜合測評,因此本文在借鑒已有學者在旅游信息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國際電信聯盟發布IDI指數(ICT Development Index),該指數從信息產業技術基礎、應用消費、產業規模、知識支撐等方面來全方位綜合測量信息產業發展水平[31]。綜合科學性、動態性、層次性、可比性等原則,構建出旅游產業—信息產業兩系統指標體系(表2)。

表2 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指標體系及權重

注:“+”表示該指標為正向指標。

3.2 結果分析

首先,對國內外旅游收入和軟件業務收入以2000年為基期進行不變價處理。其次,所有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并通過熵值法予以賦值(表2)。第三計算出2000—2015年全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系統之間的耦合度C和耦合協調度D(表3、圖2)。在計算兩者耦合協調度的過程中,在詢問有關專家后,將待定系數a1、a2確定為0.45、0.55。

表3 2000—2015年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系統耦合評價指標及等級

圖2 2000—2015年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系統耦合指標動態演化曲線

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的時序變化:從表3和圖2中可知,2000—2015年我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總體上都取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兩者綜合評價函數值的相關系數高達0.9984,表明兩者之間存在著耦合互動發展關系。從旅游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U1的時序變化情況來看,我國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大致經歷了2000—2008年的緩慢上升階段和2009—2015年的快速上升階段,2000年為0.1416,屬歷年最低,雖然在2003年、2008年受到“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出現波動,但并未改變其整體上升趨勢,于2015年達到0.9181的最高值,較2000年增長了5.48倍。從信息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的變化情況來看,信息產業發展水平大致經歷了2000—2003年的緩慢波動上升階段、2003—2008年的快速上升階段和2009—2015年的跳躍上升階段。2000年以后,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互聯網普及率、CN網站數、IPV地址數激增。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高達2.9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22.6%,首次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21.9%。2015年,我國信息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達到0.9827,比2000年增長了65.39倍。通過對2000—2015年兩者綜合評價函數值的比較可知,我國旅游業發展優先類型占居多數,2000—2008年信息產業發展水平落后于旅游產業發展水平,2009年之后,信息產業超越了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綜合表明在“互聯網+”背景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通信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熟,我國旅游電子政務、旅游企業信息化、旅游電子商務、旅游公共信息等方面也在不斷發展。

耦合協調度的階段性演變特征:2000—2015年我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度處在0.1455—0.6903之間,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2012年實現了從失調階段向協調階段的轉變。根據耦合協調度等級及階段劃分標準,可將兩者耦合協調度大致分為:2000—2008年的失調衰退階段、2009—2012年的過渡階段、2013—2015年的協調上升階段。

失調衰退階段(2000—2008年):我國互聯網發展起步晚,自1994年與國際互聯網接軌以來,主要應用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互聯網普及率較低,造成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產業發展水平較低,滯后于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信息產業發展處于萌芽階段。2000年,國家旅游局開啟了“金旅工程”,旅游電子政務進一步發展,為旅游信息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00年9月我國旅游網絡營銷網站——“中國旅游網”上線;“青旅在線”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開通,標志著國內三大龍頭旅行社全部觸網;“藝龍旅行網”、“攜程旅行網”等旅游電子商務企業相繼成立;“Tour-beijing”、“WildChina”等入境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相繼開通;同時快捷酒店、電子機票等以信息化應用為中心的商業模式逐漸興起。2001年,伴隨著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境旅游成為旅游熱點,出境旅游、旅游消費、旅游投資成為拉動旅游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32]。與此同時,互聯網升級步入Web2.0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等新興信息技術不斷涌現,極大地促進了旅游信息產業的全面發展。2002年,南海DMS系統建成,成為我國首個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2007年,國內三大航空公司加入BPS電子機票系統推動了民航信息化的蓬勃發展;2005年錦江酒店CRS(中央預定系統)、2006年金陵集團CPS(中央采購系統)、2007年中國酒店行業開發的SaaS酒店管理系統等酒店軟件服務的廣泛應用,使我國酒店行業步入云計算時代;2004年黃山和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被列入《數字景區示范工程》,2006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數字化景區建設指南(使行)》出臺以指導我國景區數字化建設;2004年,電子商務部和信息化司成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步入正軌。這一階段,信息技術逐步應用到旅游產業當中,兩者綜合函數評價值分別由2000年的0.1416、0.0148增加到2008年的0.3599、0.2872,兩者耦合協調度由2000年的0.1455增加到2006年的0.3986,年平均增長率達19.32%。

過渡階段(2009—2012年):200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出臺,將旅游產業確立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信息產業由普及應用階段向深入應用階段變革,更加重視產業之間的協同效應,科技興旅、智慧旅游、無線旅游、云旅游、移動旅游等新興產業融合模式不斷涌現,旅游信息產業呈現出多樣化、深入化、協同化、科技化、網絡化、智慧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公布,以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型技術信息產業位列其中。2010年7月,國務院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規定“積極開展旅游在線服務、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全面提升旅游企業、景區和重點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務水平”。2010年8月,住建部出臺《關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數字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表明國家旅游局與工信部協同合作提升旅游旅游電子政務管理水平。2011年,“智慧旅游”成為推動旅游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規劃在江蘇省鎮江建設“國家智慧旅游服務中心”,“智慧旅游”日益成為各地發展旅游信息產業的重中之重。2012年,全國18個城市入選“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名單,22家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全國智慧旅游景區試點單位”,由此政府通過試點示范效應推動旅游信息產業發展繁榮。自2009年以來,我國旅游企業越來越受到諸多PE(私募股權投資)投資的青睞,尤其是2011年,“去哪兒、驢媽媽、馬蜂窩、途牛”等無線旅游企業均獲得巨額投資,這些PE投資成功地推動了旅游電子商務發展。這一時期,信息產業發展水平首次超越旅游產業,進入過渡時期,旅游產業和信息產業綜合函數評價值分別由2009年的0.4055、0.4941增加到2012年的0.6545、0.7009,兩者耦合協調度由2009年的0.4753增加到2012年的0.5829,其中2010年完成了從失調階段向協調階段的過渡。

協調上升階段(2013—2015年):信息技術已成為推動旅游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伴隨著“互聯網+”、社會新媒體的發展,物聯網、二維碼、微博、微信、SNS(社交網絡)等無線網絡應用技術逐漸運用到旅游電子商務領域,激發了旅游市場活力,擴大了旅游市場規模,進一步刺激了旅游消費需求,旅游信息產業進入高速擴張期,由過渡階段向協調上升階段發展。多元化、復雜化、個性化、新常態成為這一階段旅游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詞。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圍繞擴大消費、優化供給、挖掘市場潛力等方面豐富信息產業消費內容。2013年8月17日,國務院公布《“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12月4日,工信部向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頒發了“TD-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由此,國家政策的扶持、“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4G網絡建設,共同推動了我國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發展。

2013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指出為加強旅游服務信息披露與目的地旅游咨詢服務,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務體系。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發展。2014年旅游宣傳年主題確立為“美麗中國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為主題,從服務、管理、營銷三個方面加強旅游資源與信息技術的整合。2015年,國家旅游局先后發布了《關于促進旅游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未來幾年的融合發展目標,建立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促使信息產業帶動旅游產業逐漸向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此外,伴隨著信息技術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旅游企業之間競爭激烈,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投資線下旅游企業,促進了線上、線下旅游企業的融合發展,諸如“攜程網、去哪兒、藝龍網”等在線旅游企業的發展壯大,成功地推動了旅游信息產業的發展。這一階段,旅游產業和信息產業綜合函數評價值分別由2013年的0.6774、0.7906增加到2015年的0.9181、0.9827,兩者耦合協調度由2013年的0.6072增加到2015年的0.6903,信息產業對旅游產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但從兩者耦合協調度的等級來看,僅為初級協調水平,未來上升空間依然巨大。

3.3 子系統耦合的格蘭杰因果檢驗

為了驗證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系統之間耦合結論的合理性,利用Eviews7.2軟件對旅游產業、信息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U1、U2進行協整分析與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平穩性檢驗:由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要求數據的平穩性,平穩性主要表現為時間序列方差和均值為常數、不同變量間的協方差僅與變量間的滯后階數相關,否則會產生偽回歸的現象,從而對模型預測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因此,本文采用ADF法對U1、U2的平穩性性進行檢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U1、U2均滿足一階單整,符合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

表4 變量平穩性檢驗

協整分析:雖然U1、U2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但可能具有長期均衡關系,即協整關系。Engle-Granger兩步法檢驗是揭示多個變量的某種線性組合是否具有長期均衡關系的一種方法[33]。①U1、U2進行回歸,求得殘差;②對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零階單整則表明U1、U2存在協整關系,否則不存在協整關系,結果見表5。從表5可知,在1%、5%、10%的顯著水平下ε滿足零階單整,所以U1、U2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

表5 變量的回歸統計與ε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構建U1、U2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模型:

(6)

(7)

式中,U1、U2表示旅游產業、信息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αi、βi、λi、σi為U1、U2各自的估計系數;s為滯后階數;ε1t、ε2t為誤差項。當α1、α2、α3…αi中至少有一個顯著不為零,則信息產業是引起旅游產業發展的原因。當λ1、λ2、λ3…λi整體有一個不為零,則旅游產業是引起信息產業發展的原因,結果見表6。

表6 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從表6可知,旅游產業系統與信息產業系統之間存在著互動發展關系,驗證了兩者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即信息產業通過將物聯網、“互聯網+”、無線網絡、移動通信服務等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傳播媒介,驅動旅游產業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激發整個產業的創新活力,提高整個產業的競爭能力。而旅游產業在信息產業的驅動下更加活躍,不斷地調整產業結構,為信息技術提供應用平臺,對信息產業驅動產生引致效應。因此,兩大系統之間存在“驅動—響應”機制。

4 信息產業驅動下的旅游產業響應的影響機制

由于信息產業驅動下的旅游產業響應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趨勢,因此需要對中國信息產業驅動下的旅游產業響應機制進行因素分析,選用2000—2015年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相關數據構建計量模型。為使模型中所使用的解釋變量更全面、更合理的詮釋被解釋變量,針對表2中所列的16個二級指標,以二級權重較大者為篩選標準,遴選出國內旅游收入(X1)、旅游產業從業人員數量(X2)、接待國內游客(X3)、旅游高等院校數(X4)、局用和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X5)、互聯網普及率(X6)、Ramp;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X7)、Ramp;D項目數(X8)作為解釋變量,分別代表旅游收入、旅游產業規模、旅游產業效應、旅游產業知識支撐、信息產業技術基礎、信息產業應用消費、信息產業規模、信息產業知識支撐。將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者耦合協調度(Y)作為被解釋變量。建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

lnY=b0+b1lnX1+b2lnX2+b3lnX3+b4lnX4+b5lnX5+b6lnX6+b7lnX7+b8lnX8+μ

(8)

式中,b0…、b8代表各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μ為隨機擾動項。利用Eviews7.2軟件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為:

(9)

綜合考慮旅游收入和旅游產業知識支撐、信息產業規模與信息產業技術基礎兩項一級指標權重分別在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個子系統中所占比重均超過了50%。結合回歸方程系數大小排序,可知影響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者耦合協調度最主要的因素為信息產業規模、旅游收入、信息產業技術基礎、旅游產業知識支撐。

5 結論與討論

2000—2015年,我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發展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信息產業滯后類型居多,但在2009年后旅游滯后類型逐漸占據多數。其中,旅游業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值從2000年的0.1416增加到2015年的0.9181;城鎮化綜合評價函數值從2000年的0.0148增加到2015年的0.9827。

2000—2015年,我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系統兩者之間的耦合協調水平呈現小幅波動上升的趨勢。依據耦合協調度等級及類別劃分標準可知,2000—2008年為失調衰退階段,2009—2012年為過渡階段,2013—2015年為協調上升階段,表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信息產業對旅游產業的驅動作用已經逐漸凸顯出來。

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驗證了,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系統存在著顯著的耦合發展特征。通過因素分析得出信息產業規模、旅游收入、信息產業技術基礎、旅游產業知識支撐是影響兩者耦合協調度的最主要因素。

本文從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互動關系視角出發,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兩者綜合發展水平及階段演變特征,并對影響兩者耦合協調度的主要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未能對內陸地區31個省份的兩者耦合協調度以及階段演變特征進行深入分析,在未來的后續研究過程中將嘗試對全國多個省市和地區進行對比和分析研究。

[1]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旅游信息化規劃的通知[EB/OL].http://www.cnta.gov.cn/zwgk/201703/t20170307-817856.shtml.

.旅游信息化導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54-55.

[3]覃建雄.旅游電子商務研究進展與前瞻[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6-70.

[4]Buhalisa D,Licata M C.The Future E-tourism Intermediar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207-220.

[5]Kazasis F G,Moumoutzis N,Design Ubiqituous Personalized TV2 Anytime Services[C].UMICS,2003.

[6]Steven P.Book Review: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2005),Springer Wien,New Y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325-327.

[7]Steven P.Book Review: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2006),Springer Wien,New Y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1144-1145.

[8]Choi S,Ylehto X,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 Dite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118-129.

[9]Sharda N L,Tourism Informatics:Visual Travel Recommender Systems,Social Communities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M].New York:Yurchak Printing Inc,2009,2-5.

[10]Gretzel U.Intelligent Systems i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3)∶757-779.

[11]王彥峰.旅游信息搜集與旅游促銷宣傳[J].南開經濟研究,1986,(4)∶55-56.

[12]龔玉明.淺談旅游信息在經濟決策中的地位及其開發利用[J].旅游學刊,1994,(1)∶31-34.

[13]李天順,張紅.旅游業管理[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67-68.

[14]劉曉虹,陳耀.關于旅游業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1,(11)∶29-30.

[15]鄧文勝,關澤群,魏欣.旅游信息化與TGIS應用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3)∶112-115.

[16]路紫,李彥麗.北京旅游在線服務滿意度的供需差研究[J].經濟地理,2005,(5)∶732-735.

[17]仇學琴.云南省鄉村旅游信息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9,(8)∶157-161.

[18]張凌云.智慧旅游:個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務時代的來臨[J].旅游學刊,2012,(2)∶3-5.

[19]陳建斌,鄭麗,張凌云.智慧景區IT能力模型及其核心構成研究[J].旅游科學,2014,(1)∶14-21.

[20]李京頤,陳文力,寧華.北京地區旅游企業信息化發展狀況調查[J].旅游學刊,2007,(5)∶46-53.

[21]劉利寧.智慧旅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6)∶67-71.

[22]汪俠,甄峰,吳小根.基于游客視角的智慧景區評價體系及實證分析——以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5,(4)∶448-456.

[23]張補宏,黃仙花.國內外網絡旅游信息研究熱點與未來展望[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6,(4)∶119-125.

[24]VEFIE L.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25]范繼剛,王兆峰,楊衛書.四川省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耦合協調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30(1)∶110-113.

[26]劉耀彬,李仁東,宋學鋒.中國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5,20(1)∶105-112.

[27]高楠,馬耀峰,李天順,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產業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旅游學刊,2013,28(1)∶62-69.

[28]王謙.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搭建與管理研究——基于物聯網模式下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145-149.

[29]高楠,馬耀峰,李天順,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產業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旅游學刊,2013,28(1)∶62-69.

[30]周成,馮學鋼,唐睿.區域經濟—生態環境—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分析與預測——以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為例[J].經濟地理,2016,36(3)∶186-193.

[31]趙昕,茶洪旺.信息化發展水平與產業結構變遷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7)∶84-88.

[32]郭康,張聰,張麗云.“三駕馬車”拉動邯鄲旅游發展——邯鄲市旅游發展戰略調整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4)∶95-98.

[33]古扎拉蒂,波特.計量經濟學基礎(第5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766-770.

EmpiricalStudyonCouplingCoordinationBetweenTourismandInformationIndustryinChina

ZHANG Xin-cheng,GONG Zhi-gang,GAO Nan,WANG Lin-yan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31,China)

Tourism information industry became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stage division,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recession stage,the transition stage and the coordination rising stage.On this basi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or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s and explore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driven b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results showed:①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upling interaction.②Tourism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2009 after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type.③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level betwee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d a tendency to fluctuate,and from 2013 to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recession stage to the coordination stage.④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information industry scale,tourism income,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tourism industry knowledge support to wer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upling of the two main factors.

tourism;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upling

10.3969/j.issn.1005-8141.2017.10.020

F592.3

A

1005-8141(2017)10-1259-06

2017-08-14;

2017-09-17

山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6041011-1)。

張新成(1992-),男,山西省大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旅游經濟運行。

弓志剛(1972-),男,山西省襄垣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旅游電子商務。

猜你喜歡
旅游發展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旅游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国产丝袜91|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网| 国产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噜噜噜综合亚洲|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不卡在线看|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天天色|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欧美视频| 欧美天天干|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国产精品微拍| 国语少妇高潮|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67194亚洲无码|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99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日本免费a视频| 97在线免费|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综合色88|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精品亚洲|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亚洲精品va| 98超碰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91亚瑟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