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奇,劉偉文
(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內科,江蘇 丹陽 212300)
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效果評析
張 奇,劉偉文
(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內科,江蘇 丹陽 212300)
目的:探討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將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98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丹-針組和丹參多酚酸組。為丹參多酚酸組49例患者采用丹參多酚酸進行治療,為丹-針組49例患者聯用丹參多酚酸和針刺療法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結果:治療后,丹-針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平均為(3.10±0.03)g/L,其血漿粘度平均為(1.50±0.16)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為(12.20±2.11)mPa,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85%;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平均為(3.45±0.46)g/L,其血漿粘度平均為(2.05±0.28)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為(13.73±2.40)mPa,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51%。與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相比,丹-針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治療后其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顯著。
丹參多酚酸;針刺療法;腦梗死
腦梗死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此病主要包括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等類型[1-2]。有研究指出,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筆者對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腦梗死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
病情符合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經磁共振檢查和頭部CT檢查被確診患有腦梗死。2)發病時間在6h至72h之間。
患有混合性腦卒中或出血性腦卒中。2)患有由代謝障礙、腦寄生蟲、腦外傷、腦腫瘤等原因引起的腦栓塞。3)患有內分泌系統、造血系統疾病。4)存在嚴重的腎、肝功能不全。
選取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98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98例患者隨機分為丹-針組和丹參多酚酸組。丹-針組49例患者的年齡在6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01±2.45)歲,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20例。丹參多酚酸組49例患者的年齡在61~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12±2.11)歲,其中有男性28例,女性21例。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為丹參多酚酸組患者采用丹參多酚酸進行治療。丹參多酚酸(生產企業: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50248)的用法是:將200mg的丹參多酚酸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用藥30d。為丹-針組患者聯用丹參多酚酸和針刺療法進行治療。進行針刺治療的方法是:對患者的百會、前頂、風池、角孫、合谷、曲池、玉液、金津、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快速點刺玉液穴和金津穴,并采用快速進出針的手法對其他穴位進行針刺。針刺得氣后,留針15min,1次/d,連續治療30d。丹參多酚酸的用法與丹參多酚酸組相同。
1.5.1 觀察指標 1)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血漿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
1.5.2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口眼歪斜、肢體麻木、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口眼歪斜、肢體麻木、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甚至在加重[3]。
本文中的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纖維蛋白原水平、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用(±s)表示,采用t檢驗,總有效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丹-針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平均為(3.10±0.03)g/L,其血漿粘度平均為(1.50±0.16)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為(12.20±2.11)mPa;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平均為(3.45±0.46)g/L,其血漿粘度平均為(2.05±0.28)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為(13.73±2.40)mPa。與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相比,丹-針組患者治療后其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血漿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s)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血漿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s)
注:*與丹-針組相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纖維蛋白原(g/L) 血漿粘度(mPa) 全血低切粘度(mPa)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丹 - 針組 49 3.95±0.35 3.10±0.03 1.85±0.26 1.50±0.16 14.01±2.08 12.20±2.11丹參多酚酸組 49 4.15±0.35 3.45±0.46* 1.95±0.35 2.05±0.28* 14.30±2.1 13.73±2.40*
治療后,丹-針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85%,丹參多酚酸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51%。與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相比,丹-針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
腦梗死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丹參多酚酸是臨床上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4]。過去,臨床上常單用此藥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不佳[5]。中醫認為,腦梗死主要由“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對腦梗死患者的百會、前頂、風池、角孫、合谷、曲池、玉液、金津、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進行針刺治療可起到
通脈活絡、活血祛瘀的作用[6-7]。在本次研究中,筆者聯用丹參多酚酸和針刺療法對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丹參多酚酸組患者相比,丹-針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治療后其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丹參多酚酸聯合針刺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血漿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
[1]汪志忠,黎紅華,吳非,等.丹參多酚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白細胞介素-10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3,8(1):71-72.
[2]沈燕,黎紅華,徐志鵬,等.丹參多酚對腦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9):25-27.
[3]劉瑞,郭英英,李婷婷,等.丹參多酚酸鹽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5,22(6):354-356.
[4]彭方,陳森福,林悅靜,等.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0):39-41.
[5]高芳.依達拉奉聯合丹參多酚酸鹽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991-5992.
[6]廖燕玲,蒙蘭青,林麗飛,等.腦心通聯合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對老年急性腦梗死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4(5):141-143.
[7]鞏守剛,宋亮,郭建芳,等.丹參多酚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36):177,178.
R743.3
B
2095-7629-(2017)11-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