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坤
(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職工醫院,山東 臨邑 251507)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效果研究
汪 坤
(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職工醫院,山東 臨邑 251507)
目的:探討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幾年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職工醫院皮膚科收治的52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均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蕁麻疹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00%。癢疹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酒糟鼻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0.00%。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23%。結論: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效果顯著。
幽門螺桿菌;皮膚病;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革蘭陰性菌。此種細菌寄生在人類的胃部。該細菌除了能引發胃炎和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外,還能引發蕁麻疹、癢疹、自身免疫大皰病、酒糟鼻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1]。臨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為探討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效果,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職工醫院皮膚科對近幾年收治的52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間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職工醫院皮膚科收治的52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癥狀觀察、血常規檢查及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被確診患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48.08%),女性患者27例(51.92%);其年齡為32~72歲,平均年齡為(45.82±5.34)歲;其病程為0.5~4.5年,平均病程為(2.24±1.25)年;其中有酒糟鼻患者2例(3.85%),有蕁麻疹患者20例(38.46%),有癢疹患者30例(57.69%)。
對所有患者均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甲硝唑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克拉霉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4219,生產單位: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每次服250~500 mg。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阿莫西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0200,生產單位:吉林省金諾藥業有限公司),每次服500~1000 mg。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甲硝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5302,生產單位:陜西醫藥控股集團山海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每次服400 mg。連續治療1周為1個療程[2]。
治療后,使用膠體金法對患者進行幽門螺桿菌IgG抗體檢測。根據檢測的結果判定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治愈:患者進行IgG抗體檢測的結果呈陰性,其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進行IgG抗體檢測的結果呈陰性,其臨床癥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蕁麻疹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00%(20/20)。癢疹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28/30)。酒糟鼻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0.00%(1/2)。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23%(49/52)。詳情見表1。

表1 HP根除治療的治療結果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幽門螺桿菌生存在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之一。據統計,全世界有半數以上的人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部分國家有將近90%的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能產生脲酶、空泡毒素等多種有害物質,引發一系列的炎癥反應,使患者出現免疫系統異常的情況[3]。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是指患者因感染幽門螺桿菌而發生的一類皮膚病。常見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有酒糟鼻、蕁麻疹及癢疹等[4]。
甲硝唑是一種硝基咪唑類藥物,主要用于治療或預防厭氧菌引起的系統感染或局部感染,是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首選藥物之一。但單獨使用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患者聯合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甲硝唑進行了治療。克拉霉素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紅霉素的衍生物,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皮下軟組織感染等。克拉霉素對紅霉素耐藥菌株也能起到較好的抗菌作用。該藥經口服吸收的效果好,能迅速地分布到機體的各組織中,其在扁桃體、鼻黏膜、皮膚中的濃度約為同期血藥濃度的2~6倍。阿莫西林是臨床上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之一。該藥在酸性條件下穩定,在胃腸道內的吸收率達90%。阿莫西林經口服后,藥物分子中的內酰胺基可立即水解生成肽鍵,迅速和菌體內的轉肽酶結合,并使轉肽酶失活,切斷菌體依靠轉肽酶合成糖肽來建造細胞壁的唯一途徑,使細菌迅速破裂溶解。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總有效率高達94.23%。
總之,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皮膚病的效果顯著。
[1]周勐,宋施儀,龐傳超.幽門螺桿菌與皮膚病相關研究進展[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3, 39(2):124-127.
[2]廖理超,胡白.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蕁麻疹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1, 4(1):27-29.
[3]樊慧麗,陳玉梅.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 2011, 14(6):577-580.
[4]劉東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及根除治療現狀與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3(22):2969-2971.
R751
B
2095-7629-(2017)11-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