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燕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山西 霍州 031412)
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效果分析
馮景燕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山西 霍州 031412)
目的:探討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效果。 方法:選取近期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收治的2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病理診斷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病變。對所有患者均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和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然后觀察兩組患者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結果:這些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于其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
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經陰道超聲;經腹部超聲
子宮內膜病變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陰道不規則排液、陰道流血、經期延長、下腹部疼痛及月經量增多等[1]。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臨床上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主要有子宮內膜炎、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增殖癥及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等。超聲技術是臨床上最常用于診斷疾病的技術之一。過去,臨床上常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但準確率不高[2]。經陰道超聲技術是在經腹部超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檢查技術。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對患者進行檢查能清晰地顯示出其盆腔內臟器的細微結構,從而在早期發現其罹患的疾病。為此,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對近期收治的2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間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收治的2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病理診斷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病變。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相關內容(研究目的、研究過程、診斷方法、治療方法等),愿意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這些患者的年齡為33~67歲,其中位年齡為(41.58±6.32)歲;其病程為16天~13年,其中位病程為(3.64±1.92)年;其中有17例患 者絕經,有7例患者未絕經。在這些患者中,有子宮內膜炎患者1例,有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8例,有子宮內膜癌患者1例,有子宮內膜增殖癥患者8例,有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患者6例。
對所有患者均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取仰臥位。將UB-555型超聲診斷儀的探頭頻率設置為3.5 MHz。在患者的下腹部均勻地涂抹耦合劑。將超聲探頭放在患者的下腹部,對其盆腔進行橫切面和縱切面等多方位的掃查。對所有患者均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將UB-555型超聲診斷儀的探頭頻率設置為6.0 MHz。在超聲探頭上均勻地涂抹耦合劑,將避孕套套在探頭上。將探頭緩慢地置入患者的陰道內,達到其陰道后穹窿處。輕輕地轉動探頭,從各個角度全面探查患者子宮內的情況。
將這些患者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與其使用病理分析技術診斷其功能內膜病變的結果進行對比。觀察這些患者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和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中位病程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這些患者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為這些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于其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0563,P<0.05)。為這些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見表1。為這些患者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見表2。

表1 為這些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n(%)]

表2 為這些患者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n(%)]
子宮內膜病變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疾病。該病的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來,子宮內膜病變的發生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且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子宮內膜病變可分為子宮內膜間質源性病變、子宮內膜上皮加間葉源性病變及子宮內膜上皮源性病變等[3]。子宮內膜上皮源性病變又分為子宮內膜息肉及子宮內膜癌等類型。子宮內膜會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整個月經周期中,女性會經歷子宮內膜修復、增殖、脫落等幾個階段。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最佳時間是子宮內膜增殖早期,即患者陰道停止流血后的2~3天內。此時患者的子宮內膜比較薄,有利于明確診斷其子宮內膜發生病理性改變的位置及內膜的厚度等。
臨床醫生主要使用病理分析技術、超聲技術、宮腔鏡技術等診斷子宮內膜病變。使用病理分析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但會對患者造成創傷。低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的形態與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態比較類似。因此,使用宮腔鏡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容易發生誤診的情況。使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時,患者承受的痛苦小。臨床上最常用的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超聲技術有經腹部超聲技術和經陰道超聲技術。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結果會受到患者膀胱充盈程度及腹部脹氣的影響,易發生漏診、誤診的情況。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時,需采用比較特殊的探頭。這種探頭小巧靈活,在掃查的過程中,可以隨意改變方向和深度,從而更加清晰地顯示病灶的形態。經患者的陰道掃查其盆腔內的情況時,探頭緊貼宮頸,聲音吸收少,圖像更為清晰,可準確地判定宮腔的大小、內部結構等。此外,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時,無需保持膀胱充盈,診斷結果也不會受到其腸道內氣體的干擾。因此,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更高。子宮內膜息肉樣癌、子宮內膜息肉增生等病變的超聲聲像圖比較相似。因此,臨床上使用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時,只能確診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而不能確診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的具體性質。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患者經超聲檢查后,應使用病理分析技術確診其子宮內膜息肉樣病變的具體性質。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些患者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于其使用經腹部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這說明,使用經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高。
[1]劉曉婷,于韜,鄔曉明,等.經陰道超聲診斷絕經后子宮內膜病變應用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4(6):1402-1404.
[2]王秀玲,德文潔,庫爾米拉,等.經陰道超聲和經腹部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3(14):103-104.
[3]趙紅琳.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5):7312-7313.
R445.1
B
2095-7629-(2017)11-0119-02
馮景燕,1972年2月出生,籍貫為山西霍州,2012年12月畢業于山西職工醫學院,臨床專業,本科學歷,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