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濤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 江蘇 蘇州 215007)
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研究
徐聞濤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 江蘇 蘇州 215007)
目的:探討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對合并肺炎的小兒麻疹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對在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確診并接受住院治療的94例合并肺炎的小兒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94例患兒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47例患兒。對兩組患兒均進行退熱、止咳等對癥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A組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為B組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其各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的時間。結果:經過治療,B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的時間均明顯優于A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的時間,促進其康復。
小兒麻疹;肺炎;丙種球蛋白;痰熱清;效果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麻疹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麻疹患兒的主要臨床特征有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皮膚上出現紅色斑丘疹等。麻疹患兒病后的免疫力持久,多數患兒可終生免疫。麻疹病毒主要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易感者在與麻疹患兒接觸后,約有90%以上的人數會發病。若未能很好地控制麻疹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極易使其發生肺炎等并發癥。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應在保證其臥床休息的前提下,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以迅速地控制其臨床癥狀和體征,促進其康復[1,2]。以往,臨床上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主要使用丙種球蛋白來調節其自身的免疫力,以控制其臨床癥狀和體征的進展,但效果并不理想。為了進一步提高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對收治的47例此病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科確診并接受住院治療的94例合并肺炎的小兒麻疹患者。將這94例患兒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47例患兒。在A組的47例患兒中,有男孩29例,女孩18例。他們的年齡在11個月~7歲之間,平均為(4.8±0.6)歲。在B組的47例患兒中,有男孩30例,女孩17例。他們的年齡在10個月~7歲之間,平均為(4.6±0.9)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兒對治療方案中所用的藥物均不存在禁忌癥。3)患兒家長或監護人對本次治療方法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合并有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的患兒。2)對治療藥物存在明顯禁忌癥的患兒。3)進行治療期間家屬或監護人要求更換藥物的患兒。
1.4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退熱、止咳等對癥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A組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即用200~400mg/kg的丙種球蛋白對其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一次,連續治療3天。為B組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用200~400mg/kg的丙種球蛋白對其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一次。2)用0.5~1ml/kg的痰熱清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一次,連續治療5天。
1.5 療效判定標準 經過治療,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消失,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紋理正常、肺部陰影消散,即可判定其治療效果為治愈。經過治療,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紋理有所增粗、肺部陰影基本消散,即可判定其治療效果為好轉。經過治療,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及其X線檢查的結果均無變化,甚至病情在加重,即可判定其治療效果為無效。
1.6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止咳的時間及其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
1.7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使用SPSS17.0數據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經過治療,B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A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2.2 兩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的比較經過治療,A組患兒退熱的平均時間為(5.26±1.78)天,其止咳的平均時間為(5.72±1.68)天,其肺部啰音消失的平均時間為(6.11±2.03)天。B組患兒退熱的平均時間為(3.02±0.94)天,其止咳的平均時間為(4.17±1.15)天,其肺部啰音消失的平均時間為(4.33±1.57)天。B組患兒退熱的時間、止咳的時間和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均明顯短于A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麻疹病毒可以對機體的免異細胞進行感染,降低機體免疫細胞的增殖反應和抗體的合成能力,從而造成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由于小兒呼吸系統功能的發育尚不完善,其對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弱,故麻疹患兒極易發生肺炎等并發癥。因此,臨床上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時應以提高其機體的免疫力、抑制麻疹病毒的復制、抗炎等治療為主[3]。丙種球蛋白是一種免疫制劑,此藥屬于具有抗體活性的一類球蛋白。丙種球蛋白在進入機體后,可快速提高機體抗體的水平,有效地促進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的修復,提高機體的抗病毒能力。此藥中的特異抗體,可促進機體炎癥的消失,且患兒無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對麻疹患兒使用丙種球蛋白進行靜脈注射,可將此藥中含有的大量抗體輸注給患兒,使其機體迅速達到免疫保護狀態,發揮其自身的免疫調節作用。痰熱清是通過對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等藥物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后制成的中藥制劑。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痰熱清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此藥不僅可以縮小肺泡滲出的范圍,還可減少機體內炎性因子的表達,具有很好的抗感染和解熱效果。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可在提高其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的同時,快速改善其臨床癥狀和體征,促進其機體功能的恢復[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B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的時間均明顯優于A組患兒。這說明,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聯合使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進行治療,不僅具有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藥物起效的時間快速,此研究結果與鄭福祥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用丙種球蛋白和痰熱清對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和體征,縮短其治療的時間,促進其康復。
[1] 李巖.糖皮質激素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麻疹并發重癥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3):165-166.
[2] Kaitlin R L, Hope C, Nkamba, et al.Changes in Measles Serostat us Among HIV-Infected Zambian Children Initiating Antiretro viral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the 2010 Measles Outbreak an d Supplemental Immunization Activities[J].Moss J Infect Dis,2013,208(11):1747-1755.
[3] 楊小濤,楊震,王艷春.靜脈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麻疹合并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5(29):139-141.
[4] 苗翠華.丙種球蛋白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27):104-105.
[5] 鄭福祥,陳林.丙種球蛋白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麻疹合并肺炎療效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9):1370-1371.
R725.1
B
2095-7629-(2017)4-0024-02
徐聞濤,男,1982年出生,漢族,江蘇如東人,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感染科臨床。郵箱:xwt198911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