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暉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婦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效果觀察
夏朝暉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婦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探討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某院收治的50例婦科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50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對A組患者進行開腹手術治療,對B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及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B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治療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婦科腫瘤;效果
近年來,隨著腔鏡技術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患者在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被廣泛地應用于婦科良性腫瘤的治療中[1,2]。腹腔鏡手術是在患者密閉的盆腔、腹腔內(nèi)進行治療的內(nèi)鏡手術操作方法,即將接有冷光源照明的腹腔鏡經(jīng)腹壁插入患者的腹腔,再連接攝像系統(tǒng)將其盆腔、腹腔內(nèi)的臟器顯示于監(jiān)視屏幕上,手術操作者通過直視屏幕進行手術操作的一種術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效果,某院對收治的50例此病患者分別進行開腹手術治療和腹腔鏡手術治療,其中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25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某院收治的50例婦科腫瘤患者。將這50例患者隨機分為B組和A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在B組的2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的20歲,年齡最大的51歲,平均年齡為(33.7±4.6)歲。其中,卵巢腫瘤患者有15例,子宮肌瘤患者有6例,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有4例。在A組的2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的19歲,年齡最大的52歲,平均年齡為(33.5±4.3)歲。其中,卵巢腫瘤患者有16例,子宮肌瘤患者有5例,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有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A組患者進行開腹手術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以明確其手術指征。2)讓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鋪巾。3)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4)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在其下腹部做一條10~15cm的切口。5)對卵巢囊腫患者進行囊腫剝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子宮肌瘤摘除術,對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進行子宮切除術及淋巴清除術。6)逐層關閉患者的腹腔。對B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讓其取相應的體位。2)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3)在患者的腹部做3~4個5~10mm的切口,為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將其腹腔內(nèi)的壓力保持在2.13kPa。4)將內(nèi)窺鏡置入患者的腹腔中,通過影像全面了解其腹腔及盆腔內(nèi)的具體狀況,確定其病灶的位置。5) 對卵巢囊腫患者進行囊腫剝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肌瘤摘除術,對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進行子宮切除術及淋巴清除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將各項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到某院自制的婦科腫瘤療效調(diào)查表中,使用電子計算機軟件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5.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B組患者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34.3±9.6)min,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39.3±5.2)ml,術畢至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為(12.5±1.9)h,手術切口愈合的平均時間為(3.1±0.9)d,住院的平均時間為(5.2±1.3)d。A組患者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57.1±13.8)min,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109.3±29.3)ml,術畢至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為(31.4±3.2)h,手術切口愈合的平均時間為(7.1±2.3)d,住院的平均時間為(9.2±2.1)d。B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進行手術的時間(min) 術中的出血量(ml)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h) 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d) 住院的時間(d)B 組 25 34.3±9.6 39.3±5.2 12.5±1.9 3.1±0.9 5.2±1.3 A 組 25 57.1±13.8 109.3±29.3 31.4±3.2 7.1±2.3 9.2±2.1 t值 - 10.13 24.67 13.62 11.45 9.33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在B組的25例患者中,出現(xiàn)尿路感染的患者有1例,出現(xiàn)尿潴留的患者有1例,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8%。在A組的25例患者中,出現(xiàn)尿路感染的患者有2例,出現(xiàn)尿潴留的患者有2例,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28%。B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婦科腫瘤是婦科的常見病,對女性的生命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3]。婦科腫瘤可發(fā)生在女性機體的不同部位,其中最常見的腫瘤類型有子宮肌瘤、宮頸癌及卵巢囊腫等[4]。以往,臨床上對婦科腫瘤患者主要進行開腹手術治療,即在患者的下腹部做一條10~15cm的切口后,再根據(jù)其腫瘤的類型進行后續(xù)的手術治療。但是,婦科腫瘤患者在接受開腹手術后,極易發(fā)生出血性損傷、臟器損傷等并發(fā)癥,不利于其身體的恢復[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A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王文[6]的研究結果相符。結合本次研究的結果,筆者認為,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開腹手術,其手術切口的長度大,不僅會對其身體產(chǎn)生較大的創(chuàng)傷,還會增加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而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由于其手術的切口相對較小,故對其身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也較小。另外,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手術操作者可通過內(nèi)窺鏡清晰地觀察到患者腹腔及盆腔內(nèi)的具體情況,而清晰的手術視野有助于手術操作者最大限度地清除患者體內(nèi)的病灶,從而降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其治療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 牛高麗,齊素云,張冰潔.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及中轉開腹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6):174-176.
[2] 盧貝琳.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11): 1628-1629.
[3] 李彥芳,王春艷,劉瑜.腹腔鏡手術治療87例婦科腫瘤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4): 5541-5542.
[4] 田君,張紅霞,程海玲,等.探討和分析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60): 115.
[5] 金紅梅.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中3種止血方法的療效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2(4): 461-463.
[6] 王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治療婦科腫瘤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14): 92-93.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tumor
Xia Zhaohui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Sichuan 610000
Objective: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tumor.Methods: 50 cases of gynecologic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anal exhaust ti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 tumor is satisfied, with the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Laparoscopy; gynecological tumor; clinical effect
R737.3
B
2095-7629-(2017)4-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