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挺
(常熟市中醫院普外科 江蘇 常熟 215500)
在不同時機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探析
陳 挺
(常熟市中醫院普外科 江蘇 常熟 215500)
目的:探討在不同時機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方法:選擇某院收治的86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手術時間的不同,將這86例患者分為A組(30例)、B組(30例)和C組(26例)。我院對這三組患者均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中,A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后的48小時內,B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后的48~72小時之間,C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的72小時以后。手術結束后,對比這三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其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結果: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其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其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均明顯優于C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的72小時內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最為理想。此情況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同時機;效果;對比
急性膽囊炎是膽結石患者常見的并發癥。臨床上將由膽結石引起的急性膽囊炎叫做急性結石性膽囊炎。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主要方法。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在發病后的不同時間段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不盡相同[1]。為了研究在不同時機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86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1)其病情均經腹部CT檢查和B超檢查得到確診。(2)在發病前,患者未患有肝臟疾病。(3)在入院時,患者進行莫菲氏征(Murphy征)檢查的結果為陽性[2]。(4)患者未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心、肝、腎功能不全。(5)患者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獲得了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根據手術時間的不同,將這86例患者分為A組(30例)、B組(30例)和C組(26例)。在A組中,有女患者13例,男患者17例,其年齡在2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9±6.5)歲,其膽結石的平均病程為(8.3±2.6) 年。在B組中,有女患者12例,男患者18例,其年齡在23~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8±6.3)歲,其膽結石的平均病程為(8.5±2.3)年。在C組中,有女患者11例,男患者15例,其年齡在22~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6.1)歲,其膽結石的平均病程為(8.6±2.2)年。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我院對這三組患者均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中,A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后的48小時內,B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后的48~72小時之間,C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間為其發病的72小時以后。這三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方法為[3]: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和腰硬聯合麻醉。在患者劍突下1cm處做一個切口,將此切口作為主操作孔。通過主操作孔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在人工氣腹建立完成后,在患者肚臍下1cm處作一個切口作為觀察孔,然后在患者右腋前0.5cm處和肋緣下右鎖骨中線0.5cm處各做1個切口作為輔助操作孔。通過觀察孔將腹腔鏡探入患者的腹腔,通過主操作孔和輔助操作孔將套管探入患者的腹腔。先用腹腔鏡觀察患者膽囊的情況,然后分離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切除膽囊。
1.3 觀察指標 手術結束后,對比這三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其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優于C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表1 三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組別 手術的用時(min)術中的出血量(ml)術后疼痛癥狀持續的時間(d)住院的時間(d)術畢至排氣的時間(h)A 組 45.1±10.3 50.3±10.5 23.9±3.2 4.1±2.5 38.6±3.2 B 組 50.8±11.2 53.6±10.3 26.1±4.1 5.3±2.1 42.5±4.1 C 組 66.5±12.3 63.8±12.1 54.2±7.2 7.5±2.2 74.8±6.2
2.2 三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患者和B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優于C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2.3 三組患者轉為進行開腹手術幾率的比較 A組患者和B組患者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患者和B組患者轉為進行開腹手術的幾率均明顯優于C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轉為進行開腹手術幾率的比較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是膽囊炎中常見的一種類型。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使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方法逐漸獲得了臨床上的認可。臨床研究發現,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在發病后的不同時間段,其膽囊出現的病理表現各不相同。因此,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的不同時間段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明顯不同[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分別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的48小時內、發病后的48~72小時之間和發病的72小時以后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結果發現,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72小時以內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較好,而在其發病的72小時后對其進行此手術則效果較差。筆者認為,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在發病的72小時后,其膽囊會出現內壁增厚、水腫、充血和局部粘連等癥狀。這些癥狀會增加手術的難度,從而影響手術的效果[5]。
綜上所述,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的72小時內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最為理想。此情況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1] 柳己海.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時機的選擇及中轉開腹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260-263.
[2] 王公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及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23):104-105.
[3] 高昊鵬,章志翔.急性結石性膽囊炎選擇腹腔鏡手術時機的探討[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2,18(2):234-236.
[4] 孫登群,龔仁華,孫艷軍等.高齡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機探討[J].肝膽外科雜志,2015,23(1):34-36.
[5] 鄧仲鳴,趙云.不同時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及預后[J].肝膽外科雜志,2015,23(6):418-420.
R657.4+1
B
2095-7629-(2017)4-0050-02
陳挺,男,1983年11月出生,籍貫為江蘇常熟,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普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