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姍蓉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衛生院 浙江 寧波 315113)
對門診老年輸液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
卓姍蓉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衛生院 浙江 寧波 315113)
目的:探討對在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衛生院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128例老年患者分為門診組與優質組,每組各有64例患者。對門診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優質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優質組患者接受護理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其輸液不良事件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門診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在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顯著降低其輸液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其護理質量,進而提升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
門診;輸液;老年患者;優質護理
進行門診輸液是醫院常見的治療方式。老年患者由于器官組織退化、機能衰退等原因,在進行門診輸液治療時易發生液體滲漏、穿刺部位紅腫及心律失常等輸液不良事件,故在其進行輸液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十分必要[1]。為了進一步證實對在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我們對在我院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128例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128例老年患者。將這128例患者隨機分為門診組與優質組,每組各有64例患者。在門診組患者中,有38例男性、26例女性,其年齡在63~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73±10.28)歲。其中,有16例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有20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有16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2例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優質組患者中,有37例男性、27例女性,其年齡在63~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02±10.13)歲。其中,有16例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有19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有17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2例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門診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比如保持門診室的環境衛生,保證配藥的安全,對輸液的患者加強巡視等。在此基礎上,對優質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為:1)心理護理:老年患者因年齡大、病程長、多數患者擔憂其病情、心疼醫療費用等易出現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地說明進行輸液治療的必要性,告知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加快其康復的速度,縮短其治療的療程。2)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門診治療環境,比如保持輸液室的溫濕度適宜、光線柔和,在輸液室放置可使人心情愉悅的綠色植物,并提供飲水機、一次性水杯及書報等物品。3)穿刺與拔針護理: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穿刺時,應盡可能選擇遠離心臟的血管,并避免在靜脈瓣、關節和虎口處進行穿刺。對于需要長期進行輸液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有計劃地為其選擇適宜的血管,并采取相應的血管保護措施。護理人員在為老年患者拔針后,應適當延長按壓棉簽的時間,以防其穿刺部位出現滲血或淤青的現象。在穿刺成功后,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一旦其穿刺部位出現紅腫及疼痛等不良反應,應立即為其更換穿刺部位,并用濃度為33%的硫酸鎂溶液為其進行局部外敷。4)輸液過程中的護理: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協助其保持舒適的體位,并適時為其調整體位,以防其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出現肢體僵硬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調快藥液的滴速,尤其是患有心力衰竭、冠心病及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以免其出現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定時對其進行巡視,詢問其有無出現不適感,以免其發生輸液不良反應。患者在進行輸液治療的過程中若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立即為其停止輸液,并報告醫生進行處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在輸液結束的當天不能對穿刺部位進行熱敷,以免加重該部位腫脹的癥狀。在為患者輸注刺激性的藥液時,護理人員可將溫熱的毛巾壓置在其近心端、與穿刺部位間隔四指以上的位置,以減輕藥物對其機體的刺激程度,增加其舒適度。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的評分、輸液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請患者打分的方式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定,評定的項目包括門診環境、服務態度、操作技巧與健康宣教質量,每項的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并將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優質組患者輸液不良事件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門診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輸液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的對比
2.2 優質組患者接受護理質量的評分均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質量評分的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質量評分的對比(±s,分)
組別 門診環境 服務態度 操作技巧 健康宣教質量優質組(n=64) 99.23±5.34 98.53±7.44 92.73±8.13 95.44±8.55門診組(n=64) 81.72±5.95 85.46±6.25 80.67±7.82 83.23±7.66 t 8.274 9.024 10.235 9.262 P 0.000
2.3 優質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老年患者在進行門診輸液治療時存在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血管硬化、皮膚松弛、回血慢、反應功能減退、對藥物副作用和輸液不良反應的反饋遲鈍、缺乏與輸液相關的知識等。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老年患者發生輸液不良事件,影響其治療的效果[3]。相關的臨床資料顯示,對在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顯著降低其輸液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4,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優質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其輸液不良事件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門診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門診組患者,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在門診接受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顯著降低其輸液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其護理質量,提升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張慶玲,高照渝,李穎,等.2139例老年病人門診輸液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6):1066-1067.
[2] 周莉.2160例老年患者門診輸液的臨床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4,24(12):99-101.
[3] 張暉.提高門診老年輸液患者滿意度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0):91-92.
[4] 謝鳳云,郭芬英.局部濕熱敷對提高門診老年輸液患者穿刺成功率的效果研究[J].中國臨床護理,2014,14(4):299-300.
[5] 吳淑芳,謝旦英,許玉清,等.優質護理在門診老年輸液護理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5,14(5):28-29.
R473
B
2095-7629-(2017)4-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