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蓉 高夏蓉 毛 寧
(南通大學附屬建湖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700)
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效果研究
楊蓉蓉 高夏蓉 毛 寧
(南通大學附屬建湖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700)
目的:探討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近期內(nèi)南通大學附屬建湖醫(yī)院收治的6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便捷式急救組(30例)和常規(guī)急救組(30例)。在接到急救電話后,該院對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對便捷式急救組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急救的費用和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結果:與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其急救的費用更少,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縮短其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減少其急救的費用,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重癥顱腦損傷;常規(guī)急救護理;便捷式急救護理;臨床效果;滿意度
重癥顱腦損傷是臨床上急診科的常見病。此病具有病情進展快、并發(fā)癥多、致死率高等特點[1,2]。相關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縮短其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減少其急救的費用,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抽選近期內(nèi)南通大學附屬建湖醫(yī)院收治的6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基線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間南通大學附屬建湖醫(yī)院收治的6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便捷式急救組(30例)和常規(guī)急救組(30例)。便捷式急救組30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齡在8歲~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1±6.5)歲;其中病因為發(fā)生車禍的患者有25例,為從高處墜落的患者有3例,為被砸傷的患者有2例;其中有重癥腦挫裂傷患者26例,有開放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4例。常規(guī)急救組30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齡在8歲~9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4±7.1)歲;其中病因為發(fā)生車禍的患者有24例,為從高處墜落的患者有2例,為被砸傷的患者有4例;其中有重癥腦挫裂傷患者26例,有開放性重癥顱腦損傷患者2例,有硬膜下血腫患者2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對象的入選標準 1)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2)知情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1)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4.1 對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進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的方法是:1)在接收到出診指令后,護理人員乘坐急救車前往急救現(xiàn)場。在到達急救現(xiàn)場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急救護理。2)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呼吸道護理、輸液護理和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
1.4.2 對便捷式急救組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方法是:1)建立便捷式急救綠色通道。由重癥監(jiān)護病房、手術室、B超室、CT室、檢驗科、神經(jīng)外科、急診科的工作人員共同構建出一條急救綠色通道。各科室工作人員需嚴格遵守急救綠色通道的相關規(guī)范,以確保急救綠色通道的工作效率[3,4]。2)在接收到出診指令后,急救車需在1~3min內(nèi)出車。在到達急救現(xiàn)場前,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進行電話溝通,并對患者的病史和顱腦損傷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然后為其制定出急救預案。在到達急救現(xiàn)場后,護理人員應在30s內(nèi)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評估,并對其進行吸氧。3)對于出現(xiàn)呼吸停止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使用心肺復蘇機對其進行治療。同時,護理人員應迅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并對其進行補液。此外,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的傷口進行包扎。在進行包扎的過程中,應妥善地保護好患者膨出的腦組織。4)在急救車到達醫(yī)院前,急診搶救室的醫(yī)生和護理人員應準備好急救床位,并做好接車準備和急救器械的準備。5)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心電監(jiān)護,并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護理人員應定時對患者口鼻內(nèi)的分泌物進行清除,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6)對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以便使其主動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
1.5 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急救的費用和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急救的費用用(±s)表示,采用t檢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急救費用的比較 便捷式急救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平均為(20.7±4.5)min,其住院的時間平均為(18.6±4.7)d,其急救的費用平均為(270.5±62.5)元。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平均為(46.5±6.7)min,其住院的時間平均為(23.8±6.6)d,其急救的費用平均為(385.6±73.4)元。與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其急救的費用更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總滿意率的比較 便捷式急救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6.7%(29/30)。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73.3%(22/30)。與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總滿意率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急救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組患者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其急救的費用更少,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這一研究結果與甘鳳琴[6]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便捷式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縮短其撥打求救電話至接受急救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減少其急救的費用,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黃文伶,梁平華,彭愛明.急性重癥顱腦損傷73例的急救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5):65-66.
[2] 金婷妍,應奇,殷亞婷,等.一例急性特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合并多發(fā)傷的護理體會[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4,35(4):328-329.
[3] 張麗娟.急重癥顱腦損傷一體化的急救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8):135-136.
[4] 鐘鴻波,柳德元,張開權.院前急救早期氣管插管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4,(11):1362-1364.
[5] 曹阿芳.急診護理路徑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33):246-247.
[6] 甘鳳琴.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54):206.
R473
B
2095-7629-(2017)4-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