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安徽 蕪湖 241000)
探析電磁感應現象中的電流趨穩問題
何家傳
(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安徽 蕪湖 241000)
感應電流趨穩問題是電磁感應中的常見問題,也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能夠很好地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本文分析了三類電磁感應中電流趨穩的模型,以提煉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方法。
電磁感應;電流趨穩;電阻;電容;電感
第一類:導體棒(相當于電源)受到一恒定外力作用,初速度為零,回路初始態電流為零,“電源”電動勢為零。
(1) 純電阻電路


圖1
(2) 純電容電路


圖2
第二類:導體棒不受外力(安培力除外),具有初速度;在初始態回路中有電流,導體棒有電動勢。
(1) 純電阻電路


圖3
不難看出,導體棒的速度、受到的安培力和加速度與位移之間都成線性關系。
(2) 純電容電路



例1:如圖6所示,一個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其磁場方向垂直于一軌距為l的平面,導軌光滑且與水平面成α角.一導體棒質量為m,橫跨在兩根金屬導軌上.若開關依次接通1、2、3,使阻值為R(其余電阻均不計)、電容為C或電感為L的元件與棒分別構成電路,當從靜止放開導體棒后,分析棒的穩定運動狀態。

圖6
解析:本題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景:提供動生電動勢的導體棒受一恒定外力作用,這樣的“電源”與電阻或電容器或電感線圈構成電路,在不同的電路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圖7
例2如圖7所示,兩根足夠長的、相距為l的光滑金屬導軌置于水平面內,其左端接入一初始不帶電的、電容為C的電容器和一阻值為R的電阻。一質量為m的金屬棒ab垂直放在導軌上,棒可以在導軌上無摩擦滑動。整個系統處在垂直于導軌平面并豎直指向紙面內的勻強磁場B中,忽略導軌和金屬棒電阻以及滑動時的接觸電阻,不計回路電感。令金屬棒在導軌上突然獲得初速度v0,試求金屬棒ab最后保持勻速運動時速度v的大小。
解析:金屬棒得到初速度v0后,因切割磁感線而獲得感應電動勢,在回路中給電容器充電。由于電容器被充電,金屬棒中有電流,棒受安培力作用(阻力),與此同時電容器獲得與感應電動勢方向相反的電壓。這兩個因素均使回路中電流減小,金屬棒受阻力作用,運動過程中做減速運動。直到棒ab不再受安培力作用,最后以穩定速度v做勻速運動。
從金屬棒以速度v0開始運動時,到以穩定速度v做勻速運動為止,將這段時間分成無限多無限小的時間間隔。其中某一時刻為t,在附近無限小時間間隔Δt內,棒ab受到的安培力為f=Bli,在時間Δt內棒受到的阻力的沖量為fΔt=BliΔt。在棒的運動速度由v0到v的整個時間段內受到的沖量為∑fΔt=Bl∑iΔt=BlQ,其中Q等于電容器充電的總電量,滿足Q=CU,U為電容器充電后的電壓。根據上面的分析,這個電壓等于棒以運動速度為v運動時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即U=Blv。



圖8
例3如圖8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平行金屬導軌相距l=0.25m,電池電動勢ε=6V,內阻不計。電阻R=5Ω,勻強磁場豎直向下。電鍵K閉合后,橫放在導軌上的金屬棒在磁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金屬棒與導軌間的滑動摩擦力f=0.15N,為使金屬棒的運動速度達到最大,磁感應強度為多大?此最大速度vmax等于多少?不計導軌電阻。
解析:方法一:從力的視角進行分析。電路接通后,金屬棒ab上的電流方向由a流向b,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安培力克服摩擦力使金屬棒向右做加速運動,速度不斷增加。
金屬棒向右運動又會產生由b向a的感應電動勢,但隨著速度的增加,感應電動勢不斷增大,致使回路中總電動勢減少,電流減小,金屬棒所受安培力隨之減小,所受合外力也減小,運動加速度減小。直到速度增加到使金屬棒受到的安培力等于摩擦力時,合外力為零,加速度為零。此后,金屬棒做勻速運動,這時的速度就是金屬棒運動的最大速度。



方法二:從能量視角進行分析。金屬棒獲最大速度后做勻速運動,電源輸出的功一部分使電阻發熱,另一部分使導電棒克服阻力做功。


通過以上例題的分析不難看出,解決感應電流趨穩問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研究對象在達到穩定之前的動力學過程,靈活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守恒定律和電路的規律,建立模型,分類解決。
程稼夫.中學奧林匹克競賽物理教程.電磁學篇[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4:417-418.
在電磁感應的“導軌+桿”模型中,由于桿做變速運動,回路中的感應電流往往最終趨于穩定,這類問題既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也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北京、天津、江蘇等省市2017年高考中都出現了此類試題。本文針對幾種常見模型,分析整理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