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云英+王晨婕
摘 要: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播出后,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觀眾們的歡迎,這離不開其成功的字幕翻譯。本文將在翻譯目的論框架下,以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為個案,剖析紀錄片英漢翻譯綱要,探討該類翻譯實踐所遵循的原則,總結紀錄片字幕翻譯中可行的翻譯策略,如簡化、套譯等,旨在為該領域的翻譯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翻譯策略 目的論 《美麗中國》 紀錄片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英文影視作品涌入中國,并且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而紀錄片字幕翻譯作為影視作品字幕翻譯中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理論指導和技術規范的缺乏導致紀錄片字幕翻譯質量不盡人意,還導致中國互聯網上的大部分英文紀錄片的翻譯質量參差不齊。因此,紀錄片字幕翻譯研究亟待重視。
Jorge Diaz-Cintas(2004)博士曾寫道“絕大部分對字幕翻譯的研究都集中于電影作品方面,卻忽視了一些本應該被優先考慮的視聽形式,如紀錄片和漫畫等”,由此可見在對字幕翻譯的研究中,紀錄片字幕翻譯一開始并未受到重視,但如今已有不少西方學者們開始關注紀錄片字幕翻譯研究。Franco(2000)認為在目的語不一致的情況下,應當采取不同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同時向目的語觀眾展示真實畫面和敘述真實故事也是紀錄片字幕翻譯尤為重視的方面。在目的論影響下,Matamala(2009)發現了紀錄片字幕翻譯的難度不但和不同的工作環境有關,還取決于旁白、配音和字幕翻譯這三種特殊的紀錄片翻譯形式,同時她還著重說明了在紀錄片字幕翻譯過程中采取正確的翻譯策略尤為重要。雖然我國在字幕翻譯的研究上比不上國外,但我國翻譯領域的專家學者們不甘人后,逐漸增加了有關字幕翻譯方面的研究。李運興(2001)認為使用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最有用的信息是影視作品字幕翻譯所追求的,并依據字幕翻譯的特征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翻譯策略。此外,錢紹昌(2000)發表的文章《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越來越重要的領域》中,歸納概括了影視作品的五大特征:聆聽性、綜合性、即時性、通俗性和無注性。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由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共同制作完成的英文紀錄片,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各地自然人文景觀的獨特魅力。除卻紀錄片本身的魅力之外,其字幕翻譯對紀錄片的成功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本文試圖在目的論框架下,以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為例,剖析紀錄片英漢翻譯綱要,探討該類翻譯實踐所遵循的原則,總結紀錄片字幕翻譯中的可行性策略,也為紀錄片字幕翻譯者提供些微借鑒。
二、目的論概述
1984年,漢斯·弗米爾在《普通翻譯理論框架》中首次提出了目的論(Skopostheorie),他認為翻譯是一種基于源語言文本且具有明確目的和意圖的跨文化的人類交際行為。目的論認為決定翻譯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眾,即譯文預期的接受者(即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有一定的期待以及交際上的需求)。翻譯是在“目的語情景中為某種目的及目的受眾而產生的語篇”(Nord,2005)。在翻譯過程中,目的論并不看重譯文文本和原文文本之間是否存在對等,而是注重譯文應該以其預期功能為出發點,同時以譯語語境為依據,采取最佳的解決方式,因此目的論具有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更強。(陳小慰,2006)
一般情況下,翻譯是經過指派任務來得以實現的。理論上,發起人會盡量詳盡地向譯者說明譯文的預定目的,解釋譯文預期的接受者、接收文本的時間、地點和場景,并說明文本的預期功能(信息功能、表達功能或呼喚功能)(Nord,2005)。因此,這些由發起人規定的信息構成了一份完整的翻譯綱要(translation brief)。在翻譯過程中,翻譯綱要向譯者說明了翻譯類型,而翻譯目的往往由譯者和發起人共同確定,當雙方意見不一致時,譯者能拒絕翻譯抑或是僅完成發起人規定的工作且對譯文功能不擔負任何責任。
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的字幕翻譯包括了旁白和對白兩種說辭:旁白是一種簡潔易懂的描述性語言,大多是經過策劃和組織過的語言,更貼近書面語言;而對白則是各人物間的日常交際活動,多用大量平白語言或地方性俚語,保留了濃厚的口語色彩。而在紀錄片字幕翻譯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以下三種限制:1.時間限制:字幕翻譯的顯示時間應與講解速度和紀錄片場景同步,每行字幕在屏幕上的顯示時間應為二到三秒。2.空間限制:字幕翻譯的長度應當與觀眾的閱讀視野相符,也就是說字幕在屏幕上一般不超過兩行,每行十個字左右。3.文化限制:英漢雙語的轉換必定存在跨文化交際現象,針對這種文化障礙,備注法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紀錄片字幕翻譯通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因此遇到文化限制時,譯者必須采用靈活的翻譯策略幫助目的語觀眾更好地理解紀錄片。
在目的論框架下,本文將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的英漢字幕翻譯的翻譯綱要整合為下述三個方面,即譯文的預期功能、目的和受眾情況。從譯文文本功能來看,《美麗中國》字幕翻譯文本兼具信息和表達功能,旨在幫助觀眾了解紀錄片所傳達的信息內容,同時展現中國各地自然人文景觀的獨特魅力。譯文接受者是以“對中國事物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中國觀眾”為主。在目的論指導下,根據《美麗中國》英漢字幕翻譯的翻譯綱要,筆者認為紀錄片《美麗中國》的字幕翻譯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體味字里行間意蘊,引申原文實質;第二,發揮譯語優勢,注重讀者效應;第三,強調簡明意賅,符合字幕翻譯特點。
下文將根據目的論,以《美麗中國》的央視版中英字幕為研究對象,依照筆者所提出的《美麗中國》字幕翻譯原則,總結紀錄片字幕翻譯中使用的翻譯策略。
三、目的論指導下《美麗中國》的翻譯策略
2008年4月,BBC版《美麗中國》在全球首播,由字幕組進行翻譯成各種字幕版本并在網上走紅。2011年1月,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基于BBC版《美麗中國》進行翻譯制作,并在記錄頻道播出,深受廣大中國觀眾歡迎。CCTV版《美麗中國》并不是依照BBC版英文字幕逐字對照進行翻譯,而是根據不同情況增加或刪減了部分內容,甚至對一些語句進行了修改。雖然央視版本的《美麗中國》中文字幕是從BBC版本的英語字幕翻譯而來,但是并沒有被源語字幕束縛住,而是細心地把中國觀眾的知識需求和文化背景考慮在內,不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還照顧到了譯語觀眾的心理,最終達到了該電視紀錄片字幕漢譯的預期效果。endprint
(一)體味字里行間意蘊,引申原文實質
在英譯漢過程中,有時通過直譯得到的譯文和原文相比不會有太大偏差,也能理解原文想傳達的意思,但往往不符合漢語觀眾的欣賞習慣(賈文波,2012)。漢語中的用詞向來注重聲韻和諧、平仄交錯、對仗工整和言簡意賅。此外,英文紀錄片字幕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現象,即存在一定的文化限制。因此為了幫助譯語觀眾加深對紀錄片的理解,在進行英譯漢時,譯者可以將原文譯成對仗工整的四字成語或在原文基礎上增加具有解釋說明作用的詞句。
1.套用工整對仗結構
英語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了以簡潔樸實為美的審美習慣,英語常用長句短句相雜。與此相反,漢語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了視妍麗虛華為美的審美習慣,對仗工整。試看例(1)與例(2):
(1)原文:This scenery is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a recurring motif in Chinese paintings,
and a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
(Episode 1:Heart of the Dragon)
譯文:美如幻境般的山水 飽含中國詩畫中的意境 水流回暢 山似碧玉
原文“and a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可以直譯為“主要的觀光勝地”,雖然與原文表達的意思相差不多,但遠不如“水流回暢 山似碧玉”來得有詩情畫意。同時“水流回暢 山似碧玉”也起到了重復強調的作用,加深了觀眾對美麗山水中飽含詩畫意境的印象。為了符合漢語對仗工整的行文習慣,譯者在譯文中套用了一系列四字結構,如“美如環境”“水流回暢”“山似碧玉”,符合譯文受眾的審美期待和閱讀習慣,有助于實現譯文的信息與表達功能。
(2)原文:Deep within the mountains is a maze of remote valleys and forests.
(Episode 5:Land of the Panda)
譯文:山深林密 渺無人煙
“Deep within the mountains is a maze of remote valleys and forests”可以直譯為“深山里有著偏遠的山谷與森林”雖然完整表達了原文的意思,但卻遠遠不及“山深林密 渺無人煙”來得簡短凝練而富有內涵。此外,四字成語“山深林密”“渺無人煙”符合漢語的行文用字,不但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還滿足了譯語觀眾的審美情趣,別具一番風味。
2.增句解意
在英譯漢時,由于目的語觀眾受到一定的文化限制,在源語言中表達不明時,譯者需要在目的語中將信息補充完整并增加具有說明意義的詞句。與BBC版的《美麗中國》英語字幕相比,CCTV版本的漢語字幕還增補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內容更完整,更具科普性。例如:
(3)原文:Chongming Island provides a vital resting and feeding spot for migrating shorebirds.
(Episode 6:Tides of Change)
譯文:崇明島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是遷徙鳥類的重要中轉站
原文主要介紹了崇明島是“為遷徙鳥類提供食物以及休息場所”,而譯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這一信息,為目的語觀眾提供了更詳細、更準確的信息。
(二)發揮譯語優勢,增強讀者意識
為了幫助觀眾進一步了解紀錄片的內容,在英漢翻譯過程中,紀錄片字幕翻譯應當遵從目的語文化環境的標準,充分考慮到目的語觀眾的認識和心理,在保證正確傳達原文內容的情況下,發揮譯文的有利之處以增強感染力(賈文波,2012)。根據目的原則,翻譯行為通常由該行為的目的所決定,即“目的決定手段”(Reiss&Vermeer,2013)。因此,紀錄片字幕翻譯應采用“歸化(domestication)”策略,以減少跨文化信息交流中出現的障礙。歸化中的簡化(simplification)和套譯(substitution)翻譯策略在《美麗中國》的字幕翻譯中有所體現。
1.簡化(simplification)
由于紀錄片字幕是書面語和口語的結合,所以源語言中會有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或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這會導致目的語觀眾無法理解紀錄片的內容。在翻譯過程中遇到這一情況時可以采用簡化策略,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替換這類詞語,讓目的語觀眾產生類似原始文本的感受。例如:
(4)原文:Yunnan became their Holy Grail.
The most famous was Joseph Rock,a real life Indiana Jones.
(Episode 2:Shangri-La)
譯文:他們的圍獵場就在遠離西方的中國云南
約瑟夫·洛克是植物獵手中最出名的一個
原文中“Holy Grail”的意思是“圣杯”,而“Indiana Jones”則是“電影《奪寶奇兵》里面的主角”。由于這兩個詞語在源語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中國觀眾可能無法理解。而CCTV版本的漢語字幕對這類詞進行了本土化處理,分別簡化成“圍獵場”和“植物獵手中最出名的一個”這些譯語觀眾較為熟悉的概念,有助于中國觀眾進一步理解紀錄片。
2.套譯(substitution)
套譯法指用本國語言文字中已有的詞匯去套用源語詞匯,而套用目的語常用的詞匯往往涉及到一些文化特定詞或者文化專有項。CCTV版《美麗中國》在對特定文化專有項進行漢譯時就使用了套譯的翻譯策略。例如:endprint
(5)原文: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as built by the Han Chinese to keep out the nomadic tribes from the north.
They called these people barbarians and their lands were considered barren and inhabitable.
(Episode 4:Beyond the Great Wall)
譯文:中國長城由漢人建造
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他們的土地貧瘠而且不適合居住。
英語原文中的“barbarian”一詞通常譯作“野蠻人”指那些遠離文明且暴力的別國人,而在漢語中的野蠻人一般是指那些和漢族敵對的人,但此處將少數民族和游牧部落都看作是“野蠻人”顯然不合適。而原文中“nomadic tribes”的意思是“游牧民族”,則可以用來指代少數民族和游牧民族。根據中國的歷史文化,用“游牧民族”來代替“野蠻人”更符合譯語觀眾的文化背景知識。
(6)原文:Siberian tigers also live in these forests.
(Episode 4:Beyond the Great Wall)
譯文:東北虎也生活在這片森林里
英文單詞“Siberian”的意思是“西伯利亞的”,如果將“Siberian tigers”直譯為“西伯利亞虎”,則會讓譯語觀眾誤以為是一種不常見的老虎品種。由于這種老虎不僅僅分布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還分布在中國東北地區,因此譯為“東北虎”無疑可以幫助中國觀眾進一步理解紀錄片。
(三)言簡意賅,符合字幕翻譯特點
李運興(2001)認為,對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時空中的認知活動無關緊要甚至毫不相關的信息可以進行刪減節略,以凸顯相關性更強的信息;對信息接收者固有認知結構中缺乏而在有限時空中有無法補充的信息可以省略;對畫面或音樂已提供了充分語境的信息亦可以考慮進行縮減。時間和空間帶來的雙制約造成了紀錄片字幕翻譯必須簡潔明了的特點,以確保觀眾快速準確地獲得信息。紀錄片字幕翻譯的即時性、同步性、無注性特征決定了譯者在翻譯字幕時,需要對原文的內容進行刪減或者濃縮,且必須是在保留主體和關鍵信息的前提下進行(郭堅,2015)。因此,在《美麗中國》字幕翻譯中體現了刪減(omission)和濃縮(condensation)這兩種翻譯策略。
1.刪減(omission)
刪減策略就是對字幕翻譯中無需解釋清楚的文化詞匯以及源語言中難以解釋并且不涉及關鍵信息的部分進行直接刪減。例如:
(7)原文:Along Chinas border with North Korea is this regions most famous mountain—Changbaishan Its name means ever white
(Episode 4:Beyond the Great Wall)
譯文:長白山
位于中國和朝鮮的邊界
因為西方人不知道“Changbaishan”的意思,所以要在源語字幕中用“ever white”對“Changbaishan”的名字進行解釋說明。中國觀眾知道長白山的名字所指何意,所以就沒必要翻譯出“Its name means ever white”的意思,而是可以將它直接刪減以避免句子過于冗長。
2.濃縮(condensation)
濃縮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源語言中太長或太復雜的信息進行整理再創造,做出比較簡潔的翻譯。例如:
(8)原文:But looking around the market,
Its hard to believe you actually in China.
Kashgar is a melting pot of non-Chinese ethnic people—Uyghurs,Tajiks,Kirghiz,Uzbeks and many others.
(Episode 4:Beyond the Great Wall)
譯文:環顧四周
維吾爾、塔吉克、柯爾克孜、烏茲別克,數不勝數的居民
不同的語言和種族在這里匯聚
如果將“Its hard to believe you actually in China”翻譯出來,直譯為“你很難相信確實在中國”,這會使得中國觀眾感覺很突兀,因此直接刪減了。而如果將“non-Chinese ethnic people”直譯成“非中國種族的人”則會使譯語觀眾產生誤會,理解成外國人。因此為了避免了認識上的沖突,CCTV在譯語文本中將之概括濃縮為“居民”一詞,更加簡潔明了。
四、結語
根據文本功能分類,英文紀錄片《美麗中國》的字幕翻譯有助于譯語觀眾了解紀錄片內容,兼具信息與表達功能。因此《美麗中國》字幕翻譯的目的是為觀眾提供準確精簡的紀錄片信息,同時展現中國人文自然風光的迷人魅力。翻譯目的論為譯者“松了綁”,所謂“等值”不再是衡量譯文質量的唯一標準。在該理論的框架下,筆者認為紀錄片字幕翻譯過程中應遵循以下三大原則,:1.體味字里行間意蘊,引申原文實質;2.發揮譯語優勢,注重讀者效應;3.強調簡明意賅,符合字幕翻譯特點。同時,筆者總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翻譯策略,如對仗工整、增句解意、簡化、套譯、刪減和濃縮等。
(本文為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多模態有聲思維翻譯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翻譯專業實用文體翻譯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16SCG092]成果之一;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課題項目“多模態有聲思維翻譯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JDW1520]階段性成果之一。)endprint
參考文獻:
[1]Christiane Nord著,張美芳,王克非主譯.譯有所為:功能翻譯理論闡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Diaz-Cintas.Subtitling:the Long Journey to Academic Acknowledgement[J].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2004,(1):50-68.
[3]Franco,E.Documentary Film Translation:A Specific Practice?[A].A.Chesterman,N.G.S.Salvador & Y.Gamier, (Eds.).Translation in Context:Selected Contributions from the EST Congress,Granada[C].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233-242.
[4]Matamala,A.Main Challeng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Documentaries[J].J.Diaz-Cintas(Ed.).New Trend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C].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109-122.
[5]Reiss K,Vermeer H J,Nord C,et al.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Skopos Theory Explained[M].St.Jerome:St.Jerome Parish,2013.
[6]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7]郭堅.目的論視角下字幕翻譯策略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8]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2.
[9]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4):38-40.
[10]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0,(1): 61-65.
(駱云英 王晨婕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15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