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伯利
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深入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調研
◎ 吳伯利

2017年8月17日,在“2017東北振興論壇”前一天,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到位于長春市南部新城的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簡稱“中心”)調研。中心譚志剛主任熱情歡迎常教授一行。
常修澤先生現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制度經濟學領域人的發展理論、廣義產權理論和中國轉型理論的研究。1988年率先發表《產權市場論》。1995年出版由他主筆的《產權交易理論與運作》一書,成為產權界的入門教材,被產權界公認為產權市場體系研究“第一人”。
常修澤教授與譚志剛主任的相識,緣于今年6月初。在湖北武漢召開的“資本要素市場規范與創新發展論壇”上,二人分別做了《“廣義產權論”三大要義與產權交易》的主題報告和《創新融資功能 打造普惠金融平臺》的發言。武漢論壇相互交流中,常教授對中心在推動省內各市(州)產權交易、股權托管、企業融資服務等方面創造的經驗和成果很感興趣。這次來長春參加“東北全面振興的新進展 新挑戰 新機遇——2017東北振興論壇”,提前一天對中心進行實地考察。
譚主任陪同常教授參觀了產權交易大廳、股權登記托管大廳以及其它各交易平臺服務窗口,并一一介紹了相關業務內容和服務特色。譚主任在介紹中心服務場所的建設和軟硬件配置時說,中心辦公場所臨近市政府和長春金融總部基地。總建筑面積和占地面積均超過八千平米,凈資產達1.27億元。建設了“一站、兩庫、四個平臺、八個系統”,國有產權交易系統已與國務院國資委信息監測系統聯網。常教授對中心的市場環境建設和功能布局情況表示贊賞。
參觀之后,譚主任請常教授到會議室進行座談。譚志剛主任在向常教授介紹中心的發展情況時說,中心近十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2006年以來,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區域資本市場,加快以中心為核心的全省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的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進行多元化、多功能的市場要素配置,不斷優化主業布局。先后投資8720萬元設立了包括吉林省股權登記托管中心、吉林股權交易所、吉林省文化產權交易所、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中心、長春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長春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在內的7家全資企業、3家控股企業、5家參股企業,成為集團型市場化服務機構,形成了集產權、股權、技術產權、文化產權、金融資產、農村產權、環境能源七個專業化平臺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平臺,是全省區域性資本市場的核心和母體。
目前,中心是國務院國資委、省國資委指定的中央企業和吉林省企業國有產權與實物資產交易機構;財政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省財政廳認定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及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機構;科技部、省科技廳確定的國家和吉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省工信廳認定的吉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在業內,是中國企業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理事單位,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副理事長單位。2017年,中心被評為長春市十佳公共服務平臺,被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評為首批行業信用“AAA”級機構。
常教授對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在創新金融服務方面的經驗和成果頗感興趣。指出,在新的形勢下,產權交易市場如果依然拘泥于簡單的產權交易業務,已經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只有創新服務,才能提高市場的影響力,才能大有作為。譚主任介紹了“為企業服務,替政府解憂”的情況:從2006年起,中心主動聯系政府各有關部門(包括國資、財政、工商、工信、金融辦等)從規范管理企業股權入手,逐步踏上融資服務之路,加強與金融機構和其它專業中介機構進行深度合作,打造普惠金融服務平臺。中心“四個模式”(打造股權托管服務的基礎模式、創建股權質押融資的吉林模式、開辟合作創新共贏的融合模式、區域市場體系的發展模式),主要經驗,一是通過辦理非上市公司股權登記托管,集聚龐大的市場資源(托管企業1.3萬戶,股權1726億元,位居全國前列)。二是針對企業的發展需求提供優質服務項目,包括建立全省企業股權信息庫、為股東辦理持股卡、提供股權證明、掛失、代理分紅派息、融資等等。三是中心加強與駐吉各家商業銀行、投融資機構的合作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金融服務,離不開銀行的支持,通過股權托管增信,銀行支持企業發展資金總授信額度達400多億元。四是以深入企業了解融資需求并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為媒介,以辦理股權質押融資業務為突破口,實現企業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資,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難題。目前已累計協助2697戶非上市企業融資超過1311億元,融資服務上萬次,近四年的年融資額均超過200億元。隨著成績的取得,市場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得到省市政府部門的肯定和企業及銀行的信賴。
對于市場未來的發展,譚志剛主任表示將繼續實施陽光交易平臺和普惠金融平臺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各平臺聯動一體優勢,形成金融資本與要素市場聚合區,打造線上信息資金匯集與項目展示交易和線下“貼身管家”服務的“互聯網+”模式,把平臺建設成功能完善、交易便捷高效、要素配置科學、現代企業制度完備,立足吉林、面向全國、輻射東北亞的綜合性、專業化、區域性重要資本市場。
會談中,還就東北振興、資本市場發展等方面交換了意見。常教授對中心的市場環境建設和功能布局情況表示贊賞,尤其對“吉林模式”尤予以肯定。同時,進一步探討中心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常教授了解到長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涉及對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的人員和機構進行整合可能會對這個市場平臺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時,對此十分關切。
8月19日,常修澤教授在“2017 東北振興論壇”上作了《“放”興東北的三點主張》的報告,就國企改革與民營發展、東北經濟轉型、區域合作發展等戰略問題提出觀點看法。其中,常教授指出:“從改革大局來說,東北依然是難點,但也有一些亮點,如長春的產權交易所,作為用市場來配置資源的載體,以股權質押的形式到銀行貸款,到資本市場融資,幫助沒有上市的民營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為市場化改革的亮點。” 常教授主張東北地區應推進市場化進程,真正尋求對外開放與區內發展“內外貫通”。包括進一步發揮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在吉林省經濟開放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常修澤教授在東北振興論壇所作的《“放”興東北的三點主張》的報告,引起重視。新華社吉林頻道、《遼寧日報》報道了常修澤教授提出的振興東北“三興論”:即“正”興東北、“干”興東北、“放”興東北,總稱為“振興東北三部曲”。常教授以獨到的見解,對東北振興進行了精辟的詮釋:“正”興東北——方向正、路子正、方法正;“干”興東北——針對不干、假干、蠻干、怕干;“放”興東北:——(思想)解放、(對下)放權、(企業)放活、(對外)開放。
在長春期間,常教授專門與長春市副市長王路就中心的發展進行了溝通。他向王路副市長溝通了對中心的考察情況,并希望市政府能夠在整合后的市場繼續健康發展問題上給予支持和幫助,使中心能夠繼續為振興東北、繁榮吉林經濟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實體經濟增長、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全國產權交易行業中繼續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