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梅,陳清,劉芬,易維
(1.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江西 南昌 330029;2.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護理部,江西 南昌 330029)
活躍期運用自由體位對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
胡建梅1,陳清2,劉芬1,易維1
(1.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江西 南昌 330029;2.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護理部,江西 南昌 330029)
目的 探討研究活躍期運用自由體位對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抽選的模式將于本院進行分娩的86例孕產婦,將其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在其活躍期給予傳統床上臥位干預待產,觀察組給予運用自由體位干預其待產,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結果 觀察組產婦順自然分娩率為83.72%,較對照組的60.47%高;觀察組產婦產程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對應值;觀察組產婦產程異常率為41.87%,較對照組的67.45%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活躍期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運用自由體位加以干預,護理效果顯著,不僅有利于改善孕產婦的不良結局,還有利于降低其產程異常率,縮短產婦總產程時間,安全性更高,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運用。
活躍期;自由體位;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分娩結局
孕產婦分娩期間出現的胎頭位置異常,其中,枕后位和枕橫位具有較高的產程異常率。且據相關數據結果表明,產程異常的孕產婦由于其分娩困難,常選擇剖宮產進行分娩,若不及時給予其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易提高孕產婦生產風險,嚴重者還會導致母嬰出現不良結局現象,對其生命安全將造成極大的威脅[1-2]。故孕產婦在待產期間其體位管理將直接影響產婦的妊娠結局。臨床上近年提出的自由體位管理,其通過指導孕產婦待產期間能夠不再局限于靜臥的傳統模式,而是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活動,不僅有利于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還有效降低其不良結局發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臨床上大力推廣孕產婦采取自然分娩起到很好的輔助效果[3-4]。現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進行分娩的86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分析,結果如下所示。
1.1 臨床資料 采用隨機抽簽的模式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進行分娩的孕產婦中抽選出86例,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5.68±1.54)歲;孕周38~43周,平均孕周(39.01±0.71)周;胎兒體質量2 658~3 845 g,平均胎兒體質量為(3 198.58±48.25)g。觀察組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03±1.29)歲;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38.56±0.55)周;胎兒體質量2 701~3 789 g,平均胎兒體質量為(3 201.42±46.31)g。兩組孕產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在其待產期間的活躍期給予傳統床上臥位的方式,護理人員指導產婦根據其機體舒適度進行體位選擇,包括有半臥與左側臥。產婦待產期間產科醫生需對產婦宮縮情況以及胎頭下降程度和胎心狀況進行嚴密觀察,并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來對其產床坡度進行適當調整,直至產婦子宮口開全時則立即送至產房進行分娩。
觀察組孕產婦在其待產期間的活躍期給予自由體位的方式,助產人員告知產婦可根據其機體的最大舒適度來選擇任意體位。對于部分初產婦,其第一次分娩過程容易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助產人員需針對產婦的心理狀況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多鼓勵孕產婦,提高其生產信心,同時將自由體位待產姿勢以及具體過程告知孕產婦,并幫助產婦多進行站立、散步、蹲、半臥位、坐等保持上身直立位、直立前傾位、側俯臥位、俯臥位等體位,直至其宮口開全,助產人員則立即將其送至產房進行分娩,期間需隨時陪伴產婦并對其嚴密觀察胎心變化及胎頭下降程度,預防母嬰出現不良結局,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孕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時間。觀察孕產婦分娩過程中出現的胎兒過大、胎盤異常、宮縮乏力以及骨盆異常等產程異常情況,產程異常率=(異常情況/總例數)×100%。統計孕產婦自然分娩及剖宮產的分娩情況,自然分娩/剖宮產率=(分娩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孕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時間均優于對照組的對應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比較(x±s,h)
2.2 兩組孕產婦的產程異常率及導致因素比較 兩組孕產婦的產程異常率及導致因素比較如表2所示,觀察組孕產婦產程異常率為41.87%,較對照組的67.45%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5.78,P<0.05),見表2。
2.3 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83.72%,較對照組的60.47%高;觀察組產婦剖宮產率為16.28%,較對照組的39.53%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5.78,P<0.05),見表3。

表2 兩組孕產婦的產程異常率及導致因素比較[n(%)]

表3 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情況比較[n(%)]
產婦真正完成分娩過程還需經歷四個產程,其產程時間過長會直接影響孕婦的心理情緒以及體力,產生較大的壓力,提高了枕后位和枕橫位產婦的分娩難度。故孕婦產程活躍期體位的選擇是保證其后期分娩有更充沛的體力及精力,來加快其胎兒的分娩速率的關鍵所在[5-6]。歷年來,孕產婦待產期間醫院通常都是采取傳統的臥床待產,但并不適用于所有孕產婦,尤其是枕后位和枕橫位產婦,較長的臥床時間都會造成其子宮出現過度壓迫,導致產婦由于低血壓而出現眩暈不適的臨床癥狀,不利于其后期分娩過程的順利[7-8]。臨床上有專家提出,產婦待產期間采取自由體位,通過最大程度上配合產婦的個人喜好以及機體舒適度來進行體位選擇,在合理的情況下,不僅保證產婦機體舒適度,還能夠使其感受到被尊重感,有助于幫助穩定產婦的情緒以及分散其注意力,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9]。同時醫護人員在產婦待產期間通過指導幫助產婦調整體位以及嚴密觀察母嬰的胎心變化及胎頭下降程度,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母嬰的不良結局發生率,并有效緩解其難產癥狀來提高產婦的分娩速率[10]。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產程時間、產程異常率及自然分娩率均優于對照組對應值(P<0.05)。綜上所述,采用運用自由體位運用于活躍期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有效改善孕產婦的分娩結局,不僅有效降低其產程異常率,還有助于縮短產婦總產程時間,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
[1] 孫梅玲,賀夢雅,馬玉燕.無醫療干預初產婦自然分娩的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6,25(8):600-602,607.
[2] 黃卓華,盧荔婕,胡順平,等.自由體位在產程中的實施及分娩效果[J].廣東醫學,2016,37(15):2313-2314.
[3] 顧春怡,丁焱,張錚,等.孕婦分娩計劃的實施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2):1461-1465.
[4] 潘敏,雪麗霜,零恒莉,等.產程早期體位干預配合分娩輔助設施對分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297-300.
[5] 覃秀珠,沈巖金.自由體位對分娩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2):1842-1844.
[6] 王鳳玲.自然分娩的產時服務模式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1):151-152.
[7] 王紅梅.孕晚期互動式護理干預對母嬰分娩結局的影響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2):98-99.
[8] 郭清清,莊明燕,王淑琴,等.持續性枕后位產婦產程特征與胎兒體重、分娩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343-345.
[9] 盧柳霞,陳鳳儀,劉鳳琴.溫馨護理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35(15):2473-2474.
[10]Gau ML,Chang CY,Tian SH,et al.Effects of birth ball exerciseon pain and self-efficacy during childbirth: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 Taiwan[J].Midwifery,2011,27(6):e293-e3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35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科技計劃項目(2015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