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最初“認識”顧奎琴是因為她寫的《生機飲食——吃出體內環保》一書。那時,對她倡導的生機飲食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繼而開始關注她,發現她不光是多家電視臺營養健康方面欄目的訪談嘉賓,同時也著有不少有關飲食與健康方面的書籍,比如:《現代營養全書1一4卷》《顧老師的廚房養生經》《不吃飽的生活》《毛澤東的保健飲食生活》《吃出美麗與健康》《中華家庭藥膳全書》、《食療美容手冊》、《生機飲食—吃出體內環保》等100多部營養食療方面的書籍。原國家主席江澤民曾為她編寫的《現代女子營養與健美》一書簽名題字。
在與顧奎琴取得聯系后,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記者準時來到了她的工作室。她給記者的印象非常深刻,優雅的笑容、得體的服飾,一看就是那種集儒雅、知性、美麗于一生的女性。在與她的交談中,知道了她的人生經歷以及對她在倡導生機食療養生的健康生活理念方面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
英姿颯爽的“鐵姑娘”
1956年5月,顧奎琴出生在吉林省通化縣的一戶普通人家。父母都是滿族人(正藍旗),因此,她也就是正藍旗的滿族格格。顧奎琴說,我的家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但那個年代還是很講階級成分的,這對于出生在一個“富農”家庭的人來說,無形中就會有一種壓力。因為,“富農”屬于團結和爭取的對象,要想出人頭地,就需要格外的努力。父親早年是教私塾的,從小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因此,在學習上十分用功,中小學都是“連蹦帶跳”走過來的:小學從五年級跳到了初中,初中僅上了兩年又跳到了高中,15歲就高中畢業,下鄉插隊了。
在農村勞動,顧奎琴同樣非常努力和要強。因為她不怕吃苦,像修梯田、攔河筑壩這樣的粗活、重活,她都帶頭去干。哪怕是數九寒冬,河面上結了冰,她也第一個跳下河去。加上她天生麗質、能歌善舞,深受縣級、鄉里領導和貧下中農的喜愛,被選為民兵連長、婦聯主任和團支部書記。但是,在她的內心深處,仍然渴望著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按常理,她的成長路徑應該是當干部或被優先保送上大學。但命運非常眷顧這個天生就有夢想的小姑娘。顧奎琴說:“我從小就羨慕軍人,能當女兵更是做夢都渴望的。”
就在1974年,機遇降臨到顧奎琴的身上,解放軍總后勤部開天辟地頭一回到她的家鄉招女兵來了,從那以后,再沒有過。雖然名額有限,但由于縣領導、縣武裝部的大力推薦,她成為當地的“幸運兒”,實現了走出大山的愿望。
秀外慧中的“女軍醫”
顧奎琴做夢也沒有想到她會來到首都北京當兵,于是,穿上新軍裝后就迫不及待來到天安門廣場前照了相。
因為,她們這批女兵是解放軍總后302醫院招的,所以她的新兵訓練是在302醫院進行的。訓練結束后,大部分人都分配到病房當衛生員去了,只有她和另外一名戰友被分配到檢驗科當上了檢驗員。半年后,又以兵代干,當上了司務長。兩年后,被保送到總后勤部軍醫學校學習高級護理專業。
還在實習期間,顧奎琴又和其他10個女兵學員被選送到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工作。到了1987年,她又被選送到解放軍空軍軍醫學校營養系學習了3年,1989年畢業后又回到301醫院作主管營養師,曾多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營養配餐和飲食治療。直到2000年轉業至今,她依然滿懷激情地從事她畢生熱愛的養生保健事業。
生機勃勃的“魔術師”
2000年,趕上了部隊大裁軍,顧奎琴選擇離開工作生活了26年的解放軍總醫院,結束了她的軍旅生涯。同年,已經44歲的顧奎琴就把食療養生事業就干得風生水起,她先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食療網站——中國食療網;北京潤澤堂食療醫學研究院、潤澤堂食療美容連鎖機構和潤澤堂高科技公司、顧氏本元(北京)健康科技中心。
2008年到2010年,顧奎琴與國務院國資委誠通頤年山莊合作,參與了以養生帶動養老試點養生項目,擔任養生技術總負責人。2014年和山東蒙山(沂蒙山)管委會合作,組建了中國首家生機養生基地。
“我此生只與養生事業有緣。”顧奎琴說,40多年來,她創立的生機養生(自愈養生法)清、調、養生命保養系統的理念、方法和理論體系。為諸多“五高人群”、“慢性病”及“亞健康”人群制定“個性化”“處方式”調養方案及調養數據的跟蹤指導,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近10年來,顧氏生機養生、顧氏生機養生度假營(已舉辦了80期),引領了國內生機養生產業的潮流。
多年來,顧奎琴老師一直堅持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各界傳播生機食療養生的健康生活理念,曾多年在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健康星》《為您服務》《半邊天》《生活》《歷程》以及湖北衛視《飲食養生匯》、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等欄目做營養健康方面的系列訪談節目;曾任遼寧電視臺《健康一身輕》主講人,北京電視臺《養生堂·養生廚房》專家主持等;出鏡近300集。并在《健康之友》、《時尚健康》、《飲食科學》等雜志撰寫專欄。在全國各地舉辦營養健康講座200余期,現是國內多家企業的健康管理顧問和眾多企業家和名人的私人營養師,被人們譽為“飲食魔術師”“健康大使”。
生機飲食健康新主張
最后,當記者問及顧奎琴什么是生機飲食以及生機飲食與健康的關系時,她表示,生機飲食即“生食”與“有機”的飲食方式。“生食” 是指不加熱、直接生吃的食物;“有機”是指不使用農藥化肥種植的天然有機食材。生機飲食是倡導食用新鮮無污染的天然食材,減少加工程序。在烹飪方法上講究健康與環保。提倡:蔬菜能生吃就盡量生吃,以最大程度保留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和活性成分。是促進人體環保和健康、回歸自然的一種飲食和生活方式。
現代生活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由飲食習慣不合理引起的現代“文明病”在逐年增加。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人為尋求飲食養生之道,開始改變飲食結構,認識到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維護健康的重要性。
顧奎琴認為,從膳食營養的角度看,水果、蔬菜、雜糧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對改善不良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今,很多人依然是以肉食為主,即使食用蔬菜,大多是也是煎、炒、烹、炸,使蔬菜中的維生素大部分被破壞。生機飲食正是強調有機與生食的結合。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原則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雜糧”“少葷多素”,特別是當身體不適、健康狀態欠佳時,可以通過生食療法調理亞健康,有效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身體的不適癥狀,增強健康活力。
生機飲食和生機食療,可幫助排除體內堆積的垃圾毒素,調理腸道的微生態平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亞健康和多種慢性疾病的康復和自愈。因為,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失調有關。植物性食物特別是蔬菜等,加熱、烹調后,其中的酶類、酵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就會失去活性。因此,多吃有活性的無污染的蔬菜水果,對人體的環保和健康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顧奎琴強調,要從生機飲食中受益,就要從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做起,同時還需一定的毅力。目前,人類飲食方面的最大問題,是動物類食物食用過多、飲食結構不合理,引發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而且目前動物性食物被污染的程度比植物性食物更嚴重。所以,食用大量養殖的動物類食品,對健康會造成許多潛在的危害。
人物簡介:
顧奎琴:副主任技師(副教授),營養食療專家,生機養生專家,科普作家,中國藥膳研究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國際東方食療藥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養聯盟特聘專家,中澳營養聯盟特聘專家,北京大學健康產業課題研究中心特聘專家,恒安首保醫國際醫學研究院養生保健部主任、特聘專家,新浪伊人風采·陽光天下女人特邀專家。顧氏生機養生、顧氏生機度假、顧氏本元(北京)健康科技中心創辦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