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巍
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陸 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已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大發(fā)展趨勢,而微課作為近幾年越來越火爆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正在逐步替代和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現(xiàn)代教學帶來了嶄新的局面。將微課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之中,不但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更能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可謂好處多多。
高中 語文 課堂教學 微課 運用策略
微課在最近幾年傳入中國后迅速“火”了起來,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已成為了新課改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而其新穎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設備、便捷的學習方式、高效精簡的學習內(nèi)容不但能夠帶給學生更強的互動性和視聽效果,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讓課堂教學愈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目標。接下來,筆者將根據(jù)自己在課堂中運用微課的教學經(jīng)驗,簡要談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有效策略:
培根曾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可見,具備良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高中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必須的,其中預習和復習則是格外重要的。相較于傳統(tǒng)的方式,微課能夠帶給學生更好地學習體驗,并且可以將課上沒有時間講解的內(nèi)容放到課下學習,所以教師完全可以運用微課來實現(xiàn)預習和復習的目標,這樣既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比如說:在高中課本中,會節(jié)選很多中外的小說片段當作教學材料,但是由于小說多有著較宏大的歷史背景和人物框架,不事先了解清楚,學生就無法深入了解小說的內(nèi)涵。以人教版必修三中的《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為例,很多高中生在學習之前都沒有系統(tǒng)的看過《紅樓夢》這本書或這部電視劇,只有一個表面的淺層認識,若教師不事先做好鋪墊學生學起來一定很困難,這時就可以利用微課將《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關系、賈府中的關鍵人物和賈府的構造布局做一個簡要概括,通過微課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于賈府的地位、奢華的生活和復雜的人際關系脈絡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那么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時,對于林黛玉的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就會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對課文的理解力會大大增強。
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微課制成一個系列的專題用于學生的課后復習,像在古詩學習中,很多知識點很瑣碎需要學生日積月累才能掌握,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些內(nèi)容制作“古詩詞中虛詞、實詞賞析”、“古詩寫作手法”、“古詩中經(jīng)典詞句分析”等專題模塊,讓學生每天課后利用5-10分鐘的時間學習其中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復習,天長日久自然能夠熟練掌握古詩鑒賞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經(jīng)過新課程改革之后,高中語文課本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按著當初的一冊、二冊進行劃分,而是將學習內(nèi)容分為了選修和必修兩大部分,雖然必修只有五本書,相較于曾經(jīng)的六冊書少了一本,但其實知識量和教學壓力卻大大地增加了,因為選修的內(nèi)容擴充了很多,所說不一定要學生必須都學會,但從長遠考慮卻需要學生去了解和學習的,因而,這些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的選修內(nèi)容,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資源讓學生進行課下學習,以進行知識的鞏固和積累。比如說,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尋相關資源或自行制作微課內(nèi)容,按著選修的內(nèi)容,將微課劃分為“中外傳記”、“外國小說”、“古代詩歌散文”、“語言文字應用”、“寫作技巧”等不同專題,讓學生每個月學習一個專題,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知識底蘊必然會大幅度的提升,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良好的促進作用。
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微課的運用方式多種多樣,但最主要的還是要利用其短小精湛的特點,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語文的核心知識點或者重難點生動形象的向學生展示出來,以一種更便于理解的方式讓學生去學習、掌握。畢竟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口述講解重難點知識,但由于語言表達因人而異,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大為不同,而微課就能很好地替代這一點,通過聲音、圖像、文字注解等多種手段全方位的進行講解和展示,讓學生在多層次的知識內(nèi)容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因為古詩語言精練、寓意豐富,往往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一件感人至深的情境、一種情感豐富的思想都會通過區(qū)區(qū)數(shù)十字表現(xiàn)出來,使古詩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學作品,但相對的就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就可以將所要學習的古詩用微課制作出來供學生學習。像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美好風光的贊美之情和對自然、自由的向往和熱愛,主旨并不深奧,但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寓意卻并不容易,因此,教師就可以用微課將這首詩的內(nèi)容用圖像展示出來,用圖畫和音樂營造出一種田園生活的美好意境和氛圍,并根據(jù)圖像內(nèi)容配合關鍵的字詞注解,這樣學生對于重難點地學習就會容易很多,對整首詩的把握也會更加準確。
總之,隨著人們對語文的愈發(fā)重視和高考題型、內(nèi)容、比重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的地位和重要性將會愈發(fā)凸顯,如何更好地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將成為今后研究和改變的重點方向,因此,合理有效的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將成為不二之選,所以教師要在這方面多加研究和創(chuàng)新。
[1]陳筠.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數(shù)外學習,2014.
[2]王文雅.“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2016.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