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華山為例
——丹東溝域旅游景觀中公共設施的現狀分析與研究
張 姝
丹東溝域旅游文化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開發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典型丹東特色的溝域旅游景觀。但其旅游景區內的公共設施設計無論從使用功能上,還是從設計形式上來看,都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以天華山為例,詳細分析其景區內公共設施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找到解決的方法,為丹東溝域旅游景區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溝域 旅游 丹東 公共設施設計
丹東位于遼東山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丹東地區的自然旅游景觀也主要分布在山區。所以說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上丹東具備發展“溝域旅游”的先天優勢。從旅游業發展的主觀條件來看,隨著國內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丹東的青山碧水、有“遼東綠傘”之稱的大面積森林覆蓋率、怡人的氣候……使得丹東已經成為游客越來越喜歡選擇的生態條件良好的旅游目的地。
公共設施作為旅游景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丹東溝域旅游產業大力發展的今天起到了十分舉足輕重的作用。旅游景觀中的公共設施配套是否完整、設計是否合理、形式感與功能性是否統一等等都是衡量一個旅游區品質與等級的主要參考內容。丹東的溝域旅游產業剛剛起步,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但是同許多發展多年的著名溝域旅游景區相比,設計觀念和硬件設施都是比較落后的,存在很多的問題與不足。
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遼寧省東部山區的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北部,為長白山脈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景區總面積83平方公里。它的奇妙、清幽、雄險和潤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觀資源,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作為這么優秀的國家級自然景區,在配套的公共設施方面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不足。
(一)天華山停車場的容積率較低
天華山停車場面積小,停車分區不明確,旅游大巴、私家車隨意停放,使得景區的入口處顯得額外擁擠、雜亂。應該擴大景區的停車場面積,并進行合理分區,向景區外部擴建大型停車場,與谷底景區有明確的空間分割。這樣才能保證游人最大限度的欣賞到谷底景區,同時又保證了天華山谷底幽靜、恬淡,充滿夢幻之美的自然景觀?,F在的天華山停車場和谷底景區入口基本混為一談,管理不方便的同時也影響了谷底景區的空氣、環境,破壞了天華山谷底幽靜之美。
(二)天華山停車場的人流導向問題和管理方法
天華山停車場與盤山公路相連,不愿意走谷底路線的自駕車游客可以開車直接至半山腰登山處的停車場。這樣的設計看似讓自駕車游客比較便利,實則非常不利于景區的管理與安全。借鑒國內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區——華山,還有我們丹東十分著名的鳳凰山旅游景區,全部采用的是一站式停放車輛。也就是所有游人在入景區之前就停放好自己的車輛,景區內全部采用擺渡巴士或者電瓶車來運送游客至不同的目的地。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管理景區內的車輛數量、車速、用車安全,同時盡量采用電瓶車來降低對山區空氣的污染,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景區內的安全與空氣環境的質量。
(一)天華山景區內衛生間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天華山谷底景區和登山部分大概需要用時一個半小時左右,如果同行的有老人、孩子,景區內景色宜人,加上拍照、戲水、游玩的時間;以及節假日旅游高峰,人流停滯擁堵的情況,行程用時可能還要增加。再加上下山的時間,最快也要兩個小時。然而整個天華山景區內只有在入口處有一個面積不大,并且標識并不突出的衛生間。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根據人流路線和高峰時的人流數量增加衛生間的數量和占地面積。景區入口處的衛生間設計要增加面積,同時標識醒目,引導游客在登山前去一次衛生間,這樣就可以減少登山過程中小型衛生間的使用壓力。天華山谷底景區幽靜迷人,衛生間的設計可以結合自然形態和色彩,盡可能的融入到整個景區中,不破壞景區的整體效果,然后通過鮮明突出的指示牌對游客進行指引。
(二)天華山景區內其它公共設施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天華山旅游景區內除了衛生間少,配套的垃圾箱及休息座椅都很少。對于游客來說,爬山過程一定會產生很多垃圾,那么合適間距內的垃圾箱設計,是保證景區內衛生環境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垃圾箱的設計還要依據景區內的環境,盡量采用防腐木等自然材料,能與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相融合。休息座椅的設計也需要比較人性化的考慮,為老人、孩子提供可以休息的空間。
溝域旅游景觀的興起必將為丹東旅游經濟帶來質的飛躍,如何提升溝域旅游景觀中公共設施的合理化設計是我們將面對的重大考驗,我們可以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旅游景觀公共設施設計案例,將天華山打造成不僅山美水美,更具有人文關懷的優秀旅游景區。
[1]劉力鋼,劉瑩,袁滿,遇冰琪.遼寧省溝域旅游發展模式比較與選擇[J].黨政干部學刊,2014(8).
[2]李超男.溝域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6).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
本文系遼寧省教育廳2015年度青年基金一般項目“丹東溝域旅游景觀環境設計研究”(項目編號:L201515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