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昊 沙建定 馬 濤
論籃球選修課教學中籃球意識的培養
梁 昊 沙建定 馬 濤
“籃球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同時也影響著籃球比賽的結果。因此在籃球選修課教學中,除了重視籃球技、戰術的教學訓練,還要加強“籃球意識”的培養;只有使學員技、戰術水平和“籃球意識”共同提高,才能完成籃球選修課的教學任務,達到提高籃球選修課教學質量的目的。
學員 培養 籃球意識
“籃球意識”,是指學員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生的一種正確反應籃球運動規律性的特殊機能和能力。它是學員在長期籃球實踐活動的認識過程中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心里和生理機能的反射性行動的總稱。是學員對籃球運動比賽規律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
(一)支配性作用
在籃球選修課中,具有正確“籃球意識”的學員,能以正確的潛在意識支配自己的合理行動,決斷應變時機,自覺主動地根據已經變化或預測可能變化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與決策行動,在激烈復雜的比賽對抗下始終把握全局的主動權。
(二)行動選擇作用
學員在比賽中,某一時所意識到的攻守對抗情況不是籠統的,而是依據比賽分層次、分輕重緩急和有選擇的。一般情況下,學員首先意識到當時的攻守對抗態勢,進而重點意識到與自身行動最為密切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三)行動預見作用
“籃球意識”不但是對比賽對抗現實情景的主動反應,而且可預見到攻守態勢的下一步發展和某種可能。通過對攻守態勢發展和可能的預測,來采取個人戰術行動,實現對技、戰術行動的主動調節。
(一)防守意識差
通過籃球選修課教學發現學員在比賽中往往表現為:①重進攻,輕防守,特別是弱側無球隊員。②防守時,腳步動作慢,手上動作多,造成自己不必要的犯規。③協防能力不好,換防意識差,輕易讓對手得分。④搶籃板球時只靠身體,不搶位,不擋人,往往喪失好的籃板球機會。
(二)攻守轉換意識淡
籃球比賽自始至終就是進攻和防守的循環轉變,瞬間的變化都會導致進攻和防守的轉換,這就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及時調整自己的意圖。大多數學員在比賽中能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卻不能立即采取行動來應對場上的變化。
(三)整體配合意識差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需要全體隊員的協同配合,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要求全隊盡力合作,學員在這一方面意識較弱,有相當一部分學員拿到球后“一條龍”進攻,不能及時處理好球,組織起有效的進攻,結果貽誤戰機,關鍵時候可能導致全隊比賽失敗。在防守方面,長期以來防守技術被學員錯誤理解為兩三個人之間的局部配合,甚至認為是個人行動,忽視了全隊整體防守作用,缺少防守的整體性意識,影響技戰術水平的發揮。
(一)戰術教學訓練是培養學員籃球意識的核心
在籃球選修課戰術教學訓練中培養學員的“籃球意識”,要在戰術配合中使學員了解戰術的結構及配合的規律、方法、特點和每個戰術位置上的職責、作用。首先要加強學員觀察能力的培養,要求學員具有廣闊的視野,養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通觀全局,根據戰術需要完成戰術配合的能力。其次讓學員明確場上各個位置的職責、任務、移動路線,熟練掌握各種戰術配合的方法。例如,在快攻“二打一”的教學訓練中,進攻隊員應觀察場上實際情況并迅速做出正確判斷;觀察防守者的場上位置、身高,如果防守隊員是對方中鋒,封蓋能力比較強,應主動運球上前吸引其防守,再傳球給空檔處同伴上籃得分;當防守者防守能力較弱或已多次犯規時,可強攻上籃,造成對方隊員犯規或將球投進。培養學員比賽中的觀察分析能力,靈活運用戰術配合,最終達到相應的戰術目的。
(二)心理訓練是培養學員籃球意識的關鍵
學員在籃球選修課的學習中,隨著技、戰術的學習,籃球水平不斷提高,但在比賽中往往發揮失常,究其原因,是心理因素所致。在籃球選修課的教學比賽中,應著重加強學員在比賽中的“臨場感覺”,培養學員的意志品質,提高學員自我調控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創造良好心理環境,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比賽期間的心理訓練是培養和提高“籃球意識”的主要手段,通過訓練,使學員的心理處于較佳狀態,保證學員在比賽中采取正確的技、戰術行動,達到相應的技、戰術目的。
“籃球意識”的培養是在科學地、系統地訓練與比賽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不僅僅局限在上述幾個方面。在籃球選修課教學中應把它作為一項任務,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以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相結合,增強學員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比較透徹地理解籃球技、戰術的目的。在比賽中,正確運用技、戰術,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籃球意識”,只有這樣,籃球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才能達到籃球選修課的正真目的。(通訊作者:張偉)
[1]梁斌.淺析籃球意識在籃球訓練中的培養[J].網絡財富,2010(22):212~215.
[2]賈義政,李影.對普通高校籃球選修課學生籃球意識的培養[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6(01):63~65.
(作者單位: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