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網絡游戲職業賽事,可以免費觀看,但能私自直播嗎?2016年,全國首例網絡游戲賽事直播侵權案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廣州斗魚公司因私自直播行為須賠償權利人耀宇公司100萬元和維權合理開支10萬元,同時在斗魚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刊登聲明,消除不良影響。
上述案件的判決結果,對網絡游戲比賽直播維權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從而對企圖實施類似侵權行為的公司進行了明確警示,能夠減少此前直播平臺盜播情況屢見不鮮的狀況。
長久以來,網絡游戲直播節目是否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一直有爭議。事實上,網絡游戲直播分為兩類,一類是游戲主播自行錄制的內容,另一類就是大型電競比賽直播,兩種類型的節目在權利屬性上有所不同,在保護方式上也應有所不同。
我建議,應根據獨創性的高低,分類保護大型電子競技比賽直播節目與游戲主播、玩家自行錄制的網絡游戲直播視頻。
大型電子競技比賽直播節目凝聚了主辦方的創造性勞動,整個制作過程類似于電影的攝制過程,所以應構成視聽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游戲主播、玩家自行錄制的網絡游戲直播視頻一般僅僅包含了游戲軟件運行界面本身及游戲解說音頻,由于運行界面是游戲開發商事先設計完成的,玩家或主播只是將畫面和場景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多少創造性的勞動,其直播解說內容也多為游戲過程中客觀事實的描述,因此不能獨立構成作品,但仍然可以作為與“作品”相對應的“錄音、錄像制品”受到鄰接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