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壤
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傳統的籃球人才培養模式難以勝任將我國打造成世界一流籃球強國的重任。為此,從競技體育角度出發,圍繞我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和建設的現狀,在明晰我國籃球發展基本優勢的基礎上,探索出真正植根于我國籃球土壤的可持續性的后備人才培養戰略體系,是為我國源源不斷輸送籃球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將我國打造成一流籃球強國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競技體育 籃球 后備人才 戰略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7(b)-0245-02
長期以來,我國籃球項目扮演者亞洲老大的角色,但與歐美等籃球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籃球競技水平只能居于世界二流,在奧運會和籃球世界杯等世界性大賽賽場上一直難有突破。
仰觀籃球第一強國美國,其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非常完善,是籃球水平欠發達國家參考的范本。因此,推動我國籃球項目的大發展,必須重視并加強后備人才培養,以具有戰略性的眼光布局植根于我國籃球土壤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我國中長期籃球運動水平的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我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性優勢分析
1.1 我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基本現狀
制定植根于我國籃球土壤的后備人才培養戰略體系,必須理清我國籃球項目的基本發展現狀,為制定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戰略提供重要依據。當前,我國籃球職業聯賽主要有互相獨立的CBA聯賽和NBL聯賽,其中CBA經歷幾次擴軍后球隊數量達到20只,每只球隊都還建立有專屬的二線青年隊和三線青年隊;NBL聯賽擁有14只一線球隊,其二線青年隊伍數量也達到了14只,這兩大聯賽系統為培養我國男子籃球人才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女子籃球職業聯賽以WCBA為主,一共有12只成年隊伍,二級青年隊伍建設也較有成果,數量達到12只,三級青年隊伍建設則較為滯后。這些數據反映了處于籃球人才金字塔尖后備人才的基本狀況,其實際狀況不容樂觀。
1.2 人力資源儲備具有后發優勢
長期以來,我國都非常重視三大球的體育發展工作,為籃球項目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人力資源基礎。我國各地區的體育院校都非常重視籃球體育工作的深入發展,為國家儲備了一批鉆研籃球理論的高水平隊伍,同時在全運會和青年運動會等國家內部賽事的激勵下,各省市也投入大量資源組建了專業的籃球教練員隊伍和管理者隊伍,此外各地高校也建設有以體育學科為研究對象的專業研究隊伍和實驗室,從而為培養籃球后備人才儲備了比較豐富的人力資源。這樣,體育總局籃球中心就能夠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后備人才培養的實際層次需求,組建科學體系的管理員隊伍、教練員隊伍、科研團隊等,集中發揮不同人才聚集的優勢,解決青少年籃球人才在人力資源上的缺口。
1.3 后備人才培養具有梯隊建設優勢
北京奧運會之后,籃球中心非常重視為國家隊儲備優秀的青年后備人才,加強籃球基地建設力度,大力組織各年齡梯隊的訓練營和青少年組比賽。其中,U13-U17完善的年齡梯隊建設已經形成了初步規模,在各年齡階段的亞洲賽場和世界賽場,我國青少年代表隊都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形成了人才儲備的后發優勢。隨著經濟能力的不斷加強,國家層面從財政和政策支持上給予了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更大和更多的支持,各年齡段青少年國家隊在訓練活動和比賽場次上得到了較為有力的保障,這些都奠定了我國籃球人才培養的后發人才梯隊優勢。
2 我國籃球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性對策
2.1 充分發揮人口基數優勢,推動全國籃球運動均衡發展
競技籃球的最大特點在于其競技性,其競技表演的水平反映了項目發展的優劣。作為籃球運動領軍國家的美國,其在培養后備人才的成功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充分發揮我們的青少年人口基數優勢,促進全國各地區籃球運動相對均衡的發展局面。體育總局和籃球中心應充分利用好國內各項籃球賽事平臺,以全運會為例,繼續推動籃球項目成人組和青少年組的比賽賽制,在金牌數量上進行適當傾斜,貫徹執行總金牌數24枚的決策,從而吸引各省市重視該地區籃球項目的發展,這樣盡可能調動全國范圍內各省市發展籃球項目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國人口基數大的獨特優勢。此外,在國家隊層面上,應該繼續擴大人才選拔范圍,目前非常具有創新意義的不交叉雙國家隊人才選拔機制應該大力推行貫徹,通過組建兩支成年國家隊,從而給予更多的籃球頂尖人才進入國家隊歷練的機會。同時,為了鞏固人才培養的后發優勢,應積極推進各年齡段青少年籃球國家隊建設,加強訓練質量,強化訓練效益,可以效仿成人國家隊雙建隊機制,組建幾支同一年齡段的青少年國家隊,從而為更多的優秀后備人才提供高水平的訓練和比賽條件。
2.2 調動職業籃球俱樂部積極性,推動籃球聯賽市場化改革
籃球競技項目和普通的群眾項目不一樣,是一項系統性的、投入大、回報慢的工程,片面依靠政府的財政專項投入是不可能解決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資金瓶頸的。因此,必須充分走市場化道路,調動民間資本的力量,做好社會資源文章,打造一套卓有成效的職業聯賽人才培養體系。自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后,為推動中國籃球的長遠發展,不斷推出新的改革舉措。其中,推動管辦分離真正邁出關鍵的一步,是構建長效化籃球人才培養機制的根本舉措。推動中國籃協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管辦分離,成立專門的CBA公司,是完成真正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步驟。這樣,CBA公司能夠負責CBA聯賽的運營管理,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實現籃球聯賽的市場化和職業化,充分吸收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源主導聯賽球隊建設,為各支球隊實現盈利創造條件。只有充分實現市場化,各球隊在實現盈利的基礎上才會重視本隊后備人才的建設,從而為各級青年隊建設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
2.3 強化教練員隊伍建設,暢通人才輸送渠道
培養優秀的籃球后備人才,需要不斷完善各層級教練員隊伍建設,通過他們發掘和培養基層的青少年籃球隊員,從而不斷擴充后備人才基數,擴大選材面。首先,籃球中心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吸納一批退役的籃球運動員展開教練工作培訓,建立能夠完成各年齡段青少年國家隊教學訓練的專業隊伍,在運動技能、思想品德、實踐經驗、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求過硬。其次,在全國范圍內大力完善青少年籃球教練培訓體系,建立一套有實效性的教練員培訓制度,讓更多職業素質過硬的教練員下到基層學校,在一些籃球重點省市加強建設后備人才儲備基地。再次,籃協遴選一批優秀的青少年教練員,以他們為核心組建培訓講師團,奔赴全國各地下到基層,針對各地區各級別的籃球教練展開專業的宣講和輔導,提升基層教練員實際教學能力,尤其是應該打開基層教練員教學思路,創新教法,如創新籃球小游戲,從而吸引更多的低齡兒童加入到籃球項目中,真正做到籃球從“小”抓起。
3 結語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時代浪潮下,實現我國成為世界一流籃球強國的夢想,需要以籃球中心為代表的中國各界籃球認識打破傳統束縛,積極大膽地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從發揮我們獨一無二的人口基數優勢,打造真正的市場化籃球聯賽體系,強化教練員隊伍建設等渠道出發,做好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性規劃,才能構建具有長效性的中國籃球人才培養機制。
參考文獻
[1] 張勇.我國中部地區競技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湘、豫、皖為例[Z].2012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2012.
[2] 孫宇.我國青少年籃球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發展的戰略思考[J].拳擊與格斗,2015(24):122-124.
[3] 閆育東,趙晶.從“青奧會”看中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戰略轉移[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1):55-56.
[4] 劉雪妍.我國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男子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培養對策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