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汽油機缸內湍流建模方法的對比研究
控制汽油機缸內燃油-空氣的混合過程是汽油機設計的關鍵。采用汽油缸內直噴(GDI)技術的GDI汽油機具有良好的冷起動性能、較小的爆震趨勢和較高的整體效率,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基于計算流體動力學(CFD)軟件能夠實現對GDI汽油機的進一步優化,并能縮短GDI汽油機的開發周期。使用CFD軟件建立模擬缸內燃油-空氣混合過程的湍流流動仿真模型,尤其是建立能夠反映羽流(一種流體在另一種流體中的移動)作用和碰撞的湍流流動仿真模型。常用的湍流模型建模方法為阿貢國家試驗室開發的大渦模擬(LES)方法和米蘭理工大學開發的雷諾平均(RANS)方法。
對這兩種建模方法的性能進行對比時,以一臺GDI汽油機運行為例。設定的GDI汽油機采用8孔噴油器,噴油孔直徑設定為0.165mm,燃油噴射量設定為10mg,噴射壓力設定為20MPa,燃油溫度設定為90℃,燃油噴射持續時間設定為0.78ms。采用CFD軟件Converge利用LES方法和CFD軟件OpenFOAM+Lib-ICE利用RANS方法分別對設定的GDI柴油機進行模擬。為了對兩種建模方法進行對比,同樣,進行相同設定參數下的GDI汽油機臺架試驗。臺架試驗時,借助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相機,利用高速(100kHz)粒子圖像測速(PIV)技術對GDI汽油機缸內燃油-空氣的混合過程進行示蹤分析,得到缸內燃油-空氣混合隨時間的演化過程。將CFD軟件的分析結果與試驗結果進行對比發現,LES方法建立的湍流模型具有較高的精度,且能模擬缸壁附近出現的湍流,但其對計算時間的要求較高。
Panos Sphicas etal.SAE 2017-01-0837.
編譯:陳丁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