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志萍 周淼葭 文/圖
岳池動能轉換變“藥池”
本刊記者 彭志萍 周淼葭 文/圖
“無川藥不成方”。天府之國四川自古就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四川省岳池縣緊跟國家、省、市的健康產業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創新招商方式,完善配套設施,加快項目建設,往日的川東糧倉是如何從無到有,變成今日“中華藥池”。
岳池縣委書記鄭鵬程說,在產業轉型發展中,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基礎,全縣敲定了生物醫藥這一產業,引進科倫藥業、成都貝特藥業等醫藥巨頭,為岳池的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7年10月末,《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來到岳池縣,探尋其推動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全力打造“中華藥池、醫養之城”的新舊動能轉換路徑。

中藥材標本展示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四大國粹之一,四川發展醫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中藥材種植、新藥研發、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制造等方面具有較多優勢。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打造千億醫藥產業的決策部署,廣安市將生物醫藥納入六大高端百億產業之一強力推進。
10月26日,深秋的太陽曬得人全身暖融融的,記者走在寬敞整潔的街道,兩邊都是修建一新的醫藥企業,而這些醫藥企業的所在正是國家級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岳池醫藥產業園。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郭良軍說,目前,在岳池縣落戶的醫藥企業已達30余戶,涵蓋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藥用輔料、中藥飲片、醫療器械等9大門類,2016年實現產值34億元,稅收1億元。
“其實,如今的醫藥產業園區最開始并沒有明確的定位。”郭良軍向記者介紹起了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的醫藥產業園區的前世今生。園區創立于2003年,最開始,只是一部分岳池縣外發展得很好的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萌動了創建工業產業園區的想法,這也成為廣安市第一個“吃螃蟹”的縣。因而,當時取名叫作回鄉創業園。
園區成立后,主要發展食品加工、機械加工、生物醫藥、電子電器等產業。2004年,岳池縣引進了科倫藥業,填補了岳池縣乃至整個廣安市醫藥產業的空白,拉開了岳池醫藥產業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的發展序幕。

岳池石埡新村
“2004年至2011年,是岳池醫藥產業發展的探索期。”郭良軍對岳池醫藥產業的發展歷程了如指掌,他說,“那段時期,醫藥產業從零起步,僅有科倫藥業一家藥企。”不過,這漫長的探索期,卻為岳池醫藥產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終于,岳池醫藥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2011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千億醫藥產業”的發展目標,廣安市將生物醫藥作為六大高端百億產業之一強力推進。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這一系列利好政策背景下,岳池縣抓住了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精準對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積極響應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千億醫藥產業,廣安市委、市政府推進生物醫藥等六大高端百億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將醫藥大健康作為縣域經濟主導產業,制定出臺系列支持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醫藥產業園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厚積薄發、蓬勃發展態勢。
目前,岳池縣醫藥產業園區建成面積15平方公里,增掛了“川渝合作(廣安)醫藥產業示范園”“國家級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岳池醫藥產業園”牌子,先后獲授四川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示范區、四川省(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四川省藥用輔料藥用包裝材料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川商產業園等多項殊榮。
2016年,岳池縣醫藥工業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億元,實現產值34億元,上繳稅金1.68億元。今年上半年,岳池縣醫藥工業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8億元,實現產值39.4億元,比去年全年完成數分別還多9.3億元、5.4億元。
眾所周知,在川東這片土地上,素來有“金廣安、銀岳池”的說法。“金”為玉米,“銀”則為大米,岳池因盛產稻谷而享譽在外,被稱為川東糧倉。然而農業的發達并未讓岳池滿足,求變求強的岳池人認識到,努力發展工業,才能實現富民強縣!
在中共岳池縣委十一屆十五次全會上,岳池確立了堅持“快節奏、高速度、超常規”的發展基調,奮力摸高,舉全縣之力發展醫藥產業,不斷謀變謀新。
2015年5月,岳池高規格成立醫藥產業發展推進工作組,精準抓產業發展。此外還與省市食藥監局簽訂了《推進藥品安全監管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合作三方框架協議》,與四川省工商聯簽訂了《支持岳池醫藥產業園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

落戶岳池醫藥產業園區的企業生產藥品展臺

岳池醫藥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郭良軍向本刊記者介紹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岳池縣委副書記、縣長譚云接受本刊記者采訪
“我們現在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創新為動力,推進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建成西部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成渝地區特色原料藥基地和川東北醫貿物流中心,盡全縣之力打造‘中華藥池,醫養之城’。”對于醫藥產業園區的目標定位,郭良軍講得十分清晰。
今年6月3日,在成都召開的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間隙,記者采訪了參會代表岳池縣委副書記、縣長譚云。10月26日,記者來到岳池縣,再次與譚云對話,他說,發展醫藥產業并非想當然,岳池具有其他縣區不可比擬的優勢——岳池位于成都兩小時經濟圈和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是川渝合作示范區的重要組團,能有效接受成都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的輻射。而資源優勢上,岳池縣蘊藏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其品種多達100余種,目前,岳池縣在酉溪、興隆片區發展以川芎、白芷、三棱、白芍、桔梗、當歸、黨參、川藿香、牛蒡子、川明、茯苓、玄參等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建成1000畝以上5000畝以下規范化種植基地1個,建成5000畝以上規范化種植基地2個,中藥材生產基地4個。在中和片區6個鄉鎮發展中藥材種植6萬畝,在種植鄉鎮各組建中藥材種植合作社1個。
依托優勢,岳池從長遠出發,亮出大手筆: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建設四川省醫藥產業強縣、打造中國西部醫藥產業新城。
在謀“變”上,岳池全力發展醫藥大健康全產業鏈,化藥、現代中藥、高端藥用輔料及包材、先進醫療器械、生物制藥5個生物醫藥產業門類全面開花,著力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體系。
發展醫藥產業,岳池縣并非閉門造車。為了更好地發展醫藥產業,該縣進行了大范圍的交流聯絡,這其中包括前往中華藥都(亳州)、中國醫藥城(泰州)、蘇州工業園、南京生物醫藥谷等10多個先進園區參觀考察、引資引智,學習了先進經驗,集聚了人脈資源,開拓促進了皖蘇滬合作與項目招引。
不僅走得多,而且戰略合作層次也很高。
2015年6月,岳池出臺《關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創新驅動發展成為醫藥產業發展的首要工程。《意見》明確指出,健全企業為主導的醫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由企業牽頭組建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創新平臺,對園區創新型醫藥企業在政策扶持、項目資金、人才培養和交流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專門針對醫藥產業發展出臺的《岳池縣醫藥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岳池縣醫藥產業委托招商獎勵辦法》《岳池縣醫藥產業智庫建設管理辦法》等文件,為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政策發力,岳池醫藥產業獲得了極大智力支持。與四川大學、西南交大、重慶大學、天津醫藥集團、四川省投資促進會、京北大縱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10個單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等國內30余名醫藥類教授、博士達成智庫專家聘用合作意向,于9月入駐岳池經開區院士(專家)工作站,智力支持體系逐步形成。
目前,廣安市委、市政府正積極爭取把岳池建成《國家中藥產業一體化建設基地》,為岳池醫藥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